滴头和胶囊滴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83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囊滴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头和胶囊滴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滴头,包括:壁材流通装置,具有彼此连通的壁材入口和壁材出口;和芯材流道,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芯材流道和第二芯材流道,第一芯材流道上设有芯材入口,第二芯材流道上设有芯材出口,芯材出口布置于壁材出口的内侧;其中,第一芯材流道与第二芯材流道相对倾斜。基于此,有利于减少芯材的挥发,降低生成气泡胶囊的风险,提高胶囊得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头和胶囊滴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囊滴制
,特别涉及一种滴头和胶囊滴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一些胶囊,例如烟用爆珠,由胶囊滴制系统制成。滴头是胶囊滴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使壁材包裹于芯材外部。相关技术中,芯材,尤其是高挥发性芯材,在流经滴头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导致所制成的胶囊内部含有气泡,成为气泡胶囊。而气泡胶囊的产生,影响胶囊重量的稳定性,降低胶囊得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高胶囊得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滴头,其包括:壁材流通装置,具有彼此连通的壁材入口和壁材出口;和芯材流道,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芯材流道和第二芯材流道,第一芯材流道上设有芯材入口,第二芯材流道上设有芯材出口,芯材出口布置于壁材出口的内侧;其中,第一芯材流道与第二芯材流道相对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芯材流道还包括弧形流道,第一芯材流道和第二芯材流道通过弧形流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滴头还包括第一隔热物,第一隔热物围设于芯材流道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物的导热系数为0.1W/(m·K)。在一些实施例中,芯材流道的直径为0.5-1mm。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材流通装置包括壁材出料腔体,壁材出口设置于壁材出料腔体上,且滴头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套设于壁材出料腔体的外部,并与壁材出料腔体之间设有空腔。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腔内设有第二隔热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壁材流通装置包括第一壁材流道,壁材入口设置于第一壁材流道上,且第一壁材流道被构造为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壁材流道的直径为1-3mm;第一壁材流道与芯材流道之间设有间隔;第一壁材流道的数量为2个或3个,各第一壁材流道沿着芯材流道的周向均匀地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芯材流道相对于壁材流通装置固定设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胶囊滴制系统,其包括壁材存储装置和芯材存储装置,且其还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滴头,壁材存储装置与壁材入口连通,芯材存储装置与芯材入口连通。通过将芯材流道的第一芯材流道和第二芯材流道之间由垂直关系改为相对倾斜关系,能减小芯材的流动阻力,使芯材流动更加顺畅,缩短芯材的受热时间,从而有利于减少芯材的挥发,降低生成气泡胶囊的风险,提高胶囊得率。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滴头的结构简图。图中:10、滴头;1、壁材流通装置;11、第一壁材流道;12、壁材出料腔体;1a、壁材入口;1b、壁材出口;1c、出料腔;2、芯材流道;21、第一芯材流道;22、第二芯材流道;23、弧形流道;2a、芯材入口;2b、芯材出口;3、保护套;31、空腔;4、支撑体;5、连接体;51、第二壁材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滴头。滴头10是胶囊滴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由壁材存储装置所提供壁材和芯材存储装置所提供芯材的滴落,以及壁材对芯材的包裹。滴头10末端一般浸入冷却液中,这样,壁材包裹芯材后的液柱,能被冷却液切割,形成球状或类球状的胶囊。参照图1,滴头10包括壁材流通装置1和芯材流道2等。壁材流通装置1用于引导壁材流动,实现壁材的滴落。壁材流通装置1具有彼此连通的壁材入口1a和壁材出口1b。壁材由壁材入口1a流入壁材流通装置1,并由壁材出口1b流出壁材流通装置1。芯材流道2用于引导芯材流动,实现芯材的滴落。芯材流道2具有彼此连通的芯材入口1a和芯材出口1b。芯材由芯材入口2a流入芯材流道2,并由芯材出口2b流出芯材流道2。为了方便壁材包裹芯材,参照图1,芯材出口2b布置于壁材出口1b的内侧。具体地,一侧实施例中,芯材出口2b与壁材出口1b由内至外地依次布置,并彼此同心,使得芯材出口2b同心地布置于壁材出口1b的内侧,以便实现壁材对芯材更均匀地包裹。其中,壁材可以是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芯材可以是香精或药物等。以烟用爆珠为例,烟用爆珠的芯材采用香精料液,壁材采用胶液。将内部具有香精料液的烟用爆珠添加到香烟滤棒中,可以实现对香烟的香气补偿,减少香烟本身的危害,减轻烟气对吸烟者气管等器官的刺激。在滴制过程中,为防止壁材等凝固,需要对滴头10进行加热,以控制壁材等保持于一定的温度,顺畅流动。接下来对壁材流通装置1和芯材流道2的结构予以进一步地介绍。参照图1,一些实施例中,壁材流通装置1包括第一壁材流道11和壁材出料腔体12。第一壁材流道11与壁材出料腔体12沿着壁材流动方向(即由上至下的方向)依次连通。壁材入口1a设置于第一壁材流道11上,并具体位于第一壁材流道11的远离壁材出料腔体12的一端,即位于第一壁材流道11的顶端。壁材出口1b设置于壁材出料腔体12上,并具体位于壁材出料腔体12的远离第一壁材流道11的一端,即位于壁材出料腔体12的底端。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材流道11设置于支撑体4上,被支撑体4支撑。其中,第一壁材流道11既可以为直接设置在支撑体4上的通孔,也可以为设置在支撑体4上的壁材管的管腔。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体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头(10),其特征在于,包括:/n壁材流通装置(1),具有彼此连通的壁材入口(1a)和壁材出口(1b);和/n芯材流道(2),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芯材流道(21)和第二芯材流道(22),所述第一芯材流道(21)上设有芯材入口(2a),所述第二芯材流道(22)上设有芯材出口(2b),所述芯材出口(2b)布置于所述壁材出口(1b)的内侧;/n其中,所述第一芯材流道(21)与所述第二芯材流道(22)相对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头(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壁材流通装置(1),具有彼此连通的壁材入口(1a)和壁材出口(1b);和
芯材流道(2),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芯材流道(21)和第二芯材流道(22),所述第一芯材流道(21)上设有芯材入口(2a),所述第二芯材流道(22)上设有芯材出口(2b),所述芯材出口(2b)布置于所述壁材出口(1b)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芯材流道(21)与所述第二芯材流道(22)相对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流道(2)还包括弧形流道(23),所述第一芯材流道(21)和所述第二芯材流道(22)通过所述弧形流道(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10)还包括第一隔热物,所述第一隔热物围设于所述芯材流道(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物的导热系数为0.1W/(m·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流道(2)的直径为0.5-1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滴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流通装置(1)包括壁材出料腔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君郑彬张静楠赵圆瑾邱治增姚小元曾平黄敏彬郑熙郑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闽再造烟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