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56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6
一种眼镜盒,涉及一种眼部护理领域的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可以装多个眼镜的眼镜盒都无法调整各个收纳空间的大小,导致空间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梯形凸起与第二梯形凸起合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形成一个鼻托固定块的作用,将眼镜的两个鼻托分别搭在在等腰梯形的两个腰上,眼镜的鼻部横梁搭在等腰梯形的上底,这样可以防止眼镜在盒体中晃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眼镜盒结构简单,其中设置隔板,当收纳不同厚度的两个眼镜时,可以调整两个收纳空间的大小,实用性强,两个隔板铰接,可以方便的取出和插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眼部护理的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镜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部护理领域的工具。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人类对于电脑的大量应用,导致更多的人视力不佳,需要佩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而眼镜盒是一个不必可少的装眼镜的工具。有的人需要在不同场合佩戴不同的眼镜,所以需要可以装多个眼镜的眼镜盒。不同的眼镜在折叠之后厚度会有较大的不同,则需要不同的收纳空间。不过目前的可以装多个眼镜的眼镜盒都无法调整各个收纳空间的大小,导致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可以装多个眼镜的眼镜盒都无法调整各个收纳空间的大小,导致空间浪费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眼镜盒。本技术的眼镜盒是由盒体1、第一盒盖2、第二盒盖3、第一海绵杆4-1、第二海绵杆5-1、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塑料杆6、拉绳7和转轴8组成;所述的盒体1、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为一体结构;盒体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第一折痕2-3,第一盒盖2能绕着第一折痕2-3转动;盒体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第二折痕3-3,第二盒盖3能绕着第二折痕3-3转动;第一盒盖2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磁性端2-1,第一磁性端2-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有第三折痕2-2,第一磁性端2-1能绕着第三折痕2-2转动;第二盒盖3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磁性端3-1,第二磁性端3-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有第四折痕3-2,第二磁性端3-1能绕着第四折痕3-2转动;第一折痕2-3、第二折痕3-3、第三折痕2-2和第四折痕3-2均互相平行;所述的盒体1的正面内部设置有磁性部,所述的磁性部与第一磁性端2-1和第二磁性端3-1均互相吸引;所述的盒体1的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两组互相平行的凹槽组,分别为第一凹槽组1-1和第二凹槽组1-2,每组凹槽内的两个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组1-1位于盒体1的高度中点处;所述的第一凹槽组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折痕2-3垂直;4个凹槽的内部高度h均相等;所述的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通过转轴8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隔板;第一隔板4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海绵杆4-1,第一海绵杆4-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隔板5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二海绵杆5-1,第二海绵杆5-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海绵杆4-1和第二海绵杆5-1的截面直径相等且截面直径等于第一凹槽组1-1内每个凹槽的内部高度h;第一海绵杆4-1、第二海绵杆5-1和转轴8互相平行;当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在一个平面时,第一海绵杆4-1和第二海绵杆5-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凹槽组1-1中两个凹槽的距离;所述的第一隔板4的一个表面上固定有第一梯形凸起4-2,第一梯形凸起4-2设置在第一隔板4远离第一海绵杆4-1的边沿中间处;所述的第二隔板5的一个表面上固定有第二梯形凸起5-2,第二梯形凸起5-2设置在第二隔板5远离第二海绵杆5-1的边沿中间处;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位于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的同一侧表面上;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均为等腰梯形,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合围成一个等腰梯形且其中的上底为第一梯形凸起4-2的上底,下底为第二梯形凸起5-2的下底;在第一隔板4中第一梯形凸起4-2的背面固定有拉绳7,拉绳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隔板4的表面上,另一端与塑料杆6的一端固定;拉绳7固定在第一隔板4靠近转轴8的一侧;在第二隔板5中第二梯形凸起5-2的背面固定有环扣5-3,所述的环扣5-3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隔板5靠近转轴8的一侧;所述的塑料杆6的自由端可以穿过环扣5-3。本技术的眼镜盒的使用方法为:本技术的眼镜盒的上下各设置一个盒盖(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两个盒盖与盒体1为一体结构,通过设置折痕(第一折痕2-3和第二折痕3-3)可以将盒盖绕着盒体1相对转动,起到开启和关闭盒盖的作用;本技术通过设置折痕(第三折痕2-2和第四折痕3-2),第一磁性端2-1和第二磁性端3-1可以分别绕着各自的盒盖相对转动,第一磁性端2-1和第二磁性端3-1可以与盒体1的正面的磁性部互相吸引贴合,起到锁闭和开启盒盖的作用。本技术的眼镜盒中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通过转轴8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隔板,隔板通过插入两组凹槽中(第一凹槽组1-1和第二凹槽组1-2)形成上下两个空腔可以分别存放两副眼镜,其中第一凹槽组1-1位于盒体1的高度中间处,当两副眼镜在折叠后厚度几乎相等的时候可以选择第一凹槽组1-1,这样形成的两个空腔的高度相等;当两副眼镜在折叠后厚度有较大差距时,则选择第二凹槽组1-2,这样形成的两个空腔的高度则不同,将较厚的眼镜放入高度较高的空腔中,合理利用空间;将隔板插入凹槽的方法为:打开两个盒盖,把塑料杆6从环扣5-3中拉出,通过转轴8将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相对转动,将塑料杆6和环扣5-3所在的两个表面形成小于180°的夹角,然后将任意一个海绵杆插入一个凹槽中,通过转轴8将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相对转动,将塑料杆6和环扣5-3所在的两个表面逐渐恢复到180°的夹角,另一个海绵杆进入另一个凹槽中,由于海绵具有弹性,所以在进入凹槽中时可以被压缩以便顺利进入凹槽;由于第一梯形凸起4-2的下底与第二梯形凸起5-2的上底非常靠近,所以两个隔板在转动时,塑料杆6和环扣5-3所在的两个表面夹角等于180°则会被限制继续转动,这时把塑料杆6插入环扣5-3中将两个隔板的夹角固定在180°,则完成了隔板的插入。用相同的原理可以将隔板从凹槽中取出。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合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形成一个鼻托固定块的作用,将眼镜的两个鼻托分别搭在在等腰梯形的两个腰上,眼镜的鼻部横梁搭在等腰梯形的上底,这样可以防止眼镜在盒体1中晃动。本技术的眼镜盒结构简单,当收纳不同厚度的两个眼镜时,可以调整两个收纳空间的大小,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眼镜盒在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都打开时的正面剖面图;图2为图1中的眼镜盒在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都关闭后的右视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组合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背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把塑料杆6插入环扣5-3后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将隔板插入一组凹槽后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1中第一凹槽组1-1中左边凹槽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眼镜盒,如图1-图7所示,具体是由盒体1、第一盒盖2、第二盒盖3、第一海绵杆4-1、第二海绵杆5-1、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塑料杆6、拉绳7和转轴8组成;所述的盒体1、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为一体结构;盒体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第一折痕2-3,第一盒盖2能绕着第一折痕2-3转动;盒体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第二折痕3-3,第二盒盖3能绕着第二折痕3-3转动;第一盒盖2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磁性端2-1,第一磁性端2-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有第三折痕2-2,第一磁性端2-1能绕着第三折痕2-2转动;第二盒盖3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镜盒,其特征在于眼镜盒是由盒体(1)、第一盒盖(2)、第二盒盖(3)、第一海绵杆(4-1)、第二海绵杆(5-1)、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塑料杆(6)、拉绳(7)和转轴(8)组成;/n所述的盒体(1)、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为一体结构;盒体(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第一折痕(2-3),第一盒盖(2)能绕着第一折痕(2-3)转动;盒体(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第二折痕(3-3),第二盒盖(3)能绕着第二折痕(3-3)转动;/n第一盒盖(2)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磁性端(2-1),第一磁性端(2-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有第三折痕(2-2),第一磁性端(2-1)能绕着第三折痕(2-2)转动;第二盒盖(3)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磁性端(3-1),第二磁性端(3-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有第四折痕(3-2),第二磁性端(3-1)能绕着第四折痕(3-2)转动;第一折痕(2-3)、第二折痕(3-3)、第三折痕(2-2)和第四折痕(3-2)均互相平行;/n所述的盒体(1)的正面内部设置有磁性部,所述的磁性部与第一磁性端(2-1)和第二磁性端(3-1)均互相吸引;/n所述的盒体(1)的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两组互相平行的凹槽组,分别为第一凹槽组(1-1)和第二凹槽组(1-2),每组凹槽内的两个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组(1-1)位于盒体(1)的高度中点处;所述的第一凹槽组(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折痕(2-3)垂直;4个凹槽的内部高度h均相等;/n所述的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通过转轴(8)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隔板;第一隔板(4)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海绵杆(4-1),第一海绵杆(4-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隔板(5)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二海绵杆(5-1),第二海绵杆(5-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海绵杆(4-1)和第二海绵杆(5-1)的截面直径相等且截面直径等于第一凹槽组(1-1)内每个凹槽的内部高度h;第一海绵杆(4-1)、第二海绵杆(5-1)和转轴(8)互相平行;当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在一个平面时,第一海绵杆(4-1)和第二海绵杆(5-1)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凹槽组(1-1)中两个凹槽的距离;所述的第一隔板(4)的一个表面上固定有第一梯形凸起(4-2),第一梯形凸起(4-2)设置在第一隔板(4)远离第一海绵杆(4-1)的边沿中间处;所述的第二隔板(5)的一个表面上固定有第二梯形凸起(5-2),第二梯形凸起(5-2)设置在第二隔板(5)远离第二海绵杆(5-1)的边沿中间处;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位于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的同一侧表面上;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均为等腰梯形,第一梯形凸起(4-2)与第二梯形凸起(5-2)合围成一个等腰梯形且其中的上底为第一梯形凸起(4-2)的上底,下底为第二梯形凸起(5-2)的下底;/n在第一隔板(4)中第一梯形凸起(4-2)的背面固定有拉绳(7),拉绳(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隔板(4)的表面上,另一端与塑料杆(6)的一端固定;拉绳(7)固定在第一隔板(4)靠近转轴(8)的一侧;在第二隔板(5)中第二梯形凸起(5-2)的背面固定有环扣(5-3),所述的环扣(5-3)的两端均固定在第二隔板(5)靠近转轴(8)的一侧;所述的塑料杆(6)的自由端可以穿过环扣(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镜盒,其特征在于眼镜盒是由盒体(1)、第一盒盖(2)、第二盒盖(3)、第一海绵杆(4-1)、第二海绵杆(5-1)、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塑料杆(6)、拉绳(7)和转轴(8)组成;
所述的盒体(1)、第一盒盖(2)和第二盒盖(3)为一体结构;盒体(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第一折痕(2-3),第一盒盖(2)能绕着第一折痕(2-3)转动;盒体(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第二折痕(3-3),第二盒盖(3)能绕着第二折痕(3-3)转动;
第一盒盖(2)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磁性端(2-1),第一磁性端(2-1)与第一盒盖(2)之间设置有第三折痕(2-2),第一磁性端(2-1)能绕着第三折痕(2-2)转动;第二盒盖(3)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磁性端(3-1),第二磁性端(3-1)与第二盒盖(3)之间设置有第四折痕(3-2),第二磁性端(3-1)能绕着第四折痕(3-2)转动;第一折痕(2-3)、第二折痕(3-3)、第三折痕(2-2)和第四折痕(3-2)均互相平行;
所述的盒体(1)的正面内部设置有磁性部,所述的磁性部与第一磁性端(2-1)和第二磁性端(3-1)均互相吸引;
所述的盒体(1)的内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两组互相平行的凹槽组,分别为第一凹槽组(1-1)和第二凹槽组(1-2),每组凹槽内的两个凹槽对称设置,第一凹槽组(1-1)位于盒体(1)的高度中点处;所述的第一凹槽组(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折痕(2-3)垂直;4个凹槽的内部高度h均相等;
所述的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通过转轴(8)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隔板;第一隔板(4)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海绵杆(4-1),第一海绵杆(4-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隔板(5)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二海绵杆(5-1),第二海绵杆(5-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海绵杆(4-1)和第二海绵杆(5-1)的截面直径相等且截面直径等于第一凹槽组(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博士眼视光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