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所述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的上部设有平行管,所述池体在平行管上方的位置设有出水槽、下方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所述池体内位于平行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前后两侧均连通有多个布水支管,在所述池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进水管和各个布水支管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多个供泥沙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泥管,各个排泥管均与所述排泥口连通,在各个排泥管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排出泥沙的排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量大,并且对池体的高度要求较低,无需设置刮泥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固液分离设备是普遍应用的装置,特别是在市政污水处理行业,由于淤泥、泥沙的含量较大,因此泥水分离设备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在泥水分离设备中,沉淀池是常见设备,但传统的沉淀池其处理量效率低、占地面积大,为了改善以上为题,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种较新的沉淀处理技术,即斜管沉淀池,其通过在沉淀池的池体内的上部设置多个倾斜的平行管来形成多个小型沉淀池,各个平行管并排平行设置并均与竖直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平行管上方设有出水槽、下方设有进水口,池体底部设有排泥口,污水分离后的泥沙下落、清水从出水槽排出,这种新型的斜管沉淀池利用层流原理提高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同时缩短颗粒沉降距离、增加沉淀面积,达到高效泥水分离的目的。目前的斜管沉淀池池深较深,一般为4-7m,其进水方式为单一入口进水,进水口处的进水冲击力较大,对正在沉淀的泥沙有较大的扰动作用,导致沉淀速度慢,沉淀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以解决现有斜管沉淀池沉淀速度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池体,所述池体内的上部设有多个上端向右倾斜设置的平行管,所述池体在平行管上方的位置设有出水槽、下方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所述池体内位于平行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前后两侧均连通有多个布水支管,各个布水支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均设有开口,在所述池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进水管和各个布水支管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多个供泥沙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泥管,各个排泥管均与所述排泥口连通,在各个排泥管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排出泥沙的排泥孔。所述进水管为直径在左右方方向上逐步减小的变径管状结构,并且所述进水管的大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各个布水支管对称分布在所述进水管的前后两侧。所述排泥口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排泥口对应的排泥管的数量均相同,各个排泥管在左右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每个排泥口对应的排泥管数量为奇数个,相邻两个排泥管的中部相互连通,并且位于中间位置的排泥管的一端与对应的排泥口连接。每个排泥管上的排泥孔均位于所在排泥管的左右两侧且对称分布。所述池体的底端对应各个排泥管的位置处均设有用于支撑对应排泥管的支架。所述池体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体状的箱式结构,在所述池体的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池体的内部进行观察和检修的检查端口。所述池体的上端还设有多个便于吊装的吊耳。所述池体位于所述出水槽上方的位置处还设有多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加强杆,各个加强杆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池体对应的内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水管、布水支管以及支撑板,令从进水口处进入的污水分散进入池体内,分散了进水的冲击力,减少了对沉淀进程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沉淀效率,同时支撑板的多孔状结构一方面不影响泥沙的下沉,另一方面还能缓冲和阻碍从布水支管的出水口处流出的污水对支撑板下方已经沉淀完毕的泥沙的冲击影响,防止泥沙被扰动而重新扩散蔓延,进一步提升了沉淀效果。排泥管及其排泥孔的设置能够方便的将池体底部各个位置的泥沙排出,无论利用泵连接排泥管来抽取泥沙或者利用重力使泥沙自行从排泥管流出,都无需设置专门的刮泥设备,简化了整体结构,减少了运行成本。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量大,并且对池体的高度要求较低,经实际验证在3米以下即可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对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的具体实施例的右视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出水槽、平行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进水管、布水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排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出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排泥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11、吊耳,12、检查端口,2、进水对接管,21、进水管,22、布水支管,23、支撑板,24、进水支撑杆,3、排泥对接管,31、第一排泥管,32、排泥支管,33、第二排泥管,34、排泥孔,4、出水对接管,41、槽体,42、内撑杆,43、外支撑杆,44、水量调节堰板,5、蜂窝型斜管组件,51、斜管支撑管,6、加强杆,7、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池体1,池体1内的上部设有多个上端向右倾斜设置的平行管,该平行管为现有的蜂窝型斜管组件5,其被设置在池体1内的斜管支撑杆支撑,池体1在平行管上方的位置设有出水槽、下方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出水槽包括槽体41、用于加强槽体41结构的内撑杆42以及位于槽体41两侧的水量调节堰板44,出水槽被设置在池体1内的外撑杆支撑固定,出水槽的出水端设有出水对接管4;池体1内位于平行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与进水口连通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进水管21,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对接管2,进水管21具体与进水对接管2连接,进水管21的前后两侧均连通有多个布水支管22,各个布水支管2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远离进水管21的一端均设有开口,在池体1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进水管21和各个布水支管22的支撑板23,支撑板23上分布有多个供泥沙通过的通孔,支撑板23的下端被设置在池体1内的进水支撑杆24支撑;支撑板23的下方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泥管,各个排泥管均与排泥口连通,在各个排泥管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排出泥沙的排泥孔34。为了使水力分布均衡,进水管21为直径在左右方方向上逐步减小的变径管状结构,并且进水管21的大端与进水对接管2连接。为了使进水分布均匀,各个布水支管22对称分布在进水管21的前后两侧,每侧有9个。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布水支管22设置不同的数量,每侧的布水支管22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布。为了提高排泥效果,排泥口设有两个,排泥口上均设有排泥对接管3,每个排泥口对应的排泥管的数量均相同,各个排泥管在左右方向上等间距分布。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池体,所述池体内的上部设有多个上端向右倾斜设置的平行管,所述池体在平行管上方的位置设有出水槽、下方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位于平行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前后两侧均连通有多个布水支管,各个布水支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均设有开口,在所述池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进水管和各个布水支管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多个供泥沙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泥管,各个排泥管均与所述排泥口连通,在各个排泥管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排出泥沙的排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池体,所述池体内的上部设有多个上端向右倾斜设置的平行管,所述池体在平行管上方的位置设有出水槽、下方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和排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位于平行管下方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前后两侧均连通有多个布水支管,各个布水支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均设有开口,在所述池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进水管和各个布水支管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多个供泥沙通过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泥管,各个排泥管均与所述排泥口连通,在各个排泥管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排出泥沙的排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直径在左右方方向上逐步减小的变径管状结构,并且所述进水管的大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各个布水支管对称分布在所述进水管的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用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至少设有两个,每个排泥口对应的排泥管的数量均相同,各个排泥管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