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49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4:2~8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组成,通过将毛蕊异黄酮苷与芍药苷以特定的配比组合联用,充分发挥了各有效成分的优势,能够减轻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脑梗死和脑水肿程度,减少脑损伤,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并促进轴突再生延长,有效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药物组合简单有效,无其他组分的干扰,便于临床应用中各种有效制剂的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缺血性脑中风是一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80%的中风都属于缺血性脑中风,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极高。中风发病突然,病情缓和之后,患者多出现偏瘫、口眼歪斜等中风后遗症,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脑梗塞使得神经元受到巨大损伤,而且在神经元损伤的几小时后即可观察到轴突反应,包括线粒体聚集、轴突轴浆凝聚、轴突破碎溶解和髓鞘轮廓失常等。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轴突负责传递神经冲动,中枢系统得以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轴突损伤导致神经元之间、皮质和皮质以下的中枢之间信号传递异常,神经细胞间建立的联系中断,所以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多出现肢体、语言和认知功能失常等中风后遗症。因此,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在梗死灶周围建立新的神经网络,有利于缺血性脑中风后神经康复。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对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较好的治疗药物。现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能够促进中风后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产生溶栓作用,但是溶栓药物在缺血性脑中风后3个小时内治疗效果最佳,而且中风后溶栓会引起脑部出血,增加中风的风险。公开号为CN107115336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组合物,通过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对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为临床提供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新选择。现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能够减少脑组织炎症损伤、氧化应激损伤,但是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表现多为神经功能失常,其恢复最根本的是神经功能的恢复,脑损伤减轻并不意味着损伤的神经元间能建立联系,即不一定能帮助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因此脑损伤的减轻与神经功能的康复无法等同,脑中风的恢复最根本在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轴突再生延长在神经功能的康复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在梗死灶周围建立新的神经网络,有利于缺血性脑中风后神经康复。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以促进缺血性脑中风后神经元轴突再生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在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减少神经元损伤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减轻脑梗死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减轻脑水肿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神经元轴突再生制剂在制备促进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4:2~8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组成。通过对毛蕊异黄酮苷(CG)和芍药苷(PF)进行合理的复配使用,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充分发挥了有效成分的优势,能够显著减轻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脑梗死和脑水肿程度,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减少神经元凋亡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并促进轴突再生、延长和再髓鞘化,在体促进损伤的神经元之间建立联系,有效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组合简单有效,无其他组分的干扰,便于开发临床应用的各种有效制剂。作为一种优选地可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2或2:1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组成。上述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可以市购现成的原料,也可自行制备。本专利技术通过构建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对大鼠脑切片进行脑干湿比测定、TTC染色、尼氏染色和改良银染色,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能减轻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脑水肿和脑梗死程度,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并促进轴突再生延长。因此,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制剂中的应用,在制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制剂中的应用,在制备减少神经元损伤制剂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所述神经元为皮层神经元。此外,述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制剂中的应用,在制备减轻脑梗死制剂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减轻脑水肿制剂中的应用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是通过诱导缺血性脑中风后神经元轴突的再生以帮助神经功能恢复,从而促进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康复。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任一所述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毛蕊异黄酮苷与芍药苷以特定的配比组合联用,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充分发挥了有效成分的优势,能够修复损伤的脑组织,减少神经元凋亡和轴突变性,促进轴突再生、延长和再髓鞘化,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减轻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脑梗死和脑水肿程度,减少脑损伤,提高受损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并促进轴突再生延长,有效促进中风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且本专利技术中的药物组合简单有效,无其他组分的干扰,便于开发临床应用的各种有效制剂和新剂型的研究。附图说明图1是不同组别大鼠脑含水量统计图;图2是不同给药组对脑梗死情况的影响TTC染色图;图3是不同给药组对脑梗死情况的影响脑梗死率统计图;图4是不同组别大鼠缺血侧NF-200,MAP2和GAP43免疫荧光图(比例尺=40μm);图5是不同组别大鼠缺血侧(A)NF-200,(B)MAP2和(C)GAP43平均荧光密度统计图;图6是不同组别大鼠缺血侧皮层改良银染色图;图7是不同组别大鼠缺血侧皮层和海马尼氏染色图(比例尺=50μm);图8是不同组别大鼠缺血侧皮层和海马神经元数量统计图;图9是不同组别大鼠mNSS评分统计图;图10是不同组别大鼠平衡木评分统计图;图11是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2:1脑组织含水量检测结果;图12是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2:1脑梗死体积检测结果;图13是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2:1Zea-Longa级标准评分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1、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250~280g,SPF级,购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20。饲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使用许可证号:SYXK(粤)2018-0001。(1)行为学评分方法改良神经功能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自发活动,四肢运动的协调性,前肢协调性,攀爬,刺激躯体反应,以及触须反应6个方面进行评分。最后的分数是6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4:2~8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4:2~8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质量比为1:2或2:1的毛蕊异黄酮苷和芍药苷组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制剂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物在制备减少神经元轴突变性制剂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胜余爱明张艳王圣鑫钟倪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