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2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栽培场地的选择、整理和消毒、杀虫;步骤二、培养基材准备;步骤三、野生灵芝菌种选择和采集;步骤四、接种及菌丝培养;在阳历次年1‑2月间,将所述步骤二自然腐败后的基材取出,将所述步骤三采集的菌种撒在基材上进行接种,而后将接种好的基材堆放回栽培场,继续露天放置,经过20‑30天,让其长出菌丝后得到菌棒;步骤五、返野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步骤六、采收和菌种复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人工大棚栽培的灵芝品质较低、野生栽培的灵芝病虫害防治难和产量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的灵芝具有很好的品质,产量大大提高且具有野生灵芝几乎等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灵芝别称:瑞草、灵芝草、万年蕈、仙人草等,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以及还原糖和多糖、三萜类、香豆精甙、多种维生素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等。现代医学证明,灵芝能宁心安神,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具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护肝保肝、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作用,尤以林中生长的野生灵芝药效为最好,所以,野生灵芝更受消费者喜爱,其经济价值最高;但是,现有的人工大棚栽培的灵芝品质较低,而灵芝野生栽培产量低,并且病虫害防治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介于人工大棚栽培灵芝和野生栽培灵芝之间的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它解决了人工大棚栽培的灵芝品质较低、野生栽培的灵芝病虫害防治难及产量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栽培场地的选择、整理和消毒、杀虫;选择自然生长有枫树、楮树、檀树的阔叶林山场作为栽培场地;在阳历十、十一月间,整理杂草并挖排水沟、菌棒穴、害虫诱捕穴;之后在菌棒穴、害虫诱捕穴进行消毒、杀虫。步骤二、在上年阳历八、九月间,对枫树、楮树及檀树进行加工,将其锯成段木再对半劈开成木段;将三种木段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后,作为培养基材;若雨水不足,可人工喷水,使其有足够水分自然腐败。步骤三、野生灵芝菌种选择和采集;在阳历六、七月间,选择个大肉厚的野生灵芝作为菌种原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菌种。步骤四、接种及菌丝培养;在阳历次年1-2月间,将所述步骤二自然腐败后的基材取出,将所述步骤三采集的菌种撒在基材上进行接种,而后将接种好的基材堆放回栽培场,继续露天放置,经过20-30天,让其长出菌丝后得到菌棒。步骤五、返野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在阳历次年惊蛰至清明前,对步骤一的菌棒穴再次消毒杀虫后,把步骤四培养的菌棒放入经进一步消毒、杀虫后的菌棒穴中,覆上薄土;幼芝长出后,对幼芝进行选择,去除弱小幼芝,使相邻两个芝蕾之间的距离大于12cm;让其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须喷洒植物杀虫剂,喷洒时间为每天上午8:00-9:00,芝蕾期须连续喷洒10-15天,之后每周喷洒1次。步骤六、采收和菌种复壮;灵芝子实体出土后,在阳历6-9月份对成熟灵芝进行不破坏菌丝的采摘;其间,选择个大肉厚者作为下代菌种原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复壮菌种。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选择上午朝向太阳、下午背向太阳,且自然生长有枫树、楮树、檀树的阔叶林山场作为栽培场地;所述栽培场地的植被遮阳密度为55-85%;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栽培场地所分布有若干所述排水沟、菌棒穴、害虫诱捕穴;所述菌棒穴的尺寸为长30cm,宽15cm,深10cm,若干菌棒穴之间的间距为50cm;害虫诱捕穴的尺寸为长100cm,宽100cm,深40cm;所述步骤一中,菌棒穴、害虫诱捕穴进行消毒、杀虫的方法为:在害虫诱捕穴、菌棒穴放入稻草,并在稻草上浇上淘米水,后覆土;15日后打开覆土,抓若干只鸡到害虫诱捕穴、菌棒穴捕食白蚁等昆虫后,去除杂物,撒入生石灰、喷洒植物杀虫剂以进一步杀虫、消毒。优选的,所述植物杀虫剂为:按重量比2:1:1:1:1分别取鲜山苍子及叶、香茅全草、九节龙全草、石香附、香樟子及香樟叶混合粉碎后置于容器内,加水,水的重量是所加植物重量的5倍,搅拌混合后过滤,取其浸泡液制成。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木段制成后,先将木段浸入植物快腐助长剂24小时,而后取出将三种木段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作为培养基材;所述的植物快腐助长剂是将采伐枫树时的鲜树皮和枫树叶,按3:2(重量比)进行混合,进行粉碎,而后与水按1:2(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成糊状而制成。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以伐木场或胶合板厂的枫树、楮树及檀树废料进行加工,将其锯成段木再对半劈开成木段;将三种木段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后,作为培养基材。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采用伐木场的枫树、楮树及檀树废料做出木段,按重量比50:30:25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后,作为培养基材。优选的,加入桃金娘树枝,将桃金娘树枝砍成段枝、再对剖、而后每十枝扎成一小捆,按重量比枫树:楮树:檀树:桃金娘树枝=50:30:25:20,将四种木段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后,作为培养基材。优选的,所述木段的尺寸为:长为26-28cm,厚度或直径为5-12cm。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选择菌盖直径≥18cm、厚度≥2.5cm的野生灵芝作为种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菌种;所述步骤六中,复壮菌种选择菌盖直径≥18cm、厚度≥2.5cm的野生灵芝作为种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菌种。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将接种好的基材堆放回栽培场,继续露天放置,用黑色遮阳网(可透光和防雨水的薄膜)对基材进行覆盖,经过20-30天,待基材长出菌丝后得到菌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以下几点:一、由于从灵芝的菌种选择、菌丝培养到采收,就一直处在野生环境中,生态环境纯天然,并且完全按照野生灵芝的生长周期进行栽培,所以具有与野生灵芝几乎等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选择野生灵芝喜生林枫树、楮树及檀树加工、腐败的木段,进行混合交叉作为培养基材,菌群种类更丰富,腐败速度加快,同时提高灵芝的产量。二、本专利技术选择上午朝向太阳、下午背向太阳、有自然生长枫树、楮树、檀树的阔叶林山场作为栽培场地,提高了灵芝的生长效率,显著高于野生灵芝的产量。三、本专利技术所有消毒、杀虫制剂全部采用天然矿物、植物原料和物理方法制成,又加之套养鸡的方法,增加生物灭虫手段,可以基本消除灵芝病虫害,保证了土地不受污染。四、本专利技术通过套养家鸡,喂食白蚁、甲壳虫等灵芝害虫和自然捕食灵芝害虫,既增加生物灭虫手段,又提高鸡肉品质,鸡粪又可提高土地肥力,还提高单位林地面积产值。五、菌棒木段采用伐木场或胶合板厂的废料,即可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木材资源,而且这种原木段作菌棒可连续5-6年生长灵芝(不影响灵芝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用木屑作菌棒寿命短、药用价值不高,且每年必须更换)。六、植物快腐助长剂,是将采伐枫树时的鲜树皮和枫树叶,按3:2(重量比)进行混合,进行粉碎,而后与水按1:2(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成糊状而制成,保证了基材自然腐败的时间缩短;改变了蒸煮基材的方法,节省了成本;也使伐木场或胶合板厂的废料得到充分利用;植物快腐助长剂本身属于灵芝喜生物质制成,可以在促进基材自然腐败后,进一步加快所接灵芝菌种的生长速度。七、经过5~6次的接种栽培后,对菌种进行复壮,防止菌种退化,保证了菌种的优良品质,又减少了去野外寻找优质品种的工作量。八、桃金娘喜欢酸性土壤,能耐瘠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栽培场地的选择、整理和消毒、杀虫;/n选择自然生长有枫树、楮树、檀树的阔叶林山场作为栽培场地;在阳历十、十一月间,整理杂草并挖排水沟、菌棒穴、害虫诱捕穴;之后在菌棒穴、害虫诱捕穴进行消毒、杀虫;/n步骤二、培养基材准备;/n在上年阳历八、九月间,对枫树、楮树及檀树进行加工,将其锯成段木再对半劈开成木段;将三种木段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后,作为培养基材;若雨水不足,可人工喷水,使其有足够水分自然腐败;/n步骤三、野生灵芝菌种选择和采集;/n在阳历六、七月间,选择个大肉厚的野生灵芝作为菌种原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菌种;/n步骤四、接种及菌丝培养;/n在阳历次年1-2月间,将所述步骤二自然腐败后的基材取出,将所述步骤三采集的菌种撒在基材上进行接种,而后将接种好的基材堆放回栽培场,继续露天放置,经过20-30天,让其长出菌丝后得到菌棒;/n步骤五、返野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n在阳历次年惊蛰至清明前,对步骤一的菌棒穴再次消毒杀虫后,把步骤四培养的菌棒放入经进一步消毒、杀虫后的菌棒穴中,覆上薄土;幼芝长出后,对幼芝进行选择,去除弱小幼芝,使相邻两个芝蕾之间的距离大于12cm;让其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须喷洒植物杀虫剂,喷洒时间为每天上午8:00-9:00,芝蕾期须连续喷洒10-15天,之后每周喷洒1次;/n步骤六、采收和菌种复壮;/n灵芝子实体出土后,在阳历6-9月份对成熟灵芝进行不破坏菌丝的采摘;其间,选择个大肉厚者作为下代菌种原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复壮菌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栽培场地的选择、整理和消毒、杀虫;
选择自然生长有枫树、楮树、檀树的阔叶林山场作为栽培场地;在阳历十、十一月间,整理杂草并挖排水沟、菌棒穴、害虫诱捕穴;之后在菌棒穴、害虫诱捕穴进行消毒、杀虫;
步骤二、培养基材准备;
在上年阳历八、九月间,对枫树、楮树及檀树进行加工,将其锯成段木再对半劈开成木段;将三种木段进行混合交叉堆放于栽培场露天放置,让其风吹日晒雨淋,自然腐败后,作为培养基材;若雨水不足,可人工喷水,使其有足够水分自然腐败;
步骤三、野生灵芝菌种选择和采集;
在阳历六、七月间,选择个大肉厚的野生灵芝作为菌种原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菌种;
步骤四、接种及菌丝培养;
在阳历次年1-2月间,将所述步骤二自然腐败后的基材取出,将所述步骤三采集的菌种撒在基材上进行接种,而后将接种好的基材堆放回栽培场,继续露天放置,经过20-30天,让其长出菌丝后得到菌棒;
步骤五、返野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在阳历次年惊蛰至清明前,对步骤一的菌棒穴再次消毒杀虫后,把步骤四培养的菌棒放入经进一步消毒、杀虫后的菌棒穴中,覆上薄土;幼芝长出后,对幼芝进行选择,去除弱小幼芝,使相邻两个芝蕾之间的距离大于12cm;让其在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须喷洒植物杀虫剂,喷洒时间为每天上午8:00-9:00,芝蕾期须连续喷洒10-15天,之后每周喷洒1次;
步骤六、采收和菌种复壮;
灵芝子实体出土后,在阳历6-9月份对成熟灵芝进行不破坏菌丝的采摘;其间,选择个大肉厚者作为下代菌种原芝,采集其孢子粉作为复壮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的返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选择上午朝向太阳、下午背向太阳,且自然生长有枫树、楮树、檀树的阔叶林山场作为栽培场地;
所述栽培场地的植被遮阳密度为55-85%;
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栽培场地所分布有若干所述排水沟、菌棒穴、害虫诱捕穴;所述菌棒穴的尺寸为长30cm,宽15cm,深10cm,若干菌棒穴之间的间距为50cm;害虫诱捕穴的尺寸为长100cm,宽100cm,深40cm;
所述步骤一中,菌棒穴、害虫诱捕穴进行消毒、杀虫的方法为:在害虫诱捕穴、菌棒穴放入稻草,并在稻草上浇上淘米水,后覆土;15日后打开覆土,抓若干只鸡到害虫诱捕穴、菌棒穴捕食白蚁等昆虫后,去除杂物,撒入生石灰、喷洒植物杀虫剂以进一步杀虫、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灵芝的返野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庆德石小琼赖荣焕
申请(专利权)人:永定区德叔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