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294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包括:移栽地立地条件及云南松的选择;移栽前3月病枝、枯枝清理,以树体为中心向下切出带树和树根的土球,保留主根于坑内不动,剪断南北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1个月后剪断东西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进行生根剂处理,保持水份;移栽地挖出栽植穴,将过磷酸钙与土混合后填入栽植穴中;移栽时断主根,用多菌灵溶液、萘乙酸溶液处理主根断根处,包裹草绳,移至移栽地的栽植穴中,搭建遮阳网,用甲草胺溶液均匀喷施云南松树体和针叶,每15天喷一次,共喷四次,以防止针叶蒸腾,同时保持树体周围空气湿度为80—90%。移栽成活率超过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的移栽方法,尤其是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属于植物种植管理

技术介绍
云南松萌生侧根的能力较弱,其大苗的移栽就目前的生产技术而言是个难题,常规的手法是在冬季断根、春季或秋季带土球一并移栽,其移栽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移栽个体本身的生活力、移栽季节、移栽措施、移栽地立地条件、移栽后的管理技术要求高,因而导致移栽成活率普遍在50%以下,这严重限制了一些急需迁地保存的优良种质资源及高价值风景园林观赏资源的利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以提高移栽成活率,保护优良种质资源及高价值风景园林观赏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云南松大苗移栽季节性强、限制因素多和成活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随时随地都能移栽、且移栽成活率高的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与云南松原生地立地条件相近的地方作为移栽地,同时选择树体健壮、枝叶茂密的壮龄云南松作为移栽对象;B、移栽前3个月对树体的病枝、枯枝进行修剪、清理,之后以树体为中心,向下切出直径为1.0—1.2米,深度为0.8—1.0米的带树和树根的土球,保留主根于坑内不动,并于当日傍晚或次日早晨剪断南北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1个月后剪断东西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以减缓断根对树体造成的刺激作用;断根后及时向断根处灌注1000—1200倍多菌灵溶液0.5L,间隔半小时后再灌注生根剂2L,每10天灌注一次,共灌注五次,促进侧根和须根的萌生,以在移栽前尽可能多培养出侧根和须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断根后适时浇水,保持土球土壤湿润但坑中不积水;所述生根剂如下:蔗糖70-90g、S-诱抗素0.3-0.5g、水杨酸0.1-0.2g,加水定容至1L后混匀;C、移栽前的一个月,在移栽地挖出直径为1.2—1.4米,深度为1.0—1.2米的圆柱状栽植穴,并将挖出的土充分晾晒;移栽时将400—600g的过磷酸钙与步骤C晾晒的土混匀后回填到栽植穴中;D、移栽前8天,对步骤B的云南松树根及土球浇透水;E、移栽时选择早晨进行,先把主根切断并连同土球一并取出,保持主根长度为70—80cm,断主根后,先用500—800ml的1000—1500倍多菌灵溶液、间隔10min后再用1000—1200ml的80—120ppm萘乙酸溶液对断根处进行喷施,之后用草绳将整个带树根的土球包裹成“井”字状,运输至移栽地;F、到达移栽地后,将步骤E的带树、带树根的土球去掉草绳后移栽到步骤C的栽植穴中,盖满、盖实土壤后浇透水,搭建75—85%的遮阳网,于早晨或傍晚用25—40ppm甲草胺溶液均匀喷施云南松树体和针叶,每15天喷一次,共喷四次,以防止针叶蒸腾,同时保持树体周围空气湿度为80—90%。所述原生地与移栽地立地条件相近是指:原生地与移栽地年均最低温度偏差不超过±8℃,土壤pH值偏差不超过±2。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在移栽云南松大苗过程中,先对其树体南北向的侧根、须根进行断根,时隔一个月后再对树体东西向的侧根、须根进行断根,并在每次断根后进行生根剂处理,使侧根和须根萌发量比对照例增加40%,另外,通过喷施抗蒸腾剂(甲草胺),与对照例相比,枝叶枯死率降低60%,且移栽后的苗木不需要剪枝,从而使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体得以完整保存,控制移栽后的树体周围湿度为80-90%,使最终的移栽成活率超过95%,同时本专利技术对季节性要求不高,简单、可操作性高,通过不同区域的多点试验,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与云南松原生地立地条件相近(即原生地与移栽地年均最低温偏差5℃、土壤pH值偏差1)的地方作为移栽地,同时选择树体健壮、枝叶茂密的壮龄云南松作为移栽对象;B、移栽前3个月对树体的病枝、枯枝进行修剪、清理,之后以树体为中心,向下切出直径为1.0米,深度为0.8米的带树和树根的土球,保留主根于坑内不动,并于当日傍晚剪断南北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1个月后剪断东西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以减缓断根对树体造成的刺激作用;断根后及时向断根处灌注1000倍多菌灵溶液0.5L,间隔半小时后再灌注生根剂2L,每10天灌注一次,共灌注五次,促进侧根和须根的萌生,以在移栽前尽可能多培养出侧根和须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断根后适时浇水,保持土球土壤湿润但坑中不积水;所述生根剂如下:蔗糖70g、S-诱抗素0.5g、水杨酸0.1g,加水定容至1L后混匀;C、移栽前的一个月,在移栽地挖出直径为1.2米,深度为1.0米的圆柱状栽植穴,并将挖出的土充分晾晒;移栽时将400g的过磷酸钙与步骤C晾晒的土混匀后回填到栽植穴中;D、移栽前8天,对步骤B的云南松树根及土球浇透水;E、移栽时选择早晨进行,先把主根切断并连同土球一并取出,保持主根长度为70cm,断主根后,先用500ml的1500倍多菌灵溶液、间隔10min后再用1000ml的80ppm萘乙酸溶液对断根处进行喷施,之后用草绳将整个带树根的土球包裹成“井”字状,运输至移栽地;F、到达移栽地后,将步骤E的带树、带树根的土球去掉草绳后移栽到步骤C的栽植穴中,盖满、盖实土壤后浇透水,搭建75—85%的遮阳网,于早晨或傍晚用25ppm甲草胺溶液均匀喷施云南松树体和针叶,每15天喷一次,共喷四次,以防止针叶蒸腾,同时保持树体周围空气湿度为80%,本次移栽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而现有技术移栽成活率不足50%。实施例2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选择与云南松原生地立地条件相近(即原生地与移栽地年均最低温偏差4℃、土壤pH值偏差1.5)的地方作为移栽地,同时选择树体健壮、枝叶茂密的壮龄云南松作为移栽对象;B、移栽前3个月对树体的病枝、枯枝进行修剪、清理,之后以树体为中心,向下切出直径为1.2米,深度为1.0米的带树和树根的土球,保留主根于坑内不动,并于当日傍晚或次日早晨剪断南北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1个月后剪断东西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以减缓断根对树体造成的刺激作用;断根后及时向断根处灌注1200倍多菌灵溶液0.5L,间隔半小时后再灌注生根剂2L,每10天灌注一次,共灌注五次,促进侧根和须根的萌生,以在移栽前尽可能多培养出侧根和须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断根后适时浇水,保持土球土壤湿润但坑中不积水;所述生根剂如下:蔗糖90g、S-诱抗素0.3g、水杨酸0.2g,加水定容至1L后混匀;C、移栽前的一个月,在移栽地挖出直径为1.4米,深度为1.2米的圆柱状栽植穴,并将挖出的土充分晾晒;移栽时将600g的过磷酸钙与步骤C晾晒的土混匀后回填到栽植穴中;D、移栽前8天,对步骤B的云南松树根及土球浇透水;E、移栽时选择早晨进行,先把主根切断并连同土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A、选择与云南松原生地立地条件相近的地方作为移栽地,同时选择树体健壮、枝叶茂密的壮龄云南松作为移栽对象;/nB、移栽前3个月对树体的病枝、枯枝进行修剪、清理,之后以树体为中心,向下切出直径为1.0—1.2米,深度为0.8—1.0米的带树和树根的土球,保留主根于坑内不动,并于当日傍晚或次日早晨剪断南北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1个月后剪断东西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以减缓断根对树体造成的刺激作用;断根后及时向断根处灌注1000—1200倍多菌灵溶液0.5L,间隔半小时后再灌注生根剂2L,每10天灌注一次,共灌注五次,促进侧根和须根的萌生,以在移栽前尽可能多培养出侧根和须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断根后适时浇水,保持土球土壤湿润但坑中不积水;所述生根剂如下:蔗糖70-90g、S-诱抗素0.3-0.5g、水杨酸0.1-0.2g,加水定容至1L后混匀;/nC、移栽前的一个月,在移栽地挖出直径为1.2—1.4米,深度为1.0—1.2米的圆柱状栽植穴,并将挖出的土充分晾晒;移栽时将400—600g的过磷酸钙与步骤C晾晒的土混匀后回填到栽植穴中;/nD、移栽前8天,对步骤B的云南松树根及土球浇透水;/nE、移栽时选择早晨进行,先把主根切断并连同土球一并取出,保持主根长度为70—80cm,断主根后,先用500—800ml的1000—1500倍多菌灵溶液、间隔10min后再用1000—1200ml的80—120ppm萘乙酸溶液对断根处进行喷施,之后用草绳将整个带树根的土球包裹成“井”字状,运输至移栽地;/nF、到达移栽地后,将步骤E的带树、带树根的土球去掉草绳后移栽到步骤C的栽植穴中,盖满、盖实土壤后浇透水,搭建75—85%的遮阳网,于早晨或傍晚用25—40ppm甲草胺溶液均匀喷施云南松树体和针叶,每15天喷一次,共喷四次,以防止针叶蒸腾,同时保持树体周围空气湿度为80—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南松大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选择与云南松原生地立地条件相近的地方作为移栽地,同时选择树体健壮、枝叶茂密的壮龄云南松作为移栽对象;
B、移栽前3个月对树体的病枝、枯枝进行修剪、清理,之后以树体为中心,向下切出直径为1.0—1.2米,深度为0.8—1.0米的带树和树根的土球,保留主根于坑内不动,并于当日傍晚或次日早晨剪断南北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1个月后剪断东西朝向的1/4的侧根和须根,以减缓断根对树体造成的刺激作用;断根后及时向断根处灌注1000—1200倍多菌灵溶液0.5L,间隔半小时后再灌注生根剂2L,每10天灌注一次,共灌注五次,促进侧根和须根的萌生,以在移栽前尽可能多培养出侧根和须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断根后适时浇水,保持土球土壤湿润但坑中不积水;所述生根剂如下:蔗糖70-90g、S-诱抗素0.3-0.5g、水杨酸0.1-0.2g,加水定容至1L后混匀;
C、移栽前的一个月,在移栽地挖出直径为1.2—1.4米,深度为1.0—1.2米的圆柱状栽植穴,并将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高成杰苏建荣李昆缪迎春李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