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257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有利于接入网设备更准确地了解端到端时延。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该缓存时延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确定,该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到达接入层AS到发送所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时间间隔,或,该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从到达AS到接收到所对应的上行授权的时间间隔;该第一通信装置发送该缓存时延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端到端时延是用于表征业务传输时延的一个重要参数。端到端时延,可以是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到应用服务器的时延,也可以是指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的时延。目前,在某些通信系统中,希望提高降低端到端时延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的新空口接入技术(newradioaccesstechnology,NR)中,希望将端到端时延控制在1毫秒(ms)。尤其是一些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等,对端到端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接入网设备希望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端到端时延,从而合理地为用户设备调度资源,提高时延增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以使接入网设备准确地获取数据包在缓存中等待的时间,有利于接入网设备更准确地了解端到端时延。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确定,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到达接入层AS到发送所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statusreport,BSR)的时间间隔,或,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从到达AS到接收到所对应的上行授权(uplinkgrant,ULgrant)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相应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所述缓存时延信息。在上述通信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配置于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义数据包的缓存时延,从而将数据包到达AS至发送资源调度请求这一时段等待的时间量化,或者,将数据包到达AS至接收到上行授权这一时段等待的时间量化,以便于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上报。终端设备将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确定的缓存时延信息上报给接入网设备,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端到端时延,有利于接入网设备做出合理的资源调度策略,以便减小缓存时延,从而有助于减小端到端时延,提高时延增益,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由于该缓存时延信息可以将数据包到达AS中不同协议层(例如,业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RadioLinkControl,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层)的时间作为计算该缓存时延的起始时间。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获取与上述列举的协议层相对应的不同类型数据包(即,SDAP层数据包、PDCP层数据包、RLC层数据包或MAC层数据包)的缓存时延,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灵活上报,便于接入网设备更全面地了解端到端时延。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或者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累计值。即,终端设备可以将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直接上报,也可以将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做处理后在上报,一方面可以减小终端设备上报的比特开销,另一方面可以减小接入网设备的处理负担。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数据包类型确定所述缓存时延信息。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数据包类型可以包括:SDAP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dataunit,SDU)、SDA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PDCPPDU、RLCPDU或MACPDU等。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需求,基于不同的数据包类型确定缓存时延,非常灵活。该数据包类型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指示,即,可以半静态或动态配置;也可以预先定义,如由协议定义,即,静态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类型的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类型的指示信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上报粒度确定所述缓存时延信息;其中,所述上报粒度包括:数据包、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网络切片或无线承载。终端设备基于上报粒度确定的缓存时延信息可以是与上报粒度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需求,基于不同的上报粒度上报缓存时延信息。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与所述上报粒度相对应的标识。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与所述上报粒度相对应的标识。由于缓存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上报粒度而确定的,也就是基于与该上报粒度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来确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与上报粒度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称为测量对象,与缓存时延信息的上报粒度相对应的标识即测量对象的标识。通过发送与缓存时延信息相对应的标识,便于接入网设备基于缓存时延信息有针对性地对时延值较大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网络切片或无线承载进行资源的优先调度;此外,根据已上报的数据包的缓存时延信息,可以将与此数据包的序列号相连续的其他数据包进行合理的资源调度,以便将序列号连续的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值控制在接近的时延值,有利于减少抖动,提高用户体验。上报粒度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指示,即,可以半静态或动态配置;也可以预先定义,如由协议定义,即,静态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若该上报粒度由接入网设备指示,则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所述上报粒度的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上报粒度的指示信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缓存时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满足上报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缓存时延信息。通过基于上报条件发送缓存时延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缓存时延信息满足上报条件的时候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因此,终端设备不需要实时地确定和上报缓存时延信息,可以减小空口开销和终端设备的处理负担;接入网设备也不需要实时地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缓存时延信息做统计和处理,故也可以减小接入网设备的处理负担。该上报条件可以由接入网设备指示,如半静态配置或动态配置;也可以预先定义,如由协议定义,即,静态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若该上报条件由接入网设备指示,则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上报条件的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用于指示上报条件的指示信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确定,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到达接入层AS到发送所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时间间隔,或,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从到达AS到接收到所对应的上行授权的时间间隔;/n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缓存时延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确定,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到达接入层AS到发送所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时间间隔,或,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从到达AS到接收到所对应的上行授权的时间间隔;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缓存时延信息。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用于指示:
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或者
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累计值。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数据包类型确定所述缓存时延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包类型包括:业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DAP服务数据单元SDU、SDAP协议数据单元PDU、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PDU、无线链路控制RLCPDU或媒体接入控制MACPDU。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类型的指示信息。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缓存时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上报粒度,确定所述缓存时延信息;
其中,所述上报粒度包括:数据包、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网络切片或无线承载。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与所述上报粒度相对应的标识。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所述上报粒度的指示信息。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上报条件的指示信息。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用于指示上报周期的指示信息。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上报能力信息,所述第一上报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具有上报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的能力。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第一统计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统计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装置具有统计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的能力。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装置接收缓存时延信息,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由第一通信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确定,所述缓存时延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中的一数据包到达接入层AS到发送所对应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时间间隔,或,所述缓存时延指示一数据包从到达AS到接收到所对应的上行授权的时间间隔。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时延信息用于指示:
一个或多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或者
多个数据包的缓存时延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或累计值。


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用于指示数据包类型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包类型包括:业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DAP服务数据单元SDU、SDAP协议数据单元PDU、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DCPPDU、无线链路控制RLCPDU或媒体接入控制MACPDU。


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丽王宏唐珣张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