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18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二聚体抗原受体(DAR)构建体,其包含一条多肽链上的重链结合区和另外一条多肽链上的轻链结合区。构成二聚体抗原受体的两条多肽链可以二聚化形成抗原结合结构域。所述二聚体抗原受体具有与抗体相似的特性,比如它们特异性结合靶抗原。所述二聚体抗原受体可用于定向细胞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对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编第119节要求2018年3月9日提交的题为“二聚体抗原受体和二价抗原受体”的美国临时申请62/640,77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参考并入。在本申请中,参考了各种出版物、专利和/或专利申请。所述出版物、专利和/或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以便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内容所涉及的最新技术水平。专利
本公开提供了与靶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二聚体抗原受体(DAR)蛋白构建体、编码该二聚体抗原受体的核酸、包含所述核酸的载体和携带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
技术介绍
嵌合抗原受体(CAR)已被用于开发针对特别是与癌症相关的抗原。第一代CAR被设计为包含仅传递激活刺激(信号1)的信号域(TCRζ)(Geigeretal.,J.Immunol.162(10):5931-5939,1999;Haynesetal.,J.Immunol.166(1):182-187,2001)(Hombachetal.CancerRes.61(5):1976-1982,2001;Hombachetal.,J.Immunol.167(11):6123-6131,2001;Maheretal.,Nat.Biotechnol.20(1):70-75,2002)。由于次优的激活,仅移植有第一代CAR的T细胞显示出有限的抗肿瘤功效(Beechametal.,J.Immunother.23(6):631-642,2000)。第二代CAR免疫球蛋白CD28-T细胞受体(IgCD28TCR)将共刺激性CD28(信号2)整合第一代受体中(Gerstmayeretal.,J.Immunol.158(10):4584-4590,1997;Emtageetal.,Clin.CancerRes.14(24):8112-8122,2008;Lo,Maetal.,Clin.CancerRes.16(10):2769-2780,2010),使CAR-T细胞具有更大的抗肿瘤能力(Finneyetal.,J.Immunol.161(6):2791-2797,1998;Hombachetal.,CancerRes.61(5):1976-1982,2001,Maheretal.,Nat.Biotechnol.20(1):70-75,2002)。通过使用具有相似功能的分子(例如FcRγ、4-1BB和OX40)替换TCRζ或CD28的信号域,已经开发出各种CAR变体(Eshharetal.,Proc.Natl.Acad.Sci.USA90(2):720-724,1993)。已经开发出针对各种肿瘤抗原的TCRCAR-T细胞(Maetal.,CancerGeneTher.11(4):297-306,2004;Maetal.,Prostate61(1):12-25,2004;Loetal.,Clin.CancerRes.16(10):2769-2780,2010;Kongetal.,Clin.CancerRes.18(21):5949-5960,2012;Maetal.,Prostate74(3):286-296,2014;Katzetal.,Clin.CancerRes.21(14):3149-3159,2015;Junghansetal.,2016TheProstate,76(14):1257-1270)。通过输注重定向肿瘤杀伤活性的经嵌合抗原受体(CARs)工程改造的T细胞的过继性免疫疗法代表了治疗转移性癌症的一种潜在的高度特异性的模式。靶向CD19的CAR-T细胞,一种在B细胞上表达的分子,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方面已显成功,并获得了FDA的批准,一些试验显示出高达70%的效应,包括持续的完全响应。因此,本领域中仍然需要在独立的多肽链中具有重链结合区和轻链结合区的抗体的抗体定向细胞治疗,从而利用CAR治疗的强大功效。本公开是为了满足本领域的这种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前体多肽,其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十个区域:(1)重链前导序列、(2)抗体重链可变区、(3)抗体重链恒定区、(4)可选的铰链区、(5)跨膜区、(6)细胞内信号传导区、(7)T2A切割序列、(8)轻链前导序列、(9)抗体轻链可变区以及(10)抗体轻链恒定区。本公开提供了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前体多肽,其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十个区域:(1)轻链前导序列、(2)抗体轻链可变区、(3)抗体轻链恒定区、(4)可选的铰链区、(5)跨膜区、(6)细胞内信号传导区、(7)T2A切割序列、(8)重链前导序列、(9)抗体重链可变区以及(10)抗体重链恒定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前体多肽可选地包含选自下组中的抗体的铰链序列:IgG、IgA、IgM、IgE以及Ig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前体多肽包含来自CD8α或CD28铰链区的铰链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前体多肽包含含有CPPC或SPPC氨基酸序列的铰链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前体多肽包含来自以下的跨膜区:CD8α、CD8β、4-1BB/CD137、CD28、CD34、CD4、FcεRIγ、CD16、OX40/CD134、CD3ζ、CD3ε、CD3γ、CD3δ、TCRα、TCRβ、TCRζ、CD32、CD64、CD64、CD45、CD5、CD9、CD22、CD33、CD37、CD64、CD80、CD86、CD137、CD154、LFA-1T细胞共受体、CD2T细胞共受体/粘附分子、CD40、CD4OL/CD154、VEGFR2、FAS或FGFR2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前体多肽包含细胞内信号传导区,所述细胞内信号传导区包含来自以下的二至五个信号传导序列以任何顺序的任何组合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序列:4-1BB、CD3ζ、CD28、CD27、OX40、CD30、CD40、PD-1、ICOS、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2、CD7、LIGHT、NKG2C、B7-H3、GITR(TNFRSF18)、DR3(TNFRSF25)、TNFR2和/或CD2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前体多肽包含SEQIDNO:15或18的氨基酸序列。本公开提供了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其包括:(a)第一多肽链,其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五个区域:(i)抗体重链可变区(VH)、(ii)抗体重链恒定区、(iii)可选的铰链区、(iv)跨膜区和(v)包含两个或三个细胞内信号传导序列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区,以及(b)第二多肽链,其包含依序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两个区域:(i)抗体轻链可变区和(ii)抗体轻链恒定区,其中抗体重链恒定区和抗体轻链恒定区形成二聚化结构域,并且其中抗体重链可变区和抗体轻链可变区形成抗原结合结构域。本公开提供了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其包括:(a)第一多肽链,其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五个区域:(i)抗体轻链可变区、(ii)抗体轻链恒定区、(iii)可选的铰链区、(iv)跨膜区和(v)包含两个或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聚体抗原受体(DAR)构建体,其包含:包含第一和第二多肽链的抗原结合结构域,其中,/na)所述第一多肽链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五个区域:(i)抗体重链可变区(VH)、(ii)抗体重链恒定区(CH)、(iii)铰链区或无铰链区、(iv)跨膜区(TM)和(v)胞内信号传导区;以及/nb)所述第二多肽链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两个区域:(i)抗体轻链可变区(VL)(例如κ或λ)和(ii)抗体轻链恒定区(CL)。/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9 US 62/640,7751.一种二聚体抗原受体(DAR)构建体,其包含:包含第一和第二多肽链的抗原结合结构域,其中,
a)所述第一多肽链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五个区域:(i)抗体重链可变区(VH)、(ii)抗体重链恒定区(CH)、(iii)铰链区或无铰链区、(iv)跨膜区(TM)和(v)胞内信号传导区;以及
b)所述第二多肽链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两个区域:(i)抗体轻链可变区(VL)(例如κ或λ)和(ii)抗体轻链恒定区(C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聚体抗原受体(DAR),其中,
a)所述第一多肽链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五个区域,并且其中:(i)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VH)包含具有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的CD38抗体重链可变区,(ii)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包含具有SEQIDNO:2的氨基酸序列的CD38抗体重链恒定区,(iii)所述铰链区选自下组:包含SEQIDNO:5的氨基酸序列的CD28铰链区、包含SEQIDNO:21的氨基酸序列的CD8铰链区、以及包含含有SEQIDNO:5的氨基酸序列的CD28铰链区和含有SEQIDNO:21的氨基酸序列的CD8铰链区的铰链区,(iv)所述跨膜区(TM)包含具有SEQIDNO:6的氨基酸序列的CD28跨膜区,以及(v)所述细胞内信号传导区包含具有SEQIDNO:7的氨基酸序列的4-1BB细胞内信号传导序列和具有SEQIDNO:9或20的氨基酸序列的CD3ζ细胞内信号传导序列;以及
b)所述第二多肽链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两个区域:(i)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VL)包含具有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CD38抗体轻链可变区,以及(ii)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CL)包含具有SEQIDNO:4的氨基酸序列的CD38抗体轻链恒定区,其中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和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形成二聚化结构域,并且其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和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形成结合CD38蛋白的抗原结合结构域。


3.一种核酸,其编码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聚体抗原受体(DAR)。


4.一种载体,其与权利要求3的核酸可操作地连接。


5.一种宿主细胞或宿主细胞群,其携带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载体是表达载体,并且其中所述表达载体指导编码所述二聚体抗原受体(DAR)的核酸的转录和/或翻译(表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宿主细胞群,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或宿主细胞群包含T淋巴细胞(T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NK(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


8.一种用于治疗患有与肿瘤抗原的有害表达有关的疾病、病症或病状的受试者的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以权利要求5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宿主细胞群。


9.一种用于治疗患有与肿瘤抗原的有害表达有关的疾病、病症或病状的受试者的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以权利要求6所述的宿主细胞或宿主细胞群。


10.一种前体多肽,包含依次从氨基末端到羧基末端的十个区域:(1)重链前导序列、(2)抗体重链可变区、(3)抗体重链恒定区、(4)可选的铰链区、(5)跨膜区、(6)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H·吉郭文忠张延良G·F·考夫曼丁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索伦托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