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138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包括不锈钢底板、支撑组件、介质管和电极,其中:支撑组件包括陶瓷支撑件、支撑板和电极连接板,陶瓷支撑件固定在不锈钢底板上,支撑板固定在不锈钢底板上,电极连接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组件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组件的电极连接板相互平行,电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的电极连接板上,介质管套装在电极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不锈钢底板与陶瓷支撑件能满足等离子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在;无大面积塑料部件,没有起火融化等安全隐患,机械强度较强,能满足绝大多数场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放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等离子体被称作除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的第四种物质存在形态,是由电子、离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保持电中性。在低温等离子体内,有大量的高能电子及高能电子产生的·O、·OH等活性粒子,然后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复杂的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或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流程短、投资少、占地小、去除率高、运行费用低(主要表现为电费)、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主要有辉光放电,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射频放电,滑动电弧放电,射流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次大气压辉光放电。目前常见双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模块,主要是使用绝缘材料固定住放电极,在放电极上施加电压电离空气产生等离子体,绝缘材料一般使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特性及绝缘等级,但是随着放电时间的积累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会逐步老化,性能衰减,局部爬电,最终甚至形成起火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包括不锈钢底板、支撑组件、介质管和电极,其中:支撑组件包括陶瓷支撑件、支撑板和电极连接板,陶瓷支撑件固定在不锈钢底板上,支撑板固定在不锈钢底板上,电极连接板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组件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组件的电极连接板相互平行,电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的电极连接板上,介质管套装在电极外。当然电极的长度越长越好,但是受实际应用环境的影响,电极的长度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其长度不同,为了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电极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电极包括两根导电柱和导电弹性件,两根导电柱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的电极连接板上,两根导电柱通过导电弹性件同轴连接,导电弹性件可沿导电柱的轴线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介质管包括内管、外管和套管,内管和外管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的支撑板上,内管套装在外管内,且内管可在外管内滑动,套管套装在内管和外管的连接处。为了降低底板的占用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不锈钢底板包括左底板和右底板,两组支撑组件分别固定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上。为了增大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导电弹性件为导电弹簧。为了便于套管的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套管包括上半套管和下半套管上半套管可拆卸安装在下半套管上。为了增大介质管的阻挡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上半套管的底面设有卡接环,下半套管的上表面开有卡接环槽,卡接环槽与卡接环匹配。为了增大介质管的阻挡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封闭环和第二封闭环,内管上均开有多个第一连接卡接环槽,外管上开有多个第二连接卡接环槽,第一连接卡接环槽与第一封闭环匹配,第二连接卡接环槽与第二封闭环匹配。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同等体积下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电极包括导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导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均设有多根且多根导电点解和接地电极相互交错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陶瓷支撑件为瓷葫芦,可以在市面上直接购买,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不锈钢底板与陶瓷支撑件能满足等离子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在;无大面积塑料部件,没有起火融化等安全隐患,机械强度较强,能满足绝大多数场合的应用;进一步的,通过电极包括两根导电柱和导电弹性件且介质管包括内管、外管和套管,便于根据应用环境调节电极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极与介质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套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包括不锈钢底板1、支撑组件2、介质管3和电极4,其中:支撑组件2包括陶瓷支撑件20、支撑板21和电极连接板22,陶瓷支撑件20为瓷葫芦,陶瓷支撑件20固定在不锈钢底板1上,支撑板21固定在不锈钢底板1上,电极连接板22固定在支撑板21上;支撑组件2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相互平行,电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上,介质管3套装在电极4外;不锈钢底板1包括左底板10和右底板11,两组支撑组件2分别固定在左底板10和右底板11上,左底板10和右底板11之间通过螺纹或卡接方式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杆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底板(1)、支撑组件(2)、介质管(3)和电极(4),其中:/n支撑组件(2)包括陶瓷支撑件(20)、支撑板(21)和电极连接板(22),陶瓷支撑件(20)固定在不锈钢底板(1)上,支撑板(21)固定在不锈钢底板(1)上,电极连接板(22)固定在支撑板(21)上;/n支撑组件(2)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相互平行,电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上,介质管(3)套装在电极(4)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底板(1)、支撑组件(2)、介质管(3)和电极(4),其中:
支撑组件(2)包括陶瓷支撑件(20)、支撑板(21)和电极连接板(22),陶瓷支撑件(20)固定在不锈钢底板(1)上,支撑板(21)固定在不锈钢底板(1)上,电极连接板(22)固定在支撑板(21)上;
支撑组件(2)设有两组,且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相互平行,电极(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上,介质管(3)套装在电极(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极(4)包括两根导电柱(40)和导电弹性件(41),两根导电柱(40)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2)的电极连接板(22)上,两根导电柱(40)通过导电弹性件(41)同轴连接,导电弹性件(41)可沿导电柱(40)的轴线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介质管(3)包括内管(30)、外管(31)和套管(32),内管(30)和外管(31)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组件(2)的支撑板(21)上,内管(30)套装在外管(31)内,且内管(30)可在外管(31)内滑动,套管(32)套装在内管(30)和外管(31)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材质注入式放电模块,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底板(1)包括左底板(10)和右底板(11),两组支撑组件(2)分别固定在左底板(10)和右底板(11)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黎明吴成旺许家红程辉肖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新天地合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