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02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源领域,提供了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所述堆叠式储能电源包括储能主电源系统及至少一个储能副电源系统,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包括储能主电源,连接所述储能主电源的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的堆叠模块,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包括储能副电源,连接所述储能副电源的副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的防反充堆叠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源进行堆叠会造成电压不同会存在电源高电压放电到低电压,这样大电流放电电源就会发生危险风险,对安全性能和电源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储能电源都是单独使用和充电,充到有一定电能后才能带载使用,充满电后带负载都不能持续使用就耗完储能的电,尤其在户外使用需要持续带载就没有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即使在户外使用太阳能边充电也满足不了供给边放电使用,不能把相同电压的电源联机堆叠使用和充电,而当堆叠的储能电源与其它储能电源之间的电压不同会存在电源高电压放电到低电压,这样大电流放电电源就会发生危险风险,对安全性能和电源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源进行堆叠会造成电压不同会存在电源高电压放电到低电压,这样大电流放电电源就会发生危险风险,对安全性能和电源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所述堆叠式储能电源包括储能主电源系统及至少一个储能副电源系统,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主电源,连接所述储能主电源用于控制其具体功能的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所述储能主电源进行堆叠的堆叠模块,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副电源,连接所述储能副电源用于控制其具体功能的副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所述储能副电源进行堆叠且具有防反充的防反充堆叠模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供电功能控制的供电功能控制模块,及连接所述供电功能控制模块用于提供各种独立功能的外围输出模块,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进行功能操作的操作界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控MCU模块包括主控MCU、电阻R45、电阻R50及电阻R38,所述主控MCU的5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38的一端,所述主控MCU的7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所述主控MCU的8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0的一端,所述主控MCU的1针脚连接GND。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堆叠模块包括V_PACK+1接口、V_PACK+2接口、电阻R57、电阻R26、电阻R13及电阻R12,所述V_PACK+1接口的1-6针脚均连接储能主电源输出电压VBAT,所述V_PACK+1接口的8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所述V_PACK+1接口的9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所述V_PACK+1接口的10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所述V_PACK+2接口的2、3针脚均连接充电电压DC_IN,所述V_PACK+2接口的5-10针脚均连接所述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V_PACK+1接口的11、12针脚、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均连接GND。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围输出模块包括USB输出接口、TYPEC接口、AC逆变输出接口及LED照明,所述堆叠模块至少为一个。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供电功能控制的副供电功能控制模块,及连接所述副供电功能控制模块用于提供各种独立功能的副外围输出模块,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进行功能操作的副操作界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副主控MCU模块包括副主控MCU、电阻R168、电阻R169、电阻R170、电阻R171及电容C3,所述副主控MCU的6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68的一端,所述电阻R16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0的一端,所述副主控MCU的7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69的一端,所述电阻R16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1的一端,所述副主控MCU的24针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70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71的另一端及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副主控MCU的1针脚及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均连接GND。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防反充堆叠模块包括V_PACK+3接口、V_PACK+4接口、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二极管D15、MOS管Q36、MOS管Q37、MOS管Q38、电阻R42、电阻R44、电阻R46、电阻R49、电阻R172、电阻R173及三极管Q39,所述电阻R173的一端连接所述副主控MCU的8针脚,所述电阻R17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9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172的一端,所述电阻R17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42的一端、所述电阻R44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49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38的4针脚,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37的4针脚,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36的4针脚,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储能副电源的输出电压VBAT4、所述MOS管Q36的1、2、3针脚、所述MOS管Q37的1、2、3针脚及所述MOS管Q38的1、2、3针脚,所述MOS管Q36的5、6、7、8针脚、所述MOS管Q37的5、6、7、8针脚及所述MOS管Q38的5、6、7、8针脚均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4的阳极及所述二极管D1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13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4的阴极及所述二极管D15的阴极均分别连接所述V_PACK+3接口的1-6针脚,所述V_PACK+3接口的8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69的另一端,所述V_PACK+3接口的9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168的另一端,所述V_PACK+3接口的10针脚连接所述副主控MCU的17针脚,所述V_PACK+4接口的2、3针脚均连接充电电压DC_IN,所述V_PACK+3接口的11、12针脚、所述V_PACK+4接口的5-10针脚及所述三极管Q39的发射极均连接GND。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副外围输出模块包括副USB输出接口、副TYPEC接口、副AC逆变输出接口及副LED照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二极管D13、所述二极管D14及所述二极管D15均为隔离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堆叠式储能电源可以将储能主电源与储能副电源进行堆叠使用,并且通过堆叠模块与防反充堆叠模块的配合进行防止反充,还有就是此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结构简单,成本低,也不会影响储能主副电源单独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的储能主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的储能主电源系统的主控MCU模块的电器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的储能主电源系统的堆叠模块的电器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的储能副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的储能副电源系统的副主控MCU模块的电器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储能电源包括储能主电源系统及至少一个储能副电源系统,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主电源,连接所述储能主电源用于控制其具体功能的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所述储能主电源进行堆叠的堆叠模块,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副电源,连接所述储能副电源用于控制其具体功能的副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所述储能副电源进行堆叠且具有防反充的防反充堆叠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式储能电源包括储能主电源系统及至少一个储能副电源系统,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主电源,连接所述储能主电源用于控制其具体功能的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所述储能主电源进行堆叠的堆叠模块,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包括用于存储电能的储能副电源,连接所述储能副电源用于控制其具体功能的副主控MCU模块,及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所述储能副电源进行堆叠且具有防反充的防反充堆叠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供电功能控制的供电功能控制模块,及连接所述供电功能控制模块用于提供各种独立功能的外围输出模块,所述储能主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主控MCU模块用于进行功能操作的操作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MCU模块包括主控MCU、电阻R45、电阻R50及电阻R38,所述主控MCU的5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38的一端,所述主控MCU的7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45的一端,所述主控MCU的8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0的一端,所述主控MCU的1针脚连接GN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模块包括V_PACK+1接口、V_PACK+2接口、电阻R57、电阻R26、电阻R13及电阻R12,所述V_PACK+1接口的1-6针脚均连接储能主电源输出电压VBAT,所述V_PACK+1接口的8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所述V_PACK+1接口的9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45的另一端,所述V_PACK+1接口的10针脚连接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所述V_PACK+2接口的2、3针脚均连接充电电压DC_IN,所述V_PACK+2接口的5-10针脚均连接所述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V_PACK+1接口的11、12针脚、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均连接GN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输出模块包括USB输出接口、TYPEC接口、AC逆变输出接口及LED照明,所述堆叠模块至少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供电功能控制的副供电功能控制模块,及连接所述副供电功能控制模块用于提供各种独立功能的副外围输出模块,所述储能副电源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副主控MCU模块用于进行功能操作的副操作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倍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