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单元驱动电路与相关的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76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5
一种发光单元驱动电路与相关的显示面板,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包含至少一电流源电路与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每一者与发光单元串联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之间,并用于控制流经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且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用于传递多个工作电压。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且耦接于第一导电层。当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的电压偏离多个工作电压中的对应一者时,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导通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与第一导电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单元驱动电路与相关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文件有关一种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能补偿电压降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显示面板通过调整流经自发光元件的电流大小,来决定自发光元件的灰阶值(或亮度),前述的自发光元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或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近年来,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提升以满足高端消费市场的需求,但大尺寸的产品同时也会面临严重的电压降(IR-drop),使得自发光元件无法提供预期的灰阶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文件提供一种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其包含至少一电流源电路与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每一者与发光单元串联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之间,并用于控制流经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且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用于传递多个工作电压。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且耦接于第一导电层。当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的电压偏离多个工作电压中的对应一者时,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导通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与第一导电层。本公开文件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含第一电源线路、第二电源线路与多个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用于传递多个工作电压。每个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包含至少一电流源电路与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每一者与发光单元串联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之间,并用于控制流经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且耦接于第一导电层。当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的电压偏离多个工作电压中的对应一者时,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导通第一电源线路与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与第一导电层。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图2A~2C为图1的电压降补偿电路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图3A是沿图1中剖线AA’于一实施例中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B是沿图1中剖线AA’于另一实施例中简化后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图5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图6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图7为图6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的多个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图8A~8C为图6的电压降补偿电路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图9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图10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图11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400,500,600,900,1000,1110:发光单元驱动电路110,610:电流源电路120,420,620,920,1114:电压降补偿电路Ta:驱动晶体管Tb:写入晶体管Cs:存储电容T1,T1a:第一晶体管T2,T2a:第二晶体管T3,T3a:第三晶体管T4,T4a:第四晶体管N1,N1a:第一节点Sn(n),Sn(n+1):写入控制信号Re(n):重置控制信号Em(n),Em(n+1):发光控制信号AA’:剖线DL,DL_1~DL_n:数据线LE:发光单元Pw_1:第一电源线路Pw_2:第二电源线路Cnd_1,Cnd_2:导电层Rp_1,Rp_2:等效电阻VDD:高工作电压VSS:低工作电压Vref1:第一参考电压Vref2:第二参考电压Vth:临界电压310:不锈钢基板320:绝缘层330:玻璃基板340:低阻抗金属层1100:显示面板1120:显示驱动电路1130:移位暂存器1112:像素电路GL_1~GL_n:栅极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公开文件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图1为依据本公开文件一实施例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100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发光单元驱动电路100包含至少一个电流源电路110(例如,4个)与电压降补偿电路120。每个电流源电路110与一对应的发光单元LE互相串连耦接于第一电源线路Pw_1与第二电源线路Pw_2之间。电流源电路110用于控制流经发光单元LE的电流的大小,以决定发光单元LE产生的灰阶值(或亮度)。实作上,互相串联耦接的电流源电路110与发光单元LE可以用于实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例如后述图11中的像素电路1112。发光单元LE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微发光二极管或是其他合适的自发光元件。电流源电路110包含驱动晶体管Ta、写入晶体管Tb与存储电容Cs。写入晶体管Tb用于依据写入控制信号Sn(n)将数据线DL上的数据电压传递至存储电容Cs。驱动晶体管Ta用于依据存储电容Cs中的数据电压决定提供至发光单元LE的电流大小,其中驱动晶体管Ta会工作于饱和区(saturationregion)。电流源电路110的实际实施方式不限于图1所示出的元件与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流源电路110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包含更多的晶体管及/或更多的电容,以实现临界电压补偿及/或重置发光单元LE等等额外功能。电压降补偿电路120耦接于第二电源线路Pw_2与导电层Cnd_1之间,且包含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与第三晶体管T3。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端与控制端耦接于第二电源线路Pw_2,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耦接于第二电源线路Pw_2与导电层Cnd_1,而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耦接于第一节点N1与导电层Cnd_1,而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用于接收重置控制信号Re(n)。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路Pw_1、第二电源线路Pw_2与导电层Cnd_1分别用于传递高工作电压VDD、低工作电压VSS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其中高工作电压VDD高于低工作电压VSS,而低工作电压VSS又高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不过,第一电源线路Pw_1上的多个等效电阻Rp_1与第二电源线路Pw_2上的多个等效电阻Rp_2可能会造成电压降现象,使得第一电源线路Pw_1上的电压偏离(或低于)高工作电压VDD,或使得第二电源线路Pw_2上的电压偏离(或高于)低工作电压VSS。请注意,等效电阻Rp_1和等效电阻Rp_2并非实际制作出的电阻元件,而仅分别用于表示第一电源线路Pw_1与第二电源线路Pw_2本身的电阻值。当第二电源线路Pw_2靠近电压降补偿电路120的部分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包含:/n至少一电流源电路,其中该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每一者与一发光单元串联耦接于一第一电源线路与一第二电源线路之间,并用于控制流经该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且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用于传递多个工作电压;以及/n一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且耦接于一第一导电层;/n其中当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的电压偏离该多个工作电压中的对应一者时,该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导通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与该第一导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2 TW 1091082531.一种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包含:
至少一电流源电路,其中该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每一者与一发光单元串联耦接于一第一电源线路与一第二电源线路之间,并用于控制流经该发光单元的电流的大小,且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用于传递多个工作电压;以及
一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一者,且耦接于一第一导电层;
其中当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的电压偏离该多个工作电压中的对应一者时,该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导通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与该第一导电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节点;
一第二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第三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三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重置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节点;
一第二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导电层,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第三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该第三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重置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电压降补偿电路另包含:
一第四晶体管,其中若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则该第四晶体管耦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导电层之间,而若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导电层,则该第四晶体管耦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一者之间,
其中该第四晶体管的一控制端用于接收一发光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其中,该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每一者包含:
一发光控制晶体管,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发光单元之间;
其中该至少一电流源电路的其中一者的该发光控制晶体管的一控制端用于接收该发光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单元驱动电路,另包含:
一第二电压降补偿电路,耦接于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其中另一者,且耦接于一第二导电层;
其中当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另一者的电压偏离该多个工作电压中的对应另一者时,该第二电压降补偿电路导通该第一电源线路与该第二电源线路的该其中另一者与该第二导电层。


7.一种显示面板,包含:
一第一电源线路;
一第二电源线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榕王贤军张竞文范振峰张琬珩苏松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