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7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导航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导航界面显示方法包括:获取矢量化数据,其中矢量化数据用于对路口进行三维建模;利用矢量化数据建立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基于三维矢量模型生成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三维矢量放大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助于减少在生成路口放大图时所需的数据量,并提高电子地图导航数据维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航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导航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导航应用是一种用于在用户行走或驾驶过程中为其提供路线引导服务的产品。目前,主流导航应用通常都可以提供路口放大图,以便用户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路口区域的信息,以避免行进至错误的道路或方向。然而,当前导航应用所提供的路口放大图主要包括实景放大图和模式放大图。这两种放大图的生产成本高、成图工艺严重依赖于人工,因而很难具备大范围路口覆盖能力。此外,这两种放大图一般是预先生成并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的,并以图片的形式下发至导航客户端。因此,这两种放大图的下发过程需要消耗较多流量,并对网络带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在实际导航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放大图的获取速率,并进而影响导航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航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缓解、减轻或甚至消除上述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航界面显示方法,包括:获取矢量化数据,其中所述矢量化数据用于对路口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基于所述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矢量化数据包括表示所述路口所连通的多条道路的相应中心线,并且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包括:基于每条道路的中心线和该道路中的路网元素的预设管线截面建立所述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道路的中心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该道路中的所述路网元素相对于该中心线具有偏移量,并且其中,所述基于每条道路的中心线和该道路中的路网元素的预设管线截面建立所述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包括:基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路网元素相对于该中心线的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确定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相关联的第一管线截面和与第二端点相关联的第二管线截面;基于所述第一管线截面和所述第二管线截面确定所述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管线截面包括截面顶点,每个截面顶点以二维坐标表示,并且所述偏移量包括偏移值和偏移方向,并且其中,所述基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路网元素相对于该中心线的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确定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相关联的第一管线截面和与第二端点相关联的第二管线截面,包括:基于所述偏移值和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确定所述第一管线截面的与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截面顶点对应的三维顶点坐标和所述第二管线截面的与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截面顶点对应的三维顶点坐标,其中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包括以下坐标分量: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对应截面顶点的第一维坐标分量与所述偏移值之和、零坐标分量、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对应截面顶点的第二维坐标分量;基于所述第一端点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二端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偏移方向确定与所述第一端点相关联的第一变换矩阵和与所述第二端点相关联的第二变换矩阵;基于所述第一管线截面和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三维顶点坐标,确定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对应的齐次坐标;通过将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与所述第一管线截面的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对应的齐次坐标相乘,并通过将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与所述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对应的齐次坐标相乘,确定所述路网元素的第一管线截面和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截面顶点的管线坐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矢量化数据还包括多个节点,所述多个节点表示所述路口与所连通的多条道路的边线的交点,并且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节点建立所述路口的中心区的三维模型和所述路口的多个连接区的三维模型,所述多个连接区对应于所述多条道路,每个连接区为从所述路口的中心区沿相应道路延伸的局部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多个节点建立所述中心区的三维模型包括:确定遍历所述多个节点的最小闭合环作为所述中心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多个节点建立所述多个连接区的三维模型包括:将所述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沿相应道路远离所述中心区偏移预定距离,作为相应连接区从所述中心区沿该道路延伸的边界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包括:基于所述路口对应的视野范围的高度和预先设置的视场角确定观察矩阵;基于所述视野范围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所述视场角、预先设置的近平面距离和远平面距离确定投影矩阵;将所确定的路网元素的第一管线截面和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截面顶点的齐次坐标依次与所述观察矩阵和所述投影矩阵相乘,来将所建立的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映射至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的坐标空间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网元素包括:双黄线、车道线、路牙,并且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双黄线的管线模型上填充纹理和颜色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车道线的管线模型上填充纹理和颜色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车道线的管线模型之间填充车道流向箭头图片;在所述路牙的管线模型上填充纹理和颜色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是响应于以下至少一项条件被满足而被执行:与该路口连通的道路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道路条数;与该路口相关联的历史偏航率大于或等于阈值偏航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包括:生成路口显示区域模板,所述路口显示区域模板限定所述导航界面上的所述路口显示区域为圆角矩形显示区域;将所述路口显示区域模板应用于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使得在所述圆角矩形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成路口显示区域模板包括:获取表征直角矩形显示区域的多个顶点坐标和回退系数;基于所述多个顶点坐标和回退系数确定与每个顶点坐标对应的两个回退点坐标;利用平滑插值算法确定与每个顶点坐标对应的两个回退点坐标之间的多个平滑点坐标;基于所确定的回退点坐标和平滑点坐标确定所述圆角矩形显示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航界面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矢量化数据,其中所述矢量化数据用于对路口进行三维建模;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成在其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在所述处理器上执行时执行上述方面中所述的导航界面显示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在处理器上执行时执行上述方面中所述的导航界面显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生成路口放大图时获取矢量化数据,并基于矢量化数据对路口进行三维建模,并生成和显示三维矢量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航界面显示方法,包括:/n获取矢量化数据,其中所述矢量化数据用于对路口进行三维建模;/n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n基于所述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n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航界面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矢量化数据,其中所述矢量化数据用于对路口进行三维建模;
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矢量模型生成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放大图;
在导航界面上的路口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三维矢量放大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矢量化数据包括表示所述路口所连通的多条道路的相应中心线,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包括:
基于每条道路的中心线和该道路中的路网元素的预设管线截面建立所述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每条道路的中心线包括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该道路中的所述路网元素相对于该中心线具有偏移量,
其中,所述基于每条道路的中心线和该道路中的路网元素的预设管线截面建立所述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包括:
基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路网元素相对于该中心线的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确定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相关联的第一管线截面和与第二端点相关联的第二管线截面;
基于所述第一管线截面和所述第二管线截面确定所述路网元素的管线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预设管线截面包括截面顶点,每个截面顶点以二维坐标表示,并且所述偏移量包括偏移值和偏移方向,
其中,所述基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路网元素相对于该中心线的偏移量以及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确定与该中心线的第一端点相关联的第一管线截面和与第二端点相关联的第二管线截面,包括:
基于所述偏移值和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确定所述第一管线截面的与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截面顶点对应的三维顶点坐标和所述第二管线截面的与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截面顶点对应的三维顶点坐标,其中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包括以下坐标分量: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对应截面顶点的第一维坐标分量与所述偏移值之和、零坐标分量、所述预设管线截面的对应截面顶点的第二维坐标分量;
基于所述第一端点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二端点的位置坐标和所述偏移方向确定与所述第一端点相关联的第一变换矩阵和与所述第二端点相关联的第二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一管线截面和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三维顶点坐标,确定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对应的齐次坐标;
通过将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与所述第一管线截面的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对应的齐次坐标相乘,并通过将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与所述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三维顶点坐标对应的齐次坐标相乘,确定所述路网元素的第一管线截面和第二管线截面的每个截面顶点的管线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矢量化数据还包括多个节点,所述多个节点表示所述路口与所连通的多条道路的边线的交点,
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矢量化数据建立所述路口的三维矢量模型还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节点建立所述路口的中心区的三维模型和所述路口的多个连接区的三维模型,所述多个连接区对应于所述多条道路,每个连接区为从所述路口的中心区沿相应道路延伸的局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多个节点建立所述中心区的三维模型包括:
确定遍历所述多个节点的最小闭合环作为所述中心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博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