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21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属于市政工程道路坡度检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尺、固定尺以及滑动尺,所述固定尺和滑动尺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尺的两端,且所述滑动尺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尺上,所述主尺包括第一主尺和第二主尺,所述第一主尺和第二主尺之间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主尺远离第二主尺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尺连接,所述第二主尺远离第一主尺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尺连接,且所述第二主尺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尺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尺包括第一滑尺和第二滑尺,所述第一滑尺与所述第二滑尺铰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收纳坡度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道路坡度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
技术介绍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距离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建设的不同需求道路的坡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的道路测量其坡度,通常有专门用于测量坡度的设备。授权公告号为CN2032747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坡度尺,包括带刻度层的主尺、固定齿和滑动尺,主尺上表面设置有水准管,固定尺固定于主尺其中一段的下表面,滑动尺的顶端设置有加长尺,滑动尺和加长尺的表面均设置有刻度层,主尺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动尺相适配,固定尺和滑动尺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架,支架为伸缩套管结构,支架下表面设置有橡胶垫,该实施例利用三角函数的正切值即为道路坡度的方法制作而成。但上述坡度尺存在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坡度尺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当不需要使用坡度尺时,不便于将刻度尺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具有便于收纳坡度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包括主尺、固定尺以及滑动尺,所述固定尺和滑动尺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尺的两端,且所述滑动尺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尺上,所述主尺包括第一主尺和第二主尺,所述第一主尺和第二主尺之间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主尺远离第二主尺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尺连接,所述第二主尺远离第一主尺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尺连接,且所述第二主尺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尺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尺包括第一滑尺和第二滑尺,所述第一滑尺与所述第二滑尺铰接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度尺使用完毕需要进行收纳时,将铰接设置的滑动尺的第二滑尺转动至与第二主尺相贴合,然后第二主尺转动至与第一主尺相互贴合,进而减少了坡度尺占有的空间,具有便于收纳坡度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主尺的顶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滑动尺的第二滑尺形状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滑动尺的第二滑尺,并将第二滑尺转动至第二主尺上开设的第一收纳槽内,从而具有减少滑动尺占有的空间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滑动尺的第二滑尺上开设有手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尺的第二滑尺上开设有手持孔,进而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将滑动尺从第一收纳槽内转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主尺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主尺的形状一致,所述固定尺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收纳槽,所述第三收纳槽与所述第二收纳槽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三收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滑动尺的第一滑尺的形状一致,且所述固定尺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滑尺从第三收纳槽内转出的止转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尺的第二滑尺转动至第一收纳槽内后,转动第二主尺,并将第二主尺转动收纳入第二收纳槽内,此时滑动尺的第一滑尺进入第三收纳槽内,进而进一步减少整个坡度尺占有的空间,从而具有便于收纳坡度尺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止转件包括遮挡杆和卡紧杆,所述遮挡杆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三收纳槽的侧壁边沿上,且所述卡紧杆设置在与所述设置有遮挡杆的侧壁相对的侧壁边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坡度尺的第一滑尺收纳入第三收纳槽内后,转动遮挡杆,使得遮挡杆卡接在卡紧杆内,进而对第三收纳槽进行遮挡,使得在收纳坡度尺的时候,第一滑尺不会从第三收纳槽内脱出,进而第二主尺不会从第二收纳槽内脱出,具有稳定地收纳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尺和所述第一滑尺的底端转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动球,所述固定尺和第一滑尺的底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转动球的相适配,且所述固定尺和第一滑尺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动槽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尺和第一滑尺的底端设置底座,从而使得坡度尺能稳定地放置在具有坡度的路面上,且因为路面上具有坡度,进而底座的地面与固定尺或第一滑尺之间不总是呈直角,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转动球,并在固定尺和第一滑尺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槽,从而具有使得底座和固定尺或者第一滑尺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粘涂层”,因为聚四氟乙烯具有固体材料中最小的表面张力而不粘附任何物质,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将其涂覆在转动槽的内壁上,具有使转动球在转动槽内转动的更为顺畅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抵触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件能够增大底座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测量的过程中,坡度尺能稳定地抵触在路面上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1.坡度尺使用完毕需要进行收纳时,将铰接设置的滑动尺的第二滑尺转动至与第二主尺相贴合,然后第二主尺转动至与第一主尺相互贴合,进而减少了坡度尺占有的空间,具有便于收纳坡度尺的效果;2.转动遮挡杆,使得遮挡杆卡接在卡紧杆内,进而对第三收纳槽进行遮挡,使得在收纳坡度尺的时候,第一滑尺不会从第三收纳槽内脱出,进而第二主尺不会从第二收纳槽内脱出,具有稳定地收纳的效果;3.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转动球,并在固定尺和第一滑尺的底端设置有转动槽,从而具有使得底座和固定尺或者第一滑尺之间的夹角进行改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滑动尺和主尺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坡度尺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尺;11、第一主尺;111、第二收纳槽;112、水准管;12、第二主尺;121、滑动槽;122、第一收纳槽;123、抵紧螺栓;2、滑动尺;21、第一滑尺;22、第二滑尺;221、手持孔;3、固定尺;31、第三收纳槽;32、遮挡杆;33、卡紧杆;4、底座;41、转动球;42、转动槽;421、聚四氟乙烯层;43、凹槽;44、抵触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包括主尺1、固定尺3以及滑动尺2,主尺1和滑动尺2上均设置有刻度尺,且第一主尺11上设置有水准管112,本坡度尺的使用方法为现有方法,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1和图2,主尺1包括第一主尺11和第二主尺12,第一主尺11和第二主尺12之间铰接设置;固定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包括主尺(1)、滑动尺(2)以及固定尺(3),所述固定尺(3)和滑动尺(2)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尺(1)的两端,且所述滑动尺(2)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尺(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包括第一主尺(11)和第二主尺(12),所述第一主尺(11)和第二主尺(12)之间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主尺(11)远离第二主尺(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尺(3)连接,所述第二主尺(12)远离第一主尺(11)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尺(2)连接,且所述第二主尺(12)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121),所述滑动尺(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21)内,所述滑动尺(2)包括第一滑尺(21)和第二滑尺(22),所述第一滑尺(21)与所述第二滑尺(22)铰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包括主尺(1)、滑动尺(2)以及固定尺(3),所述固定尺(3)和滑动尺(2)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尺(1)的两端,且所述滑动尺(2)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主尺(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包括第一主尺(11)和第二主尺(12),所述第一主尺(11)和第二主尺(12)之间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主尺(11)远离第二主尺(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尺(3)连接,所述第二主尺(12)远离第一主尺(11)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尺(2)连接,且所述第二主尺(12)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动槽(121),所述滑动尺(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21)内,所述滑动尺(2)包括第一滑尺(21)和第二滑尺(22),所述第一滑尺(21)与所述第二滑尺(22)铰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尺(12)的顶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22),所述第一收纳槽(122)的形状与所述滑动尺(2)的第二滑尺(22)形状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其特征在于:滑动尺(2)的第二滑尺(22)上开设有手持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监理用的坡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尺(1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收纳槽(111),所述第二收纳槽(11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主尺(12)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建川郭涛李熊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先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