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隔热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01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灶具隔热罩,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支撑部件,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翻边部件,所述翻边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并用于支撑抵靠在灶台上。该灶具隔热罩,通过在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件底部设置翻边,增大了灶具隔热罩与灶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冷热状态下的变形对支撑部件强度的影响,使得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件结构刚度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灶具隔热罩支撑部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灶具隔热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具隔热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分为竖直的支撑部件,灶具隔热罩与灶台之间的接触面积为竖直支撑部件的下表面,其与灶台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竖直方向支撑刚度较小,容易出现支撑不稳定的情况。灶具隔热罩工作时与火焰距离较近,灶具隔热罩受热后温度较高,导致灶具隔热罩在冷热状态下产生较大的变形。支撑部件与灶台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以及支撑部件受热后产生变形,容易出现支撑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现有灶具隔热罩支撑部件支撑不稳定的问题,现有解决方法是增加支撑部件的厚度,但是加厚支撑部件需要耗费更多的材料制造灶具隔热罩,使灶具隔热罩变得笨重,难以拆卸,不便于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件底部接触面积较小,以及灶具在使用过程中因火焰加热使灶具隔热罩温度升高,冷热变化时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件变形较大,导致支撑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部件底部带翻边的灶具隔热罩。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灶具隔热罩,包括支撑部件,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翻边部件,所述翻边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并用于支撑抵靠在灶台上。较佳地,所述翻边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翻边部件的另一端向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内部延伸。较佳地,所述翻边部件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件内具有空气容纳腔,所述支撑部件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均连通于所述空气容纳腔。较佳地,所述进气孔均为腰型孔。较佳地,多个所述进气孔等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侧面。较佳地,所述灶具隔热罩具有凸台部件,所述凸台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所述凸台部件外径小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径,所述凸台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形成卡槽。较佳地,所述凸台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以及所述翻边部件一体成型。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对于该灶具隔热罩,通过在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件底部设置翻边,增大了灶具隔热罩与灶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冷热状态下变形对支撑部件强度的影响,使得灶具隔热罩的支撑部件结构刚度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灶具隔热罩支撑部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灶具隔热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灶具隔热罩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灶具隔热罩1凸台部件11支撑部件12进气孔121翻边部件13空气容纳腔2锅支撑环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灶具隔热罩1,包括支撑部件12,灶具隔热罩1包括翻边部件13,翻边部件13连接于支撑部件12的底部并用于支撑抵靠在灶台上。灶具隔热罩1包括支撑部件12与隔热层。支撑部件12的一端与隔热层相连,支撑部件12的另一端支撑抵靠在灶台上,本实施例优先选择圆柱环状支撑部件12,圆柱环状支撑部件12有利于减小灶具隔热罩1占地面积。支撑部件12与灶台之间的接触面为宽度为支撑部件12厚度的圆环面,其实际接触面积较小,支撑部件12的接触强度较小。且当灶具隔热罩1工作时,支撑部件12距离火焰较近,支撑部件12温度较高,由于冷热变化产生的热变形导致支撑部件12的接触强度较弱。为增大灶具隔热罩1与灶台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部件12的接触强度,在支撑部件12底部设置翻边部件13,翻边部件13支撑并抵靠在灶台上。翻边部件13连接于支撑部件12的底部,相比于支撑部件12与灶台之间的圆环接触面,翻边部件13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提高灶具隔热罩1的支撑强度,提高灶具隔热罩1的稳定性。翻边部件13的一端连接于支撑部件12,翻边部件13的另一端向灶具隔热罩1的内部延伸。翻边部件13有两端,一端连接于支撑部件12,翻边部件13的另一端向灶具隔热罩1内部延伸,使得翻边部件13完全置于支撑部件12的内部。灶具隔热罩1处于工作状态时,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不见翻边部件13,使灶具隔热罩1的整体效果更加美观。翻边部件13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翻边部件13的两端以圆弧形过渡。翻边部件13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外圈与灶台接触。当有厨具置于灶具隔热罩1上时,支撑部件12承受重力方向载荷,位于支撑部件12底端的圆弧形的翻边部件13支撑灶具隔热罩1,因而可以承受更大的重力方向载荷而支撑部件12不产生变形,使得底部有翻边部件13的支撑部件12的承载能力比无翻边部件13时仅仅依靠圆环面支撑的支撑部件12承载能力有所提高。支撑部件12内具有空气容纳腔2,支撑部件12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进气孔121,多个进气孔121均连通于空气容纳腔2。支撑部件12为圆柱环形部件。支撑部件12的圆柱环内表面围合形成空气容纳腔2,空气容纳腔2内的空气在灶具工作时用于燃烧。由于灶具工作时,火焰被灶具隔热罩1的支撑部件12围合于中间,若空气供给不足会导致灶具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出现。在支撑部件12的圆柱环形的侧面开设多个进气孔121,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121向空气容纳腔2内流动,使得灶具的火焰始终能得到充足的空气供应,防止燃烧不充分导致灶具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出现。进气孔121均为腰型孔。在支撑部件12的圆柱环形的侧面开设腰型孔作为进气孔121,通过开设腰型孔使得进气孔121的孔面积占圆柱环形的侧面的总面积的比例更高,使得单位时间内能有更多的空气流入空气容纳腔2,提高了进气孔121的进气效率。多个进气孔121等间隔分布在支撑部件12的侧面。通过在支撑部件12的侧面等间隔设置多个进气孔121,使得从不同方向进入支撑部件12围成的空气容纳腔2的空气量一致,使得灶具工作时各个方向的火焰燃烧情况能基本相同,提高灶具的加热均匀性,从而保证厨具各个方向受热情况一致。灶具隔热罩1具有凸台部件11,凸台部件11连接于支撑部件12的顶部,凸台部件11外径小于支撑部件12的外径,凸台部件11和支撑部件12形成卡槽。灶具隔热罩1的支撑部件12顶部连接有凸台,凸台与支撑部件12形成卡槽,当锅支撑环3安装于支撑部件12时,锅支撑环3与凸台相配合安装,锅支撑环3的内径与凸台的外径卡紧配合,锅支撑环3的下表面抵靠在支撑部件12的上表面。通过凸台的外径与锅支撑环3的内径的配合安装,凸台起到对锅支撑环3的定位作用。从而锅支撑环3能够快速、准确地安装在支撑部件12上。凸台部件11、支撑部件12以及翻边部件13一体成型。在制造时,灶具隔热罩1的凸台部件11、支撑部件12以及翻边部件13一体成型,减少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件,使灶具隔热罩1整体更加轻便,便于使用过程中进行拆装、清洗。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灶具隔热罩,包括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翻边部件,所述翻边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并用于支撑抵靠在灶台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隔热罩,包括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隔热罩包括翻边部件,所述翻边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部并用于支撑抵靠在灶台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翻边部件的另一端向所述灶具隔热罩的内部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件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内具有空气容纳腔,所述支撑部件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多个所述进气孔均连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程永超俞瑜王帅东柯情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