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郁英斌专利>正文

一种刺绣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92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刺绣台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刺绣框架,刺绣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底板的顶端对应安装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槽,刺绣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后玻璃板,后玻璃板的一侧设置有刺绣件,刺绣件的一侧安装有灯带,灯带的一侧安装有前玻璃板,刺绣框架的内侧对应后玻璃板、刺绣件、灯带和前玻璃板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槽,刺绣框架的底端和安装板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电线槽,底板的上部开设有第二电线槽,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灯带开关,灯带开关的底端开设有第三电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台灯和刺绣的组合,便于照明的同时,提高台灯的观赏性,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绣台灯
本技术涉及台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刺绣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指放在桌子上用的有底座的电灯,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台灯主要是照明作用,便于阅读、学习、工作。随着近年台灯外观、造型的不断发展,台灯已经远远超越了台灯本身的价值,台灯已经变成了一个艺术品。现有的台灯只是用于照明,往往缺乏欣赏性,同时一些具有欣赏性的台灯,不能保证证台灯的稳定性和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刺绣台灯,解决了现有的台灯只是用于照明,往往缺乏欣赏性,同时一些具有欣赏性的台灯,不能保证证台灯的稳定性和用电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刺绣框架,刺绣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底板的顶端对应安装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槽,刺绣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后玻璃板,后玻璃板的一侧设置有刺绣件,刺绣件的一侧安装有灯带,灯带的一侧安装有前玻璃板,刺绣框架的内侧对应后玻璃板、刺绣件、灯带和前玻璃板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槽,刺绣框架的底端和安装板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电线槽,底板的上部开设有第二电线槽,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灯带开关,灯带开关的底端开设有第三电线槽,第二电线槽的一端和中部分别与第一电线槽的底端和第三电线槽的底端连通,第一电线槽、第二电线槽和第三电线槽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线,电线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头,底板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装饰摆件,电线依次串联连通灯带、灯带开关和电源插头。进一步的,所述灯带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开关,底板的内部安装有加湿器,加湿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水口,加湿器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加湿出口,加湿器开关和加湿器通过电线与电源插头串联,加湿器和灯带并联。进一步的,所述加水口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保护盖。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后玻璃板和前玻璃板的厚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线槽、第二电线槽和第三电线槽的截面均圆形,第一电线槽、第二电线槽和第三电线槽的直径相同。本技术将电源插头插入到市电插座,然后通过灯带开关打开灯带,照亮刺绣件,即可以实现台灯和刺绣的组合,便于照明的同时,提高台灯的观赏性,其中通过后玻璃板和前玻璃板,便于保护刺绣件和灯带,通过卡槽依次镶嵌后玻璃板、刺绣件、灯带和前玻璃板,同时通过安装板和安装板槽将底板和刺绣框架连接在一起,即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以及通过第一电线槽、第二电线槽和第三电线槽保护电线,可以保证整体的用电安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刺绣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刺绣框架2,刺绣框架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3,底板1的顶端对应安装板3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槽4,刺绣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后玻璃板5,后玻璃板5的一侧设置有刺绣件6,刺绣件6的一侧安装有灯带7,灯带7的一侧安装有前玻璃板8,刺绣框架2的内侧对应后玻璃板5、刺绣件6、灯带7和前玻璃板8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槽16,刺绣框架2的底端和安装板3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电线槽9,底板1的上部开设有第二电线槽10,底板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灯带开关11,灯带开关11的底端开设有第三电线槽12,第二电线槽10的一端和中部分别与第一电线槽9的底端和第三电线槽12的底端连通,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线13,电线13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头14,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装饰摆件15,便于提高整体的装饰性,电线13依次串联连通灯带7、灯带开关11和电源插头14,使用时将电源插头14插入到市电插座,然后通过灯带开关11打开灯带7,照亮刺绣件6,即可以实现台灯和刺绣的组合,便于照明的同时,提高台灯的观赏性,其中通过后玻璃板5和前玻璃板8,便于保护刺绣件6和灯带7,通过卡槽16依次镶嵌后玻璃板5、刺绣件6、灯带7和前玻璃板8,同时通过安装板3和安装板槽4将底板1和刺绣框架2连接在一起,即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以及通过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保护电线13,可以保证整体的用电安全。灯带开关11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开关17,底板1的内部安装有加湿器18,加湿器1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水口19,加湿器18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加湿出口20,加湿器开关17和加湿器18通过电线13与电源插头14串联,加湿器18和灯带7并联,使用时先将电源插头14插入到市电插座,然后通过加水口19往加湿器18内部加水,接着通过加湿器开关17开启加湿器18,雾化后的湿气通过加湿出口20排出,既可以在需要时,对所在的环境进行加湿,功能多样。加水口19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保护盖21,便于保护加水口19,防止灰尘的落入。底板1的底端开设有防滑纹22,可以提高底板1底部的防滑性。后玻璃板5和前玻璃板8的厚度相同,便于保护刺绣件6。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的截面均圆形,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的直径相同,便于穿插电线13。本技术使用时将电源插头14插入到市电插座,然后通过灯带开关11打开灯带7,照亮刺绣件6,即可以实现台灯和刺绣的组合,便于照明的同时,提高台灯的观赏性,其中通过后玻璃板5和前玻璃板8,便于保护刺绣件6和灯带7,通过卡槽16依次镶嵌后玻璃板5、刺绣件6、灯带7和前玻璃板8,同时通过安装板3和安装板槽4将底板1和刺绣框架2连接在一起,即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以及通过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保护电线13,可以保证整体的用电安全,灯带开关11的一侧设置有加湿器开关17,底板1的内部安装有加湿器18,加湿器18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水口19,加湿器18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加湿出口20,加湿器开关17和加湿器18通过电线13与电源插头14串联,加湿器18和灯带7并联,使用时先将电源插头14插入到市电插座,然后通过加水口19往加湿器18内部加水,接着通过加湿器开关17开启加湿器18,雾化后的湿气通过加湿出口20排出,既可以在需要时,对所在的环境进行加湿,功能多样。本技术可以实现台灯和刺绣的组合,便于照明的同时,提高台灯的观赏性,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用电安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绣台灯,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刺绣框架(2),刺绣框架(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3),底板(1)的顶端对应安装板(3)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槽(4),刺绣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后玻璃板(5),后玻璃板(5)的一侧设置有刺绣件(6),刺绣件(6)的一侧安装有灯带(7),灯带(7)的一侧安装有前玻璃板(8),刺绣框架(2)的内侧对应后玻璃板(5)、刺绣件(6)、灯带(7)和前玻璃板(8)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槽(16),刺绣框架(2)的底端和安装板(3)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电线槽(9),底板(1)的上部开设有第二电线槽(10),底板(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灯带开关(11),灯带开关(11)的底端开设有第三电线槽(12),第二电线槽(10)的一端和中部分别与第一电线槽(9)的底端和第三电线槽(12)的底端连通,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线(13),电线(13)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头(14),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装饰摆件(15),电线(13)依次串联连通灯带(7)、灯带开关(11)和电源插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绣台灯,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刺绣框架(2),刺绣框架(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3),底板(1)的顶端对应安装板(3)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槽(4),刺绣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后玻璃板(5),后玻璃板(5)的一侧设置有刺绣件(6),刺绣件(6)的一侧安装有灯带(7),灯带(7)的一侧安装有前玻璃板(8),刺绣框架(2)的内侧对应后玻璃板(5)、刺绣件(6)、灯带(7)和前玻璃板(8)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槽(16),刺绣框架(2)的底端和安装板(3)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电线槽(9),底板(1)的上部开设有第二电线槽(10),底板(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灯带开关(11),灯带开关(11)的底端开设有第三电线槽(12),第二电线槽(10)的一端和中部分别与第一电线槽(9)的底端和第三电线槽(12)的底端连通,第一电线槽(9)、第二电线槽(10)和第三电线槽(12)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线(13),电线(13)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头(14),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装饰摆件(15),电线(13)依次串联连通灯带(7)、灯带开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英斌
申请(专利权)人:郁英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