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90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包括一号铝制面板,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下端面安装有V型加强板,所述V型加强板的内侧安装有甲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与乙水平加强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所述V型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铝制面板,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安装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条形移动杆,所述条形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使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以及较高的强度,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
本技术涉及铝材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铝材由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通常是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后,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在加上一些合金元素,提高铝材的性能,铝材制品分类有轧延材、铸造材、非热处理型合金、纯铝合金等,铝材加工工艺分类有铸造材、热处理型合金、非热处理型合金。但是,现有的铝材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强度较低,抗冲击能力较低,遇到撞击时极易产生变形,且难以回复,不便于使用,使用年限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铝材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强度较低,抗冲击能力较低,遇到撞击时极易产生变形,且难以回复,不便于使用,使用年限较低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包括一号铝制面板,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下端面安装有V型加强板,所述V型加强板的内侧安装有甲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与乙水平加强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所述V型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铝制面板,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安装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条形移动杆,所述条形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槽,所述条形移动杆的下端面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所述推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表面安装有橡胶护套,且橡胶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所述推板与橡胶护套通过接枝胶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上端面安装有弹簧连接件,所述弹簧与限位柱通过弹簧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条形移动杆的上端面与连接板的下端面完全贴合,所述条形移动杆与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下端面与缓冲槽的内表面完全贴合,所述限位柱与缓冲槽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甲水平加强板的内侧设置有条形槽,所述甲水平加强板与竖直加强板通过条形槽连接。优选的,所述V型加强板的下端面与二号铝制面板的上端面完全贴合,所述V型加强板与二号铝制面板通过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甲水平加强板、V型加强板、乙水平加强板和竖直加强板的配合,可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力,降低该装置的损坏,通过条形槽的作用提高了该装置连接的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一号铝制面板的下陷带动了连接板的下移,连接板的下移带动了条形移动杆的下移,进而带动了推板在限位柱的内侧下移,推板的下移使得弹簧被拉伸,当撞击结束时,弹簧回弹,进而带动了推板的上移,从而使得条形移动杆上移,条形移动杆的上移会推动连接板的上移,进而使得一号铝制面板恢复原状,使得该装置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以及回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号铝制面板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一号铝制面板;2、条形槽;3、二号铝制面板;4、甲水平加强板;5、V型加强板;6、乙水平加强板;7、竖直加强板;8、连接板;9、条形移动杆;10、限位柱;11、推板;12、弹簧;13、限位槽;14、移动槽;15、缓冲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包括一号铝制面板1,一号铝制面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条形槽2,一号铝制面板1的下端面安装有V型加强板5,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V型加强板5的内侧安装有甲水平加强板4,甲水平加强板4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水平加强板6,甲水平加强板4与乙水平加强板6通过竖直加强板7连接,V型加强板5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铝制面板3,一号铝制面板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的内侧安装有四个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下端面安装有条形移动杆9,条形移动杆9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槽14,条形移动杆9的下端面安装有推板11,推板11上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12,便于控制推板11的移动,推板11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柱10,限位柱10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13。进一步,推板11的外表面安装有橡胶护套,且橡胶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推板11与橡胶护套通过接枝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板11与橡胶护套的配合,提高了推板11的使用年限,降低了推板11的磨损。进一步,弹簧12的上端面安装有弹簧连接件,弹簧12与限位柱10通过弹簧连接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12与限位柱10的配合,便于控制推板11的移动,使得一号铝制面板1具有回弹功能,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力。进一步,条形移动杆9的上端面与连接板8的下端面完全贴合,条形移动杆9与连接板8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条形移动杆9与连接板8的配合,可避免条形移动杆9的脱落,有效提高了该装置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限位柱10的下端面与缓冲槽15的内表面完全贴合,限位柱10与缓冲槽15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柱10与缓冲槽15的配合,连接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可避免限位柱10的脱落。进一步,甲水平加强板4的内侧设置有条形槽,甲水平加强板4与竖直加强板7通过条形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甲水平加强板4与竖直加强板7的配合,使得该装置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进一步,V型加强板5的下端面与二号铝制面板3的上端面完全贴合,V型加强板5与二号铝制面板3通过焊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V型加强板5与二号铝制面板3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力。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甲水平加强板4、V型加强板5、乙水平加强板6和竖直加强板7的配合,可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抗冲击力,降低该装置的损坏,通过条形槽2的作用提高了该装置连接的稳定性,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撞击时,一号铝制面板1会产生下陷,一号铝制面板1的下陷带动了连接板8的下移,连接板8的下移带动了条形移动杆9的下移,进而带动了推板11在限位柱10的内侧下移,推板11的下移使得弹簧12被拉伸,当撞击结束时,弹簧12回弹,进而带动了推板11的上移,从而使得条形移动杆9上移,条形移动杆9的上移会推动连接板8的上移,进而使得一号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包括一号铝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下端面安装有V型加强板,所述V型加强板的内侧安装有甲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与乙水平加强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所述V型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铝制面板,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安装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条形移动杆,所述条形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槽,所述条形移动杆的下端面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所述推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包括一号铝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上端面设置有条形槽,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下端面安装有V型加强板,所述V型加强板的内侧安装有甲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乙水平加强板,所述甲水平加强板与乙水平加强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所述V型加强板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铝制面板,所述一号铝制面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侧安装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条形移动杆,所述条形移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槽,所述条形移动杆的下端面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的两侧均安装有弹簧,所述推板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且抗冲击的铝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的外表面安装有橡胶护套,且橡胶护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所述推板与橡胶护套通过接枝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能麦守华郑武王学文吴代高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畅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