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晓冬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7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1
一种双层幕墙,其为横向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层包括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固定内层,所述固定内层上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连接件上方固定安装有上一层的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于上连接件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外层板,其转动连接于上连接板上,并且被下连接板限制转动范围;至少一套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套管,其与固定内层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其与外层板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套入上套管内,上套管内还装有减震阻尼结构;连接上套管的圆环在固定内层上有多个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幕墙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结构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层幕墙。
技术介绍
双层幕墙于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出现,并逐渐得到应用,尤其在德国应用更为广泛,它对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隔声功能起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内也在设计建造双层幕墙。在高层楼房上安装使用的双层幕墙,其要考虑楼间风力的影响,不仅要设计一定的抗风性能,还要在风力过大时时间缓冲或泄压。另一方面,不同的楼层不能采用完全一样的缓冲结构,因为风力随楼层的升高而变大,所需要的缓冲频繁程度并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针对的技术问题是:1.提高双层幕墙的抗风性能,使其具备在风力过大时泄压的能力;2.在无风或小风时,保持结构的基本稳定,仅在大风时活动;3.根据楼层改变保持结构稳定对应的风力值。(二)技术方案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双层幕墙,其为横向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层包括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固定内层,所述固定内层上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连接件上方固定安装有上一层的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于上连接件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外层板,其转动连接于上连接板上,并且被下连接板限制转动范围;至少一套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套管,其与固定内层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其与外层板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套入上套管内,上套管内还装有减震阻尼结构;连接上套管的圆环在固定内层上有多个安装位置;连接缓冲顶柱的圆环在外层板上有多个安装位置,使固定内层和外层板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安装位置组合安装倾斜角度不同一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相同的多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套缓冲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阻尼装置包括弹性件和阻尼件。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阻尼件为海绵,缓冲顶柱压柱并压缩弹簧。进一步以,外层板上的安装位置为成矩形阵列布局的多行螺纹孔,固定内层上的安装位置为成矩形阵列布局的多行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上套管上开有镂空结构,并具有喇叭形翘起的边缘。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上设有孔,孔中安装有弹簧,弹簧上设有弹球,弹球抵住外层板的下边缘使其处于关闭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板与弹球抵住的下边缘无倒角,而不与弹球抵住的下边缘有倒角。(三)有益效果1.本方案在传统双层幕墙的结构中,巧妙地加入了防风的功能,使结构的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2.采用相同的结构件单元,但可以在安装时得到不同的抗风预紧力,最大限度地节约的建筑工程材料;3.风力较小时,可以稳定关闭,而大风过去后,又可以容易地自动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幕墙单元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阻尼减震结构局部视图;图4为本申请开启机构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方向正视图;图6为本申请另一方向侧视图。附图标记1.固定内层2.上连接件3.活动外层4.下连接件5.上套管6.缓冲顶柱7.球铰链8.球铰链9.弹性件10.阻尼件11.弹球12.弹簧13.倒角14.阵列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双层幕墙,其为横向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层包括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固定内层1,所述固定内层1上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2,连接件2上方固定安装有上一层的下连接件4(参见附图1,附图标记4指引处为两层上下连接件安装情况),上连接件2和下连接件4之间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于上连接件2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外层板3,其转动连接于上连接板2上,并且被下连接板4限制转动范围;至少一套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套管5,其与固定内层1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6,其与外层板3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6套入上套管5内,上套管5内还装有减震阻尼结构;连接上套管5的圆环在固定内层1上有多个安装位置(见附图6);连接缓冲顶柱6的圆环在外层板3上有多个安装位置,使固定内层1和外层板3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安装位置组合安装倾斜角度不同一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相同的多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套缓冲结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单元的外层板即是双层幕墙的外幕墙,其在风力较大时,幕墙整体将受到较大的风力,对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不利,因此设置缓冲结构,使外层板可开启,卸载风的压力,并且在打开过程中,使风力的动能在减震阻尼装置的活动中消耗,减少对幕墙结构的冲击。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阻尼装置包括弹性件9和阻尼件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9为弹簧,阻尼件10为海绵,缓冲顶柱6压柱并压缩弹簧。上述装置中,弹簧通过缓冲顶柱对外层板进行预压紧,使外层板不易被风吹开,并在被吹开时通过阻尼件消耗风的动能。但是幕墙一般用于高层建筑之中,即有多层,位于不同的高度,容易知道,每一高度上,风力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而言高层风力更大,但在制造幕墙结构件的时候一般无法分别为每一层制造缓冲结构,因此本方案设计了固定内层和外层板上的不同安装位置,仅通过缓冲结构的不同安装方式,即可使活动件有不同的预紧力。最简单的情况,进一步以,外层板上的安装位置为成矩形阵列布局的多行螺纹孔,固定内层上的安装位置为成矩形阵列布局的多行螺纹孔。在上面的安装位置设置中,基本不需要缓冲低层,可以只安装一套缓冲结构,而高层,可以并行安装多套,同时,矩形的安装孔排列,也使同样套数的缓冲结构,仅变换安装位置的组合,即可获得不同的预紧力,如附图1中上下两层缓冲结构,即安装于不同的安装孔中,其使弹簧有不同的压紧程度,提供不同的预紧力。在实际安装于建筑物时,根据地理信息推测每层受到的风力,通过缓冲装置套数、安装位置的排列组合,得到足够多的预紧力结果,即可实现不同层的幕墙的均匀的开启概率。进一步地,所述上套管5上开有镂空结构,并具有喇叭形翘起的边缘。这是为了镂空结构是为了防止流入雨水、结露等减少结构的寿命,喇叭形的开口是方便安装,并导流雨水,防止流入之用。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上设有孔,孔中安装有弹簧12,弹簧12上设有弹球11,弹球11抵住外层板3的下边缘使其处于关闭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板3与弹球11抵住的下边缘无倒角,而不与弹球11抵住的下边缘有倒角。见附图4,当外层板逆时针转动(被风吹开)时,因为抵住弹球的边缘无倒角,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力才可以开启,使外层板在风力较小时主要保持关闭的稳定状态;而在被吹开后,风力消失回位时,其有倒角的另一侧边缘使其容易压过弹球,回到稳定的位置。进一步地,每一层下连接件上设置有不同组数的孔、弹簧和弹球结构。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需要的开启力的不同,设置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幕墙,其为横向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层包括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固定内层,所述固定内层上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连接件上方固定安装有上一层的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于上连接件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n外层板,其转动连接于上连接板上,并且被下连接板限制转动范围;/n至少一套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套管,其与固定内层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其与外层板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套入上套管内,上套管内还装有减震阻尼结构;/n连接上套管的圆环在固定内层上有多个安装位置;连接缓冲顶柱的圆环在外层板上有多个安装位置,使固定内层和外层板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安装位置组合安装倾斜角度不同一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相同的多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套缓冲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幕墙,其为横向多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层包括固定设置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固定内层,所述固定内层上固定安装有上连接件,连接件上方固定安装有上一层的下连接件,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多个转动连接于上连接件的活动单元,所述活动单元包括:
外层板,其转动连接于上连接板上,并且被下连接板限制转动范围;
至少一套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上套管,其与固定内层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其与外层板以圆环相连的方式连接;缓冲顶柱套入上套管内,上套管内还装有减震阻尼结构;
连接上套管的圆环在固定内层上有多个安装位置;连接缓冲顶柱的圆环在外层板上有多个安装位置,使固定内层和外层板之间可以选用不同的安装位置组合安装倾斜角度不同一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相同的多套缓冲结构或倾斜角度不同的多套缓冲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幕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冬乐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晓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