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用软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83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用软化剂,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网布领域,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平平加1.5‑2.5份、硬脂酸0.7‑1份、白油5‑6份、固色剂3‑4.5份、环氧树脂6812‑3份、聚脂树脂SR‑11‑2份、水80‑9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水为主要原料,选用的原材料较少,配比简单,软化剂用于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的软化,生产的纤维纱能代替98%的淀粉纱,100%石蜡型纱,且生产的纱的抗拉力是淀粉纱和石蜡型纱的2倍,抗拉力强,使用范围广,能与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相配套,能帮助玻纤织布企业淘汰普通剑杆机从而升级转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用软化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网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用软化剂。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玻璃纤维纺织行业,生产出的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不能替代淀粉纱、石蜡型纱,淀粉纱、石蜡型纱的抗拉力较弱,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的使用范围较窄,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不能与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配套使用,不能帮助玻纤织布企业淘汰普通剑杆机从而升级转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用软化剂,解决了现有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不能替代淀粉纱、石蜡型纱,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的使用范围较窄,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不能与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配套使用,不能帮助玻纤织布企业淘汰普通剑杆机从而升级转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用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平平加1.5-2.5份、硬脂酸0.7-1份、白油5-6份、固色剂3-4.5份、环氧树脂6812-3份、聚脂树脂SR-11-2份、水80-9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96ºC保温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Ⅰ;(2)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单独加热至55-60ºC,将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物料Ⅰ中混合25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Ⅱ;(3)取10-15份水加热至95-100ºC,将加热后的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物料Ⅱ中混合1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Ⅲ;(4)将剩余的水加入步骤3制得的物料Ⅲ中混合5min,混合均匀得软化剂;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防止水中有杂质,影响软化剂品质;所述的步骤4中的水温为常温,降低软化剂的生产成本;将步骤4制得的软化剂加入拉丝机上的浸润槽,拉丝炉拉出的玻璃丝经过浸润槽中的软化剂浸润后,拉出的玻璃丝经缠绕机缠绕在拉丝筒上,拉丝筒上的玻璃丝经捻线机捻成玻璃纤维线,玻璃纤维线被织机织成玻璃纤维网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选用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水为主要原料,选用的原材料较少,配比简单,软化剂用于玻璃纤维无碱纱和中碱纱的软化,生产的纤维纱能代替98%的淀粉纱,100%石蜡型纱,且生产的纱的抗拉力是淀粉纱和石蜡型纱的2倍,抗拉力强,使用范围广,能与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相配套,能帮助玻纤织布企业淘汰普通剑杆机从而升级转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纱用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平平加1.5份、硬脂酸0.7份、白油5份、固色剂3份、环氧树脂6812份、聚脂树脂SR-11份、水8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96ºC保温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Ⅰ;(2)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单独加热至55-60ºC,将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物料Ⅰ中混合25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Ⅱ;(3)取10份水加热至95-100ºC,将加热后的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物料Ⅱ中混合1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Ⅲ;(4)将剩余的水加入步骤3制得的物料Ⅲ中混合5min,混合均匀得软化剂;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防止水中有杂质,影响软化剂品质;所述的步骤4中的水温为常温,降低软化剂的生产成本;将步骤4制得的软化剂加入拉丝机上的浸润槽,拉丝炉拉出的玻璃丝经过浸润槽中的软化剂浸润后,拉出的玻璃丝经缠绕机缠绕在拉丝筒上,拉丝筒上的玻璃丝经捻线机捻成玻璃纤维线,玻璃纤维线被织机织成玻璃纤维网布。实施例2:一种纱用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平平加2份、硬脂酸0.8份、白油5.5份、固色剂4份、环氧树脂6812.5份、聚脂树脂SR-11.5份、水85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96ºC保温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Ⅰ;(2)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单独加热至55-60ºC,将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物料Ⅰ中混合25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Ⅱ;(3)取12份水加热至95-100ºC,将加热后的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物料Ⅱ中混合1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Ⅲ;(4)将剩余的水加入步骤3制得的物料Ⅲ中混合5min,混合均匀得软化剂;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防止水中有杂质,影响软化剂品质;所述的步骤4中的水温为常温,降低软化剂的生产成本;将步骤4制得的软化剂加入拉丝机上的浸润槽,拉丝炉拉出的玻璃丝经过浸润槽中的软化剂浸润后,拉出的玻璃丝经缠绕机缠绕在拉丝筒上,拉丝筒上的玻璃丝经捻线机捻成玻璃纤维线,玻璃纤维线被织机织成玻璃纤维网布。实施例3:一种纱用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平平加2.5份、硬脂酸1份、白油6份、固色剂4.5份、环氧树脂6813份、聚脂树脂SR-12份、水90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96ºC保温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Ⅰ;(2)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单独加热至55-60ºC,将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物料Ⅰ中混合25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Ⅱ;(3)取15份水加热至95-100ºC,将加热后的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物料Ⅱ中混合1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Ⅲ;(4)将剩余的水加入步骤3制得的物料Ⅲ中混合5min,混合均匀得软化剂;所述的水为去离子水,防止水中有杂质,影响软化剂品质;所述的步骤4中的水温为常温,降低软化剂的生产成本;将步骤4制得的软化剂加入拉丝机上的浸润槽,拉丝炉拉出的玻璃丝经过浸润槽中的软化剂浸润后,拉出的玻璃丝经缠绕机缠绕在拉丝筒上,拉丝筒上的玻璃丝经捻线机捻成玻璃纤维线,玻璃纤维线被织机织成玻璃纤维网布。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专利技术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专利技术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用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n平平加1.5-2.5份、硬脂酸0.7-1份、白油5-6份、固色剂3-4.5份、环氧树脂6812-3份、聚脂树脂SR-11-2份、水80-90份;/n其制备方法如下:/n(1)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96ºC保温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Ⅰ;/n(2)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单独加热至55-60ºC,将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物料Ⅰ中混合25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Ⅱ;/n(3)取10-15份水加热至95-100ºC,将加热后的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物料Ⅱ中混合1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Ⅲ;/n(4)将剩余的水加入步骤3制得的物料Ⅲ中混合5min,混合均匀得软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用软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
平平加1.5-2.5份、硬脂酸0.7-1份、白油5-6份、固色剂3-4.5份、环氧树脂6812-3份、聚脂树脂SR-11-2份、水80-90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1)平平加、硬脂酸、白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96ºC保温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Ⅰ;
(2)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单独加热至55-60ºC,将固色剂、环氧树脂681、聚脂树脂SR-1依次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物料Ⅰ中混合25min,混合均匀得物料Ⅱ;
(3)取10-15份水加热至95-100ºC,将加热后的水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印
申请(专利权)人:单县大道玻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