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3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该种水箱前端焊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贯穿设置于墙体,输水管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且喷头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水箱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墙体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且外层内侧嵌入设置有棉层,棉层内侧嵌接有石层,且墙体内部并位于石层内侧填充有填充层,从而避免火源灼烧,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将墙体外界的温度阻断,避免火灾产生的高温对填充物造成影响,即解决了现有的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发生火灾时承重墙先接触到火源,建筑内部材料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倒塌,影响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现有的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在生活中,时常会出现建筑着火的情况,而部分建筑内的承重墙会建立在中部位置,发生火灾时,承重墙比较容易先接触到火源,其次,承重墙经过火的灼烧,承重墙内部材料受到影响发生倒塌,导致建筑整体倒塌,影响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故而,我们提出喷头将水流喷出,而通过多个水孔可环绕喷水,扩大洒水范围,并可将墙体前端表面浸湿,避免火源灼烧,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提供宝贵的救火时间,在预防火灾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承重工作,提高墙体的使用效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具备喷头将水流喷出,而通过多个水孔可环绕喷水,扩大洒水范围,并可将墙体前端表面浸湿,避免火源灼烧,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提供宝贵的救火时间,在预防火灾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承重工作,提高墙体的使用效果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发生火灾时,承重墙比较容易先接触到火源,承重墙经过火的灼烧,承重墙内部材料受到影响发生倒塌,导致建筑整体倒塌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所述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且预留槽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后端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贯穿设置于墙体,所述水箱前端焊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贯穿设置于墙体,所述输水管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且喷头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所述水箱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且分水管均贯穿设置于墙体,所述墙体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且支柱之间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设置于支柱,所述墙体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下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条引水槽;外层,所述墙体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且外层内侧嵌入设置有棉层,所述棉层内侧嵌接有石层,且墙体内部并位于石层内侧填充有填充层。进一步优点,所述水箱顶端嵌接有水泵,且预留槽内部并位于水箱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应器,所述反应器顶端电性连接有执行器,且墙体前端右侧并位于喷头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二,所述墙体前端左侧且位于喷头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一。进一步优点,所述水泵通过电缆与执行器电性连接,并执行器由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和编译芯片等结构组成,且传感器二和传感器一均通过电缆与反应器及及执行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一由气敏电阻、烟雾监测和内外电离室等组成,且传感器二由热电阻、集成器和温度检测器等结构组成。进一步优点,所述连接管通过水泵抽取水流,并连接管、水箱、分水管和输水管之间均相互贯通,且挡板均位于分水管外侧,所述挡板均遮挡于分水管,且挡板通过均转轴转动,且挡板末端均与墙体相接触。进一步优点,所述引水槽之间相加的宽度至少为40cm,引水槽分别位于外层、棉层、石层和填充层外层,且挡板的宽度小于引水槽之间相加的宽度,所述水孔之间呈环绕排布,且喷头位于墙体前端上方中心。进一步优点,所述外层由硅酸盐类发泡材料组成,且棉层由石棉纤维组成,所述石层由黑云母石组成,且填充层由钢筋混凝土组成,所述填充层、石层、棉层和外层由内向外分布。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在火灾发生时,通过水泵将自来水抽入到水箱中,且水箱内的水分流到分水管中,当分水管中的水流出时,通过挡板挡住水流,将水流导至墙体上,并水流顺势往下流,水流下时的部分水从挡板的两侧冲出,并水流沿着引水槽从墙体中流下,墙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会被浸湿,且水流流下后位于墙体的周围,可防止火源烧到墙体,保证墙体的完好性,起到承重效果,同时喷头将水流喷出,而通过多个水孔可环绕喷水,扩大洒水范围,并可将墙体前端表面浸湿,避免火源灼烧,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提供宝贵的救火时间。2、该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首先外层不具备有燃烧作用,可起到阻燃的效果,防止墙体接触到火源后燃烧,并外层材质较轻,不会给墙体带来重力,接着通过棉层可起到隔温的作用,将墙体外界的温度阻断,避免火灾产生的高温对填充物造成影响,而石层的坚硬度较高,通过石层加强墙体的坚固性,在预防火灾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承重工作,提高墙体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泵结构外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挡板结构外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层结构外部示意图图中:1墙体、2预留槽、3连接管、4水箱、5水泵、6传感器一、7传感器二、8反应器、9执行器、10分水管、11输水管、12喷头、13水孔、14支柱、15转轴、16挡板、17引水槽、18填充层、19棉层、20石层、21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2,且预留槽2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箱4,水箱4后端焊接有连接管3,且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墙体1,水箱4前端焊接有输水管11,且输水管11贯穿设置于墙体1,输水管11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12,且喷头12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13,水箱4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10,且分水管10均贯穿设置于墙体1,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14,且支柱14之间均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15,且转轴15贯穿设置于支柱14,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下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条引水槽17,首先以墙体1作为承重墙,使用混凝土将墙体1的上下两端与主建筑连接,接着将连接管3连接于自来水管道中,水箱4顶端嵌接有水泵5,且预留槽2内部并位于水箱4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应器8,反应器8顶端电性连接有执行器9,且墙体1前端右侧并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二7,墙体1前端左侧且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一6,水泵5通过电缆与执行器9电性连接,并执行器9由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和编译芯片等结构组成,且传感器二7和传感器一6均通过电缆与反应器8及及执行器9电性连接,传感器一6由气敏电阻、烟雾监测和内外电离室等组成,且传感器二7由热电阻、集成器和温度检测器等结构组成,并将执行器9接电,而执行器9带动反应器8运行,并反应器8同时将电流传输至传感器二7与传感器一6,在火灾发生时,通过传感器二7可实时感应外界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反应器8受到指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括:/n墙体(1),所述墙体(1)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2),且预留槽(2)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箱(4),所述水箱(4)后端焊接有连接管(3),且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墙体(1),所述水箱(4)前端焊接有输水管(11),且输水管(11)贯穿设置于墙体(1),所述输水管(11)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12),且喷头(12)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13),所述水箱(4)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10),且分水管(10)均贯穿设置于墙体(1),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14),且支柱(14)之间均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15),且转轴(15)贯穿设置于支柱(14),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下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条引水槽(17);/n外层(21),所述墙体(1)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2)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21),且外层(21)内侧嵌入设置有棉层(19),所述棉层(19)内侧嵌接有石层(20),且墙体(1)内部并位于石层(20)内侧填充有填充层(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括:
墙体(1),所述墙体(1)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2),且预留槽(2)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箱(4),所述水箱(4)后端焊接有连接管(3),且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墙体(1),所述水箱(4)前端焊接有输水管(11),且输水管(11)贯穿设置于墙体(1),所述输水管(11)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12),且喷头(12)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13),所述水箱(4)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10),且分水管(10)均贯穿设置于墙体(1),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14),且支柱(14)之间均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15),且转轴(15)贯穿设置于支柱(14),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下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条引水槽(17);
外层(21),所述墙体(1)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2)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21),且外层(21)内侧嵌入设置有棉层(19),所述棉层(19)内侧嵌接有石层(20),且墙体(1)内部并位于石层(20)内侧填充有填充层(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顶端嵌接有水泵(5),且预留槽(2)内部并位于水箱(4)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应器(8),所述反应器(8)顶端电性连接有执行器(9),且墙体(1)前端右侧并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二(7),所述墙体(1)前端左侧且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一(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