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溅用品及防溅坐便器,其是在由水箱、基座、以及相对于所述基座可呈扇形翻合的便圈及盖板所组成的坐便器上适用的防溅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用品上表面连接固定于便圈下表面,下表面连接固定与基座上表面,且,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的翻合可呈扇形展开或折叠;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呈扇形展开时,在所述坐便器朝向使用者侧形成有窗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溅用品,可以防止男性站立时使用坐便器时溅射污染坐便器其余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溅用品及防溅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溅用品,其是适用于坐便器上的防止男性站立排泄时尿液溅射至坐便器其他部分的防溅用品。
技术介绍
通常,在酒店宾馆等公共场所中设置的卫生间,其通常使用有一种坐便器,可以方便使用者大小便,但是在男性使用者小便时,由于小便时呈站立姿势,排泄物很容易溅射至坐便器周围,从而污染坐便器,导致后续使用者不良的使用体验。这种情况下,即使对坐便器进行清洁,首先无法确保每个使用者污染后及时进行清扫,其次就算进行了相应的清洁也不能保证不残留细菌等。针对这一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从根源上防止坐便器被溅射污染,从而在使用时最大程度避免污染。并且最重要的是此类防溅产品能够任意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现有坐便器上可直接适用,同时又能任意进行更换的防溅用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技术的防溅用品,其是在由水箱、基座、以及相对于所述基座可呈扇形翻合的便圈及盖板所组成的坐便器上适用的防溅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用品上表面连接固定于便圈下表面,下表面连接固定于基座的上表面或内周面,且,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的翻合可呈扇形展开或折叠;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呈扇形展开时,在所述坐便器朝向使用者侧形成有窗口。作为所述防溅用品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溅用品形成为俯视时与所述便圈外轮廓大致相同的U字形;当所述防溅用品展开时形成为弧形圆筒形状,且在坐便器朝向使用者侧形成有窗口。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溅用品形成为左右一对的折叠件,分别连接固定于所述便圈及基座的两侧。当所述防溅用品展开时所述左右一对的折叠件形成为扇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防溅用品下表面连接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内周面;且其下侧略收纳包裹在所述基座内侧。作为所述防溅用品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防溅用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便圈及所述基座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作为所述防溅用品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防溅用品由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溅坐便器,一种防溅坐便器,其为相对于马桶基座可呈扇形翻合的便圈及盖板所组成的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圈下表面连接固定有上述防溅用品。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防止男性小便时尿液溅射污染坐便器,并且采用有自由拆卸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可根据需要对防溅用品进行替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防溅用品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坐便器结合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溅用品的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溅用品与坐便器结合后自展开状态变换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下防溅用品的第一变形例与坐便器结合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下防溅用品的第二变形例与坐便器结合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防溅用品的具体化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防溅用品2可以直接适用于现有技术下的坐便器1上。本实施方式下,防溅用品2出于成本的考虑,可以是由折叠纸制作而成的,其能够以扇形状态展开或折叠为薄片形状。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塑料或吸水纸制作而成,只要是能够以扇形状态展开或进行折叠的材料,都可以进行替换。另外,当采用塑料材质制作而成时,防溅用品2通过连接件拆卸替换后,可以对替换下来的塑料防溅用品2进行清洗后,再下次替换时继续使用。同时,塑料材质的防溅用品2,还可以在其下表面延伸出贴耳,通过连接件将贴耳固定在坐便器1的基座11的内侧面,并将整个防溅用品2的下端侧略微收纳至坐便器1的基座内周面,从而可以不拆卸防溅用品2而直接对其进行冲洗。此时,冲洗防溅用品2的水,可以顺着防溅用品2的内周面直接流入坐便器1内。并且由于防溅用品2略微包裹在坐便器1的基座11的内侧,也不用担心冲洗用水会自防溅用品2与基座1的连接处向外流出。当防溅用品2展开时,如图1所示,形成为弧形圆桶状,其上表面通过下述连接件(未图示)可拆卸(替换)地与坐便器1中的便圈12的下表面连接固定,其下表面同样可以通过下述连接件连接固定于坐便器1的基座11。当防溅用品2展开为具有弧度的圆筒时,在面向使用者一方的侧面上,形成有如图2所示那样的窗口。通过该窗口,男性站立小便时,可以通过该窗口进行排泄及观察排泄状况。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形成为一体的较大的一个窗口。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形成为上下两个窗口,分别为观察窗口及排泄窗口,也可以仅形成一个较小的排泄窗口而去除观察窗口,并不做特别限定。只要是最低限度能够保证男性站立时进行排泄,窗口的数量、大小以及形状,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变更。具体使用时,当男性使用者进行站立排泄时,通常会将坐便器1的便圈12收起(提起)。此时,便圈12相对于坐便器1的基座11形成约90°(或90°以上)的夹角,由于防溅用品2的上表面与便圈12连接固定,而下表面与坐便器1的基座11连接固定,因此防溅用品2会随着便圈12的提起而拉扯,从而将整个防溅用品2如扇子一样进行展开。而当于需要将防溅用品2进行收纳(折叠)时,如图3所示,防溅用品2的上表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坐便器1的便圈12,其下表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坐便器1的基座11时,通过放下便圈12,可以同时带动防溅用品2的折叠。作为本技术的防溅用品2的一种变形例,其也可以形成为如图4和图5所示那样。如图4所示,第一变形例下的防溅用品2形成为左右一对的扇形折叠片(纸)。同样地,各折叠片的上表面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便圈12的下表面,而折叠片的下表面则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坐便器1的基座11的上表面。如图5所示,第二变形例下的防溅用品2与上述较优实施方式的防溅用品2大致相同地形成为俯视时U字型的扇形折叠片(纸)。但在该变形例下,防溅用品2在朝向使用者一侧的下方侧保留有折叠片结构,而其上方侧整体形成有窗口,即防溅用品2朝向使用者一侧形成为半开口半防溅结构。同样地,上述变形例下的防溅用品2,在提起或放下便圈12时,折叠片也会附随地呈扇形展开或折叠薄片。变形例下的防溅用品2相比于最优实施方式,其天然形成有排泄(观察)窗口,其成本也较低,但无法防止排泄物溅射到坐便器的正前方(靠近使用者一侧)。而优化实施方式下的防溅用品2,则可以全方位防止排泄溅射。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防溅用品2,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会收到污染。因此,此类防溅用品2的替换,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技术下的防溅用品2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固定在便圈12与基座11之间。作为连接件的选用,例如可以是插槽与插片结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双面胶或其他粘着剂将3个插槽固定于便圈12的下表面。同样地,基座11的上表面也可以通过粘着剂设置固定2~3个插槽。同时,在防溅用品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对应地一体成型或通过粘着剂固定设置插片。通过将防溅用品2上下表面的插片插入便圈12及基座11上的插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溅用品,其是在由水箱、基座、以及相对于所述基座可呈扇形翻合的便圈及盖板所组成的坐便器上适用的防溅用品,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溅用品上表面连接固定于便圈下表面,下表面连接固定于基座的上表面或内周面,且,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的翻合可呈扇形展开或折叠;/n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呈扇形展开时,在所述坐便器朝向使用者侧形成有窗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用品,其是在由水箱、基座、以及相对于所述基座可呈扇形翻合的便圈及盖板所组成的坐便器上适用的防溅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溅用品上表面连接固定于便圈下表面,下表面连接固定于基座的上表面或内周面,且,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的翻合可呈扇形展开或折叠;
所述防溅用品随所述便圈呈扇形展开时,在所述坐便器朝向使用者侧形成有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溅用品形成为俯视时与所述便圈外轮廓大致相同的U字形;
当所述防溅用品展开时形成为弧形圆筒形状,且在坐便器朝向使用者侧形成有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溅用品形成为左右一对的折叠件,分别连接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鹿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