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8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应用,属于发酵工程技术领域。通过筛选得到一株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得到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1D6具有较高的L‑苯丙氨酸转化率,并且对反应体系中葡萄糖含量需求较低,葡萄糖浓度在20~40g/L就能达到较好的产量效果,并且对底物L‑苯丙氨酸的浓度要求低,仅需5~7g/L,在摇瓶发酵条件下,产量就能够达到2500mg/L以上。通过在发酵罐中扩大培养,产量可达到4727.29mg/L,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高产2-苯乙醇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应用,属于发酵工程

技术介绍
2-苯乙醇(2-PE)是一种具有玫瑰香味的高级芳香醇,由于这个特点,使得2-苯乙醇成为香水、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芳香化合物之一,作为最终产品的感官增强剂。然而2-PE还显示出其他有趣的特性,如它的抗真菌和抗菌性能,使这种化合物在消毒剂、害虫控制、清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成为受欢迎的添加剂。此外2-PE可以很容易地酯化生成一种重要的风味物质,2-苯乙酸乙酯,它也有花香和玫瑰般的气味,用途与2-PE类似。目前,2-PE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大多2-PE是由化学法合成而来,主要通过苯或苯乙烯的化学合成获得。然而化学合成法通常对环境不利,并且产生副产物,从而降低效率和下游成本。并且化学合成的2-PE在许多行业是禁止使用的,尤其是食品行业中。天然2-PE是消费者首选。它存在于许多花卉和植物精油中,如风信子、茉莉、玫瑰和百合,尤其是玫瑰。而从花卉中提取的天然2-PE价格昂贵,由于原材料稀缺,提取效率低、过程复杂,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2-PE的生物合成受到广泛关注。细菌、丝状真菌和酵母等各种微生物都具有合成2-PE的能力。在已报道的2-PE生产菌中,有Saccharomycescerevisiae,Kluyveromycesmarxianus和Yarrowialipolytica是合成2-PE效率较高的菌。在酵母中,存在两条2-PE生物合成途径:莽草酸途径和埃利希途径。莽草酸盐途径是一种具有多分支和多种反馈抑制的长生物合成途径,以这种方式生产2-PE非常低,一般只能生产400-500mg/L。当L-苯丙氨酸作为唯一氮源时,2-PE可通过埃里希途径进行合成。ZhaoyueWang等(Regulationofcrucialenzymesandtranscriptionfactorson2-phenylethanolbiosynthesisviaEhrlichpathwayinSaccharomycescerevisiae.2017)通过对S.cerevisiae的埃里希途径中的关键酶和转录因子来调控2-PE生物合成,产量达3.73g/L。通过培养优化,使K.marxianus的2-PE产量从0.39提高到0.5g/L。YangGu等(RefactoringEhrlichPathwayforHigh-Yield2-PhenylethanolProductioninYarrowialipolytica.2020)在Y.lipolytica中通过阻断预处理竞争途径和减缓脂肪酸合成,2-PE产量为2669.54mg/L。JinbinLiu等(MimickingaNew2-PhenylethanolProductionPathwayfromProteusmirabilisJN458inEscherichiacoli.2018)从ProteusmirabilisJN458中获得一条产2-PE的新途径,通过在重组E.coliE-pAEAKaG中,以10g/L的L-苯丙氨酸为底物,经过16h的转化,获得3.21±0.10g/L的2-PE。虽然生物合成2-PE得到人们的重视,但2-PE对大多微生物有一定的毒性,由此限制了2-PE的产量。为了降低毒性,将原位产物回收(ISPR)应用于2-PE生产,并将2-PE的产量提高了。但利用有机相进行提取,被证明是不经济的。因此,发展2-PE生物技术生产的第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鉴定高产菌株,筛选一株野生菌且高产2-PE将是一种更经济可行的方法。根据文献报道,2-苯乙醇在微生物中代谢途径主要有三种:莽草酸/苯丙酮酸途径、埃里希途径和苯乙胺途径。1、埃里希途径(Ehrlichpathway)在这三个途径中,最重要的是埃里希途径,在氮不足情况下,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通过三个酶促步骤转化为2-PE。L-苯丙氨酸首先被转氨酶(ARO8,ARO9,BAT1/TWT1和BAT2/TWT2)氨基化为丙酮酸,然后被苯基丙酮酸脱羧酶(YDR380w/ARO10,YDL080C/THI3,PDC1,PDC5,和PDC6),最后通过醇脱氢酶(ADH1,ADH2,ADH3,ADH4和ADH5)或甲醛脱氢酶(SFA1)还原为2-PE。2、莽草酸/苯丙酮酸途径(Shikimatepathway/Phenylpyruvatepathway)莽草酸/苯丙酮酸途径将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芳香族化合物合成联系起来,包括三种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和其他芳香族次生代谢物,直接从葡萄糖生成2-PE。据文献报道,A.oryzae、K.marxianus和S.cerevisiae表现出从葡萄糖中生产2-PE的能力,但由于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多分支和多种反馈抑制,产量很低。在最佳生长条件下,芳香氨基酸的胞内浓度足以使对Phe和Tyr敏感的同工酶大量失活。因此,寻找具有增加L-苯丙氨酸或苯基丙酮酸盐的更健壮的菌株是提高莽草酸盐生产2-PE途径效率的关键。3、苯乙胺途径(Phenylethylaminepathway)苯乙胺途径与埃里希途径平行,在植物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如西红柿。这条途径首先在酿酒酵母(S.cerevisiae)和米曲霉(A.oryzae)中发现。在这个过程中,L-苯丙氨酸首先脱羧为苯乙胺,然后氧化脱氨为苯乙醛,最后还原为2-PE。在矮牵牛和玫瑰花瓣中已发现了该途径的替代方法,其中的L-苯丙氨酸可以通过苯乙醛合酶(phenylacetaldehydesynthase,PAAS)一步转化为L-苯乙醛,然后进一步合成2-PE。在这三种途径中,大多利用埃里希途径,即以苯丙氨酸为底物进行全细胞转化生产2-苯乙醇。但是目前以苯丙氨酸为底物,利用全细胞转化法生产2-苯乙醇的产量还比较低,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获得一株对苯丙氨酸利用率且转化率都较高的野生菌株,对合成2-苯乙醇才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anomalus)1D6,已于2020年7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3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所述菌剂中含有异常威克汉姆酵母1D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的含量不低于1.0×106cfu/mL或1.0×106cfu/g。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的含量不低于1.0×108cfu/mL或1.0×108cfu/g。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取200~600μL的威克汉姆酵母1D6接种于10~30mLYPD液体培养基中,28℃下活化2至3代,待异常威克汉姆酵母1D6达到1.0×108cfu/mL以上活菌数时,5000~10000rpm下离心10~20min,去除上清液后,在无菌环境下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已于2020年7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3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anomalus),已于2020年7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333。


2.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的含量不低于1.0×106cfu/mL或1.0×106cfu/g。


4.一种生产2-苯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以权利要求1所述异常威克汉姆酵母为发酵菌株,或添加权利要求2或3所述微生物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OD600为0.1~4的异常威克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文田淑芳陈宇陈坚曾伟主堵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