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02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其湿垃圾投放室设置有承托部件,驱动源推动承托部件闭合或敞开,当承托部件闭合时用于投放袋装垃圾、切割破袋和夹持空垃圾袋,承托部件留有上下位空隙供割破袋装垃圾和夹持空垃圾袋,通过切割器破袋使湿垃圾落体投放后,在空垃圾袋抽离承托部件过程中被空隙挤压以彻底去除垃圾残渣和残余汁液,有利于空垃圾袋符合干垃圾属性投放至干垃圾投放室,实现了自动分离厨余垃圾和垃圾袋并将其各自投放至湿垃圾投放室和干垃圾投放室的目的,整个垃圾分类过程不需人工操作,便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活动,能够实现垃圾干湿分类准确无误目的,达到了垃圾分类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处理设备领域,特别适于垃圾分类活动中将包装袋与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的垃圾箱。
技术介绍
为了更合理的处理各种垃圾,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垃圾污染,实现垃圾循环再利用,国家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全国各地居民积极响应,垃圾分类行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各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也称湿垃圾,是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等这一类可自然降解的有机垃圾。众所周知,传统袋装垃圾投放完全依靠人工分离垃圾,由于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本身属于干垃圾,在丢厨余垃圾时,需要先将垃圾袋打开以将厨余垃圾全部倾倒入开盖状态的湿垃圾箱(桶),然后再另行将垃圾袋投入干垃圾箱。这一过程不仅不方便,而且厨余垃圾携带的汁液一般具有刺激性难闻臭味,臭气逃逸至空气中影响周边环境,倾倒垃圾时也容易溅沾至人体上,这种处理厨余垃圾的现实场景相当不友好,使人们消极地进行垃圾分类活动,极大地阻碍了垃圾分类政策的良好发展前景。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相关物袋分离的设备,主要是采用剧烈抖动分离原理,但是,分离后的垃圾袋仍然存在垃圾残渣和汁液,如此处理后的垃圾袋尚未彻底达到干垃圾投放属性,导致垃圾分类未能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投放、自动袋物分离、投放量彻底且无残留、无臭味污染的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湿垃圾投放室和干垃圾投放室,所述湿垃圾投放室设置有承托部件,承托部件连接驱动源,驱动源推动承托部件闭合或敞开;当承托部件呈V字形闭合时用于投放袋装垃圾,而当承托部件呈八字形闭合时用于夹持空垃圾袋,当承托部件敞开时用于投放垃圾进湿垃圾投放室;所述V字形闭合状态的承托部件具有下位间隙,在该间隙处利用切割器将垃圾袋破袋,而八字形闭合状态的承托部件具有上位间隙,该间隙用于供空垃圾袋通过。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件为一对翻板,翻板与作为驱动源的气缸的伸出轴铰接,气缸驱动翻板产生敞开或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翻板具有支座和铰座,翻板通过铰座与气缸的伸出轴连接,翻板通过支座安装于箱体内以实现支点功能,翻板在气缸的推动下绕支座产生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器位于下位间隙处,切割器由移动模组驱动产生切割垃圾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器通过悬臂安装于移动模组上。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器为刀片。进一步地,所述承托部件的上方设置夹爪,夹爪抓取垃圾袋自翻板上位间隙经过并将垃圾袋移至干垃圾投放室进行投放。进一步地,所述夹爪连接气缸的伸出轴,气缸安装于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带动夹爪连同气缸在湿垃圾室与干垃圾室之间作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湿垃圾投放室处的箱体设置窗门和光电感应器。实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由于在箱体内部的湿垃圾投放室设置承托部件,承托部件留有上下位空隙供割破袋装垃圾和夹持空垃圾袋,通过切割器破袋使湿垃圾落体投放后,在空垃圾袋抽离承托部件过程中被翻板挤压以彻底去除垃圾残渣和残余汁液,有利于空垃圾袋符合干垃圾属性投放至干垃圾投放室,实现了自动分离厨余垃圾和垃圾袋并将其各自投放至湿垃圾投放室和干垃圾投放室的目的,整个垃圾分类过程不需人工操作,便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活动,能够实现垃圾干湿分类准确无误目的,达到了垃圾分类标准要求,整个投放过程在全封闭箱体内进行,杜绝了臭味飘逸而不会污染环境,体现了环保责任理念。附图说明图1为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翻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翻板机构处于挤压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主要由箱体1、自动感应装置、翻板机构3、抓取装置和破袋装置组成。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成三层。箱体上层1.1用于放置电控箱4、抓取装置和气源箱。箱体中层1.2作为抓取作业空间,箱体中层1.2安装自动感应装置和翻板机构。箱体下层1.3作为破袋作业空间及用于放置垃圾桶,箱体下层1.3由隔板1.5分隔成两个垃圾投放室,垃圾投放室分为湿垃圾投放室和干垃圾投放室,分别对应放置湿垃圾桶11和干垃圾桶10。抓取装置位于翻板机构上方,破袋装置位于翻板机构下方。自动感应装置由窗门2、光电感应器和电机构成。电机安装于电控箱4内,窗门2安装于箱体中层1.2的正面处,光电感应器感应到人体靠近时,电机带动窗门打开至一定程度,敞开垃圾投放口。抓取装置由X向移动模组5、夹爪6和气缸13构成。X向移动模组5通过支座13安装气缸13,气缸13的伸出轴吊装夹爪6,夹爪6伸入箱体中层1.2。夹爪6抓住垃圾袋,气缸13驱动夹爪6作升降移动。X向移动模组5带动夹爪6和气缸13作X向(左右)直线移动,将垃圾袋移至干垃圾桶10上方,夹爪松开后使垃圾袋投进干垃圾桶10中。如图2所示,翻板机构3由气缸3.1和翻板3.2构成,气缸3.1与翻板3.2配置一对且相互对称。两块翻板之间具有狭小间隙,该间隙用于容纳刀片和空垃圾袋。其中一只气缸铰接于箱体1的右侧面1.4,另一只气缸铰接于隔板1.5。翻板3.2的侧边设置支座3.3和铰座3.4,翻板的支座3.3通过转轴安装于箱体的侧面,支座作为翻板的旋转支点,翻板的铰座3.4铰接气缸3.1的伸出轴。气缸3.1带动翻板3.2绕着支座3.3产生翻转动作。翻板机构具有两种状态——承托状态和挤压状态:当气缸的伸出轴缩回时,两块翻板相夹呈V字形布局,用于承托袋装垃圾,此时,两块翻板3.2之间形成下位间隙,下位间隙用于容纳刀片9;当气缸的伸出轴伸出时,气缸3.1推动两块翻板3.2绕着支座3.2转动110度,两块夹板相夹呈八字形布局,些时,两块翻板3.2之间形成上位间隙,上位间隙用于挤压垃圾袋14。破袋装置由Y向移动模组7、悬臂8和刀片9构成。悬臂8固定在Y向移动模组7上,刀片9通过端片固定于悬臂8上,刀片9的刀刃向上朝向夹爪6。Y向移动模组7带动刀片9作Y向(前后)直线移动,刀片自靠近窗门位置处启动后直线移动至后方,移动过程中刀片割破垃圾袋,厨余垃圾从垃圾袋中掉落至湿垃圾桶11中,之后自箱体后方复位移动至箱体前方。刀片也可以采用刀盘代替,刀盘由电机驱动产生旋转式切割垃圾袋作业。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的工作原理是:当光电感应器检测到人体靠近即自动打开窗门2,袋装垃圾15放置于翻板机构的闭合翻板上;接着,位于袋装垃圾正上方的抓取装置向下降落抵达垃圾袋并抓住袋装垃圾;接着,破袋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破开垃圾袋;接着,翻板机构3敞开翻板,垃圾在自重下掉落至湿垃圾桶11内;接着,随着翻板机构3由敞开翻转至闭合,垃圾袋被翻板夹持(此时的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湿垃圾投放室和干垃圾投放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投放室设置有承托部件,承托部件连接驱动源,驱动源推动承托部件闭合或敞开;/n当承托部件呈V字形闭合时用于投放袋装垃圾,而当承托部件呈八字形闭合时用于夹持空垃圾袋,当承托部件敞开时用于投放垃圾进湿垃圾投放室;/n所述V字形闭合状态的承托部件具有下位间隙,在该间隙处利用切割器将垃圾袋破袋,而八字形闭合状态的承托部件具有上位间隙,该间隙用于供空垃圾袋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置有湿垃圾投放室和干垃圾投放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投放室设置有承托部件,承托部件连接驱动源,驱动源推动承托部件闭合或敞开;
当承托部件呈V字形闭合时用于投放袋装垃圾,而当承托部件呈八字形闭合时用于夹持空垃圾袋,当承托部件敞开时用于投放垃圾进湿垃圾投放室;
所述V字形闭合状态的承托部件具有下位间隙,在该间隙处利用切割器将垃圾袋破袋,而八字形闭合状态的承托部件具有上位间隙,该间隙用于供空垃圾袋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件为一对翻板,翻板与作为驱动源的气缸的伸出轴铰接,气缸驱动翻板产生敞开或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装厨余垃圾自动分离投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具有支座和铰座,翻板通过铰座与气缸的伸出轴连接,翻板通过支座安装于箱体内以实现支点功能,翻板在气缸的推动下绕支座产生转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平石宗泽曾福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睦祥环保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