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云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009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初沉池、污水进水管、曝气池、曝气池输出管、沉淀池、出水管,所述初沉池的右端设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右端设有沉淀池,所述初沉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结构,所述初沉池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曝气池的右侧的下部设有曝气池输出管,通过分离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凸起板的配合,达到了减慢出水速度的效果,从而避免曝气池水体的震荡传递至沉淀池,提高了沉淀池的水流的距离,提高了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1420780954.4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其上的壳盖2,壳体1的正面和侧面均为倒梯形或类似倒梯形的结构,多个壳体1能够相互叠放在一起。本技术壳体正面和侧面的形状,方便多个壳体叠放起来,减少运输体积,方便运输,比现有产品的运输量提高近一倍;改变现有技术上下壳体的设置,采用壳体和壳盖,由于粪便污水的液面低于壳体顶部边沿,不会渗水。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小型化的设备必然导致沉淀池体积过小,可能会导致出水水速过快,沉淀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其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小型化的设备必然导致沉淀池体积过小,可能会导致出水水速过快,沉淀分离不完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初沉池、污水进水管、曝气池、曝气池输出管、沉淀池、出水管,所述初沉池的右端设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右端设有沉淀池,所述初沉池、曝气池、沉淀池为一体结构,所述初沉池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曝气池的右侧的下部设有曝气池输出管,所述曝气池输出管的左端连通至曝气池的内部,所述曝气池输出管的右端连通至沉淀池的内部,所述沉淀池的右侧上部设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收集斗、分离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凸起板,所述沉淀池主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下端与通过管道与污泥泵连接,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左侧设有分离区,所述分离区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围成,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与沉淀池的上端平齐,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延伸至沉淀池主体的一半高度的位置,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一隔板的下端的上方的10-30cm处,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凸起板。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板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板的长度为10-20cm。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夹角为45-13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的间距为30-60cm。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分离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凸起板改进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小型化的设备必然导致沉淀池体积过小,可能会导致出水水速过快,沉淀分离不完全的问题,通过分离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凸起板的配合,达到了减慢出水速度的效果,从而避免曝气池水体的震荡传递至沉淀池,提高了沉淀池的水流的距离,提高了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初沉池1、污水进水管2、曝气池3、曝气池输出管4、沉淀池5、出水管6,所述初沉池1的右端设有曝气池3,所述曝气池3的右端设有沉淀池5,所述初沉池1、曝气池3、沉淀池5为一体结构,所述初沉池1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2,所述曝气池3的右侧的下部设有曝气池输出管4,所述曝气池输出管4的左端连通至曝气池3的内部,所述曝气池输出管4的右端连通至沉淀池5的内部,所述沉淀池5的右侧上部设有出水管6,所述沉淀池5包括沉淀池主体51、收集斗52、分离区53、第一隔板54、第二隔板55、凸起板56,所述沉淀池主体51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收集斗52,所述收集斗52的下端与通过管道与污泥泵连接,所述沉淀池主体51的左侧设有分离区53,所述分离区53由第一隔板54、第二隔板55围成,所述第一隔板54的上端与沉淀池5的上端平齐,所述第一隔板54的下端延伸至沉淀池主体51的一半高度的位置,所述第二隔板55的上端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一隔板54的下端的上方的10-30cm处,所述第二隔板55上设有凸起板56。所述凸起板56与第二隔板55固定连接,所述凸起板56的长度为10-20cm,所述凸起板56与第二隔板55之间的夹角为45-135°,所述第一隔板54、第二隔板55之间的间距为30-60cm。本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分离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凸起板改进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小型化的设备必然导致沉淀池体积过小,可能会导致出水水速过快,沉淀分离不完全的问题,通过分离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凸起板的配合,达到了减慢出水速度的效果,从而避免曝气池水体的震荡传递至沉淀池,提高了沉淀池的水流的距离,提高了分离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初沉池(1)、污水进水管(2)、曝气池(3)、曝气池输出管(4)、沉淀池(5)、出水管(6),所述初沉池(1)的右端设有曝气池(3),所述曝气池(3)的右端设有沉淀池(5),所述初沉池(1)、曝气池(3)、沉淀池(5)为一体结构,所述初沉池(1)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2),所述曝气池(3)的右侧的下部设有曝气池输出管(4),所述曝气池输出管(4)的左端连通至曝气池(3)的内部,所述曝气池输出管(4)的右端连通至沉淀池(5)的内部,所述沉淀池(5)的右侧上部设有出水管(6),所述沉淀池(5)包括沉淀池主体(51)、收集斗(52)、分离区(53)、第一隔板(54)、第二隔板(55)、凸起板(56),所述沉淀池主体(51)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收集斗(52),所述收集斗(52)的下端与通过管道与污泥泵连接,所述沉淀池主体(51)的左侧设有分离区(53),所述分离区(53)由第一隔板(54)、第二隔板(55)围成,所述第一隔板(54)的上端与沉淀池(5)的上端平齐,所述第一隔板(54)的下端延伸至沉淀池主体(51)的一半高度的位置,所述第二隔板(55)的上端的水平位置位于第一隔板(54)的下端的上方的10-30cm处,所述第二隔板(55)上设有凸起板(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型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初沉池(1)、污水进水管(2)、曝气池(3)、曝气池输出管(4)、沉淀池(5)、出水管(6),所述初沉池(1)的右端设有曝气池(3),所述曝气池(3)的右端设有沉淀池(5),所述初沉池(1)、曝气池(3)、沉淀池(5)为一体结构,所述初沉池(1)的左侧上部设有污水进水管(2),所述曝气池(3)的右侧的下部设有曝气池输出管(4),所述曝气池输出管(4)的左端连通至曝气池(3)的内部,所述曝气池输出管(4)的右端连通至沉淀池(5)的内部,所述沉淀池(5)的右侧上部设有出水管(6),所述沉淀池(5)包括沉淀池主体(51)、收集斗(52)、分离区(53)、第一隔板(54)、第二隔板(55)、凸起板(56),所述沉淀池主体(51)的下部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收集斗(52),所述收集斗(52)的下端与通过管道与污泥泵连接,所述沉淀池主体(51)的左侧设有分离区(53),所述分离区(53)由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云苹
申请(专利权)人:骆云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