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森森专利>正文

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消毒投加系统和自来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498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消毒投加系统和自来水处理系统,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包括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所述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呈竖直状设置连接,自来水输入管设于上端,混合药液输出管设于下端;还设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设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的管内,插入管出液口倾斜向上;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相连接,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插入管进液口相连通。确保管道内不会结垢堵塞或不易结垢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消毒投加系统和自来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线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消毒投加系统和自来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广谱杀菌灭藻剂。其不仅具有很强的杀菌灭藻作用,而且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便于贮存的优点。次氯酸钠消毒法被现有的城市中心自来水厂作为液氯替代技术,如北京和上海中心城区内的水厂已改用次氯酸钠消毒,该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安全、操作最简便的消毒方法。次氯酸钠溶液在水中水解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其分子吸附在病原微生物的表面,并紧进入细胞内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和遗传系统,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工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内通入氯气制备而成。黄绿色透明液体,比重为1.16-1.18,有刺激性气味。PH值为12-14,有腐蚀性,人员接触时应佩戴护目镜和橡胶手套,若移液应使用化工泵或专用插桶泵。水处理消毒用次氯酸钠溶液应选用Aa级产品,质量分数一般在8%-12%之间,溶液为无色或淡黄绿色水溶液。次氯酸钠不稳定,遇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它的分解速度与使用浓度、温度、酸碱度有关,浓度高分解快,温度高分解快,酸性分解快。所以次氯酸钠需要避光保存,避免与空气中酸性气体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消毒药液为次氯酸钠溶液,为了增强次氯酸钠稳定性,次氯酸钠溶液产品厂家经常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硅酸钠等稳定剂,这些物质与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物,造成管道结垢。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破坏了结垢物质形成环境,确保管道内不会结垢堵塞或不易结垢堵塞。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包括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所述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呈竖直状设置连接,自来水输入管设于上端,混合药液输出管设于下端;还设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设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的管内,插入管出液口倾斜向上;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相连接,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插入管进液口相连通。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插入管的管径小于消毒药液输入管管径。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通过T型连接件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包括水平连接端、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插入管设于T型连接件内,插入管进液口与水平连接端连接,插入管出液口向上连接端倾斜;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水平连接端连接,自来水输入管与上连接端连接,混合药液输出管与下连接端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插入管出液口向上倾斜角度为30-5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毒投加系统,包括任一所述的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消毒药液供液装置、自来水供液装置;所述消毒药液供液装置与消毒药液输入管连接,所述自来水供液装置与自来水输入管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供液装置和混合药液输出管分别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选自球阀、闸阀;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还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于第一阀门与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之间;所述第二阀门选自止回阀。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第二阀门设有两个,还设有透明软管,所述透明软管设于第二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透明软管内设有流速计。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方式,所述自来水输入管还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于第一阀门与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之间。本技术提供了还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任一所述的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或消毒投加系统,还包括原水池、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搅拌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提升泵房、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清水池、吸水井、二级泵房。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包括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三者连接于一处,并且设有插入管,插入管出液口朝向向上,出液口的切口角度控制在30-55°,这样有利于消毒药液进入到连接处后可以在从上往下流动的自来水冲击作用下使得药液充分分散开,这种逆流添加的方式比顺流添加消毒药液分散效果更好。同时自来水流速和消毒药液的添加速率具有一定的要求,流速过快会造成消毒药液的浪费,顺流流动消毒药液分散不开,即不能很好的起到在混合药液输出管的充分分散,随着时间的运行增大就会出现结晶、结垢,在自来水的冲击作用使得消毒药液分散基础上,再通过设置出液口的切口方向使得冲击效果加强进一步的加强了分散的效果。二、本技术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插入管具有管径差,这样便于在消毒药液通过插入管进入到连接处以后,流速更快,进而与自上而下的自来水冲击效果更好,也即使得消毒药液分散效果更好。三、本技术一种消毒投加系统,还包括消毒药液供液装置、自来水供液装置;设置有透明软管可以观察消毒药液的流向和大致流速,进一步的设置有流速计可以更直观的观察消毒药液的流速。设置自来水流量计,控制管内自来水的流量,进而达到控制管内冲刷效果的目的。四、将本技术所述的消毒药液投加管道或消毒投加系统用于自来水处理系统中,可以解决自来水消毒处理过程造成消毒药液输送管线的堵塞问题,降低了消毒投加系统投加响应延迟,提高自来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消毒药液投加管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消毒投加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流量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来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标:1-消毒药液输入管,2-自来水输入管,3-混合药液输出管,4-插入管,5-T型连接件,6-消毒药液供液装置,7-自来水供液装置,8-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透明软管,11-流量计,12-原水池,13-预臭氧接触池,14-机械搅拌平流沉淀池,15-V型滤池,16-提升泵房,17-臭氧接触池,18-活性炭滤池,19-清水池,20-吸水井,21-二级泵房,22-用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各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所述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呈竖直状设置连接,自来水输入管设于上端,混合药液输出管设于下端;还设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设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的管内,插入管出液口倾斜向上;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相连接,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插入管进液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所述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呈竖直状设置连接,自来水输入管设于上端,混合药液输出管设于下端;还设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设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的管内,插入管出液口倾斜向上;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连接处相连接,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插入管进液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径小于消毒药液输入管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自来水输入管和混合药液输出管通过T型连接件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包括水平连接端、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插入管设于T型连接件内,插入管进液口与水平连接端连接,插入管出液口向上连接端倾斜;所述消毒药液输入管与水平连接端连接,自来水输入管与上连接端连接,混合药液输出管与下连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毒药液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出液口向上倾斜角度为30-55°。


5.一种消毒投加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森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森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