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96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支架另一侧设置有负载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与舷外机的转向连杆连接,所述舷外机的底部与所述负载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带动所述舷外机在所述负载机构上进行转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在舷外机转向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能有效的进行转向系统的验证,提供改进依据,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也为产品投放市场后的使用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其操作简单,调节性强,试验有效性高,试验效率高,对舷外机转向系统的验证提供极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用舷外机
,尤其涉及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舷外机主要有发动机、传动机构、悬挂机构、推进器和操作装置组成。由于其灵活性强,整机安装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游艇、充气动力艇及各种钓鱼船。功率从2马力到450马力不等,通常大马力舷外机使用远程操作系统,而手柄操作系统用于小马力发动机。舷外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水阻较大,转向操作频繁,所以对转向系统的耐久性要求较高;同时考虑转向系统是保证驾乘人员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确保转向系统的稳定性非常必要。舷外机转向系统由于构成组件较多,连接复杂,设计时无法对转向系统的效率及可靠性进行计算,所以投放市场后的使用可靠性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支架另一侧设置有负载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与舷外机的转向连杆连接,所述舷外机的底部与所述负载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带动所述舷外机在所述负载机构上进行转向运动。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串联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舷外机的转向连杆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优选地,所述气缸设置有三个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均布于所述气缸侧部。优选地,所述负载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负载组件。优选地,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过渡箱体、所述过渡箱体的顶部与舷外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一条形孔。优选地,所述负载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一基座,所述基座的两侧均穿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固定座内,所述导杆上套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优选地,所述基座的上端与所述过渡箱体的底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条形孔配合,且可在所述条形孔内单向往复运动。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执行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柜,及用于显示所述力传感器的仪表显示器。优选地,所述直线导轨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所述过渡箱体与所述舷外机底部通过螺纹连接。优选地,以上任意一所述的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控制面板启动装置,所述执行机构工作,所述舷外机通过与所述执行机构的连接块连接的转向连杆带动舷外机运动;S2、所述舷外机运动,带动所述负载机构的过渡箱体运动;S3、所述过渡箱体顶部受力运动,驱动所述过渡箱体底部的连接轴在所述过渡箱体底部的条形孔内进行往复运动;且带动所述过渡箱体底部的基座沿导杆方向在底板上的直线滑轨上运动,通过不断的往复运动测试舷外机的转向耐久性,其中所述导杆上的弹簧提供相应的负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在舷外机转向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能有效的进行转向系统的验证,提供改进依据,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也为产品投放市场后的使用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其操作简单,调节性强,试验有效性高,试验效率高,对舷外机转向系统的验证提供极大的帮助。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爆炸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负载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截面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另一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1控制柜,3负载机构,4舷外机,5执行机构,6仪表显示器,7控制面板,301过渡箱体,3011条形孔,313螺钉,308基座,309连接轴,319弹簧,321直线轴承,322导杆,324固定座,316直线导轨,315底板,52气缸,521磁性开关,55力传感器,57连接块,571连接孔,51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结合图1-图6所示,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机构5,所述支架1另一侧设置有负载机构3,所述执行机构5的一端与舷外机4的转向连杆连接,所述舷外机4的底部与所述负载机构3连接,所述执行机构5带动所述舷外机4在所述负载机构上进行转向运动。所述支架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执行机构电性连接的控制柜21、用于显示所述力传感器的仪表显示器6,及控制面板7和三位五通电磁阀。所述控制柜21内设置有PLC、断路器、卡轨熔断器、开关电源及接线端子排。所述舷外机应用时有远程操作机型和手柄机型两种,两种机型其执行机构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方向。所述远程操作机型为图1所示,手柄机型为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后续以远程操作机型为主进行举例,所述手柄机型的测试原理与所述远程操作机型一致。所述执行机构5包括通过连接件51连接于支架1上的气缸52,所述气缸52的侧部设置有三个磁性开关521。所述控制柜内的PLC通过磁性开关信号,控制三位五通电磁阀,实现气缸52可在中间位置停止及两端换向,当磁性开关气缸52停在中间位置时,可调节负载机构3空载。所述气缸52的气缸轴上串联有力传感器55,所述力传感器55与所述仪表显示器7电性连接,通过所述仪表显示器7可以查看施加转向载荷的大小。所述力传感器6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57,所述连接块57的端部开设有一连接孔571,所述舷外机4的转向连杆设置于所述连接孔571内。所述负载机构3包括与所述支架1连接的底板315、设置于所述底板315上的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与所述底板315之间设置有负载组件。具体的,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过渡箱体301、所述过渡箱体301的顶部与舷外机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箱体301的底部开设有一条形孔3011。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箱体301与所述舷外机4底部通过螺钉313连接。所述负载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底板315上的直线导轨316。所述直线导轨316上设置有一基座308,所述基座308的两侧均穿设有导杆322。所述导杆322的另一端穿设于连接在所述底板315上的固定座324内,所述导杆322上套置有弹簧319。所述弹簧319设置于所述基座308与所述固定座324之间,所述固定座324与所述导杆322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321。所述基座308的上端与所述过渡箱体301的底部通过连接轴309连接,所述连接轴309上设置有轴承,并用止挡垫片及螺母锁止限位。所述轴承与所述条形孔3011的短边配合,且可在所述条形孔3011内单向往复运动。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以上所述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装置,所述执行机构5工作,所述舷外机4通过与所述执行机构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支架另一侧设置有负载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与舷外机的转向连杆连接,所述舷外机的底部与所述负载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带动所述舷外机在所述负载机构上进行转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执行机构,所述支架另一侧设置有负载机构,所述执行机构的一端与舷外机的转向连杆连接,所述舷外机的底部与所述负载机构连接,所述执行机构带动所述舷外机在所述负载机构上进行转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上串联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舷外机的转向连杆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设置有三个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均布于所述气缸侧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过渡组件,所述过渡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负载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件包括过渡箱体、所述过渡箱体的顶部与舷外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一条形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舷外机转向系统用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一基座,所述基座的两侧均穿设有导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学生王军顾世奇
申请(专利权)人:水星海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