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93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其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两侧的支撑柱、固定连接于两支撑柱相互靠近一端上侧的置物块,两支撑柱靠近置物块的一端侧面上均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起重机吊臂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对吊臂进行卡接限位进一步固定起重机吊臂,使吊臂在随起重机移动途径崎岖不平的路段时不宜由于颠簸或者剧烈转动而脱离支架,具有防止吊臂发生损坏和保障行驶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吊臂通过支架安装在驾驶室后面的车架上,用于在车辆前端支撑吊臂,防止吊臂和驾驶室干涉。当起重机作业时,吊臂脱离吊臂支架,进行起升作业;当起重机停止作业时,吊臂重新回落到吊臂支架上,此时吊臂支架同吊臂一起随车辆行驶。由于车辆在非公路路面行驶时,吊臂支架会承受较多来自吊臂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吊臂支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免发生疲劳破坏,碰坏驾驶室甚至发生人员伤亡。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811135U且名称为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的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架,包括:垫层、支撑层、加强管、加强板、钢板、卡接板、板孔、托重增强板、弯曲层,钢板中间设有板孔,钢板顶端设有托重增强板,托重增强板左右两侧设有加强管,托重增强板顶端连接所述支撑层,托重增强板底端连接与弯曲层,加强管底端也连于接弯曲层,加强管顶端贯穿支撑层,支撑层顶端设有垫层,加强管顶端连接于垫层,钢板底端设有带有调节扣的卡接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起重机在不作业时上述起重机吊臂仅架接在所述支架支撑层上,在支撑层两侧没有用于加固吊臂的固定装置,但目前前往施工作业场景经过的路段往往有崎岖不平的山路等颠簸路段,在起重机吊臂随车行驶在这些路段时,容易由于颠簸晃动可能脱离支架,会对吊臂造成损坏也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汽车起重机行驶时,可对吊臂起到一定加固和保护作用的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包括支撑柱、用于放置吊臂的置物块、底板,所述支撑柱的数量有两个且大小相同,两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端面,两所述支撑柱相对侧壁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块,两所述支撑柱侧壁靠近所述置物块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用于抵接以限制所述置物块上的吊臂移动的固定组件,两所述固定组件互相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用于放置起重机吊臂的支架的两支撑柱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固定组件,对吊臂进行卡接加固,减少在汽车起重机在崎岖山路或颠簸路段行进时,吊臂会晃动脱离支架的风险。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铰接于用于加固起重机吊臂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螺杆,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侧壁设有供所述螺杆穿设入内的螺孔,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使用时均抵接于起重机吊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分为铰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两端,分段对起重机吊臂进行卡接加固,产生夹持效果,强化加固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上的所述螺杆穿设出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手动旋转和固定所述第二支杆的旋钮,所述螺杆外壁上为螺纹结构设置,所述螺孔内壁与所述旋钮内壁均与所述螺杆螺纹结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螺孔内壁与所述旋钮内壁均为与所述螺杆螺纹结构相互配合使用的螺纹结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钮控制第二支杆绕第一支杆上的螺杆转动和固定,使第二支杆在对起重机吊臂进行卡接限位时更加灵活固定时更加牢固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杆用于抵接于起重机吊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支杆用于抵接吊臂的侧面上粘接有第一橡胶垫,在两支撑柱上的第一支杆卡接吊臂时,增加第一支杆与吊臂之间的摩擦力也避免第一支杆与吊臂之间发生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支杆靠近所述置物块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吊臂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杆的侧壁在使用时抵接于起重机吊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支撑柱上的第二支架旋转作用对起重机吊臂进行夹持限位作用时,通过在第二支杆用于夹持吊臂的侧壁上设置挡板,增加吊臂与第二支杆的接触面积,产生的夹持卡接效果更加的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杆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用于抵接于起重机吊臂的一端通过粘合剂连接有第二橡胶垫,增加挡板与吊臂之间的摩擦力也避免挡板与吊臂在移动时发生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置物块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面为向所述底板凹陷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置物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端面为凹陷的弧形结构的置物块,在将吊臂放置于支架上并随汽车起重机发生移动时,吊臂不易在遇见较大的抖动时偏移脱离有一定蝴蝶的置物块,使吊臂放置于置物块上时更加稳固,同时使用加强筋使支架整体更加牢固,避免吊臂放置在置物块上移动时发生晃动,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置物块上端面设置用于缓冲的垫层,缓解吊臂对支架的压力,也可以增加吊臂和置物块上端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吊臂在置物块上端面发生滑动,同时也保护吊臂减少吊臂与支架之间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支架上的两支撑柱上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使用时抵接于放置于置物块上端面上的吊臂,对放置于置物块上端面的吊臂产生卡接效果,对吊臂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吊臂随起重机经过不平路段时脱离支架,使吊臂随起重机移动时更加牢固稳定;2.本技术通过将两支撑柱上的固定组件设置铰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两第一支杆配合下对放置于置物块上的吊臂产生卡接效果,固定住吊臂,在两铰接于第一支杆顶端的第二支架的转动配合下,对放置于置物块上的吊臂起到一定的夹持作用,使固定组件对吊臂的固定效果更牢固。3.本技术通过将置物块顶部设置为向底板凹陷的弧形结构,使吊臂放置于置物块上端面时会受到一定阻拦,防止吊臂发生偏移脱离出置物块上端面,同时置物块上端面设有垫层,减少支架受到吊臂的的压力,加大置物块上端面的摩擦力,避免吊臂在支架整体上发生滑动,也对吊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该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的主视图。图3是该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置物块;2、支撑柱;3、底板;4、固定组件;41、第一支杆;42、第二支杆;5、螺栓;6、螺杆;7、螺孔;8、旋钮;9、挡板;10、第一橡胶垫;11、第二橡胶垫;12、垫层;13、加强筋;14、条形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包括支撑柱(2)、用于放置吊臂的置物块(1)、底板(3),所述支撑柱(2)的数量有两个且大小相同,两所述支撑柱(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3)上端面,两所述支撑柱(2)相对侧壁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块(1),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柱(2)侧壁靠近所述置物块(1)一端均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有用于抵接以限制所述置物块(1)上的吊臂移动的固定组件(4),两所述固定组件(4)互相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包括支撑柱(2)、用于放置吊臂的置物块(1)、底板(3),所述支撑柱(2)的数量有两个且大小相同,两所述支撑柱(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3)上端面,两所述支撑柱(2)相对侧壁的上端位置处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块(1),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柱(2)侧壁靠近所述置物块(1)一端均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有用于抵接以限制所述置物块(1)上的吊臂移动的固定组件(4),两所述固定组件(4)互相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所述第一支杆(41)靠近所述底板(3)的一端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柱(2)上,所述第一支杆(41)远离所述底板(3)的一端铰接于用于加固起重机吊臂的第二支杆(42),所述第一支杆(41)远离所述底板(3)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螺杆(6),所述第二支杆(42)靠近所述底板(3)的一端侧壁设有供所述螺杆(6)穿设入内的螺孔(7),所述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使用时均抵接于起重机吊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吊臂支撑用支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杆(41)上的所述螺杆(6)穿设出所述第二支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手动旋转和固定所述第二支杆(42)的旋钮(8),所述螺杆(6)外壁上为螺纹结构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术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源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