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红雨专利>正文

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486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包括框架、分层挤压单元和固液分离单元,框架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分层挤压单元,框架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固液分离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垃圾分层挤压的方式使得垃圾内的固液完全分离,解决了单次进行挤压无法将厨余垃圾进行完美的固液分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垃圾分层缓慢下料并挤压的方法使得垃圾自动化进行多次挤压从而完成固液分离,解决了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速度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对生活垃圾发酵处理主要是针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针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时,往往需要将餐余垃圾内进行固液分离,但是单次进行挤压无法将厨余垃圾进行完美的固液分离;二、现有的设备难以自动化的进行厨余垃圾多次挤压的自动化处理流程,从而使得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具有通过分层格栅,隔离过滤和固液分离等优点,解决了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包括框架、分层挤压单元和固液分离单元,框架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分层挤压单元,框架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固液分离单元;分层挤压单元通过多次挤压的挤压和自动化下料的方式使垃圾进行完全的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单元将固体残渣和液体进行分离收集。所述的分层挤压单元包括上料口、驱动气缸、下压板、底层支撑架、滑动柱、横向下料机构、纵向下料机构、翻转辅助机构和翻转机构,上料口开设在框架前端,框架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下端设置有下压板、框架左右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底层支撑架,框架上端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滑动柱,横向下料机构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相连接,纵向下料机构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相连接,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按交替方式分布,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下端设置有辅助弹簧,翻转辅助机构设置在框架左端内壁上,框架前端内壁上设置有翻转机构;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将框架内部分成多层空间,垃圾从上料口进料,落在位于最上方的横向下料机构上端,驱动气缸通过下压板向下挤压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从而同时带动多个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向下挤压,从而使多层空间内的垃圾被挤压,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横向下料机构变形,从而使得横向下料机构上方的垃圾被导向纵向下料机构,经过再次挤压后,翻转辅助机构带动纵向下料机构变形,使垃圾掉落横向下料机构上方,多次之后垃圾从下料台下料。所述的横向下料机构包括横向滑动架、转动轴、转动板、橡胶垫、铰接杆一和铰接杆二,横向滑动架左右对称通过滑动方式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动柱相连接,转动轴沿横向滑动架长度方向均匀通过轴承架设在横向滑动架内端,转动轴外壁上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橡胶垫,相邻的转动板后端左侧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一,相邻的转动板后端右侧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二;转动板组成隔离平台,从而将框架内部分成剁成空间,橡胶垫使得相邻的转动板之间密封,铰接杆一和铰接杆二通过铰接方式与相邻转动板组成平行四边形,从而使得单一转动板转动时,所有转动板一同转动,扭簧使转动板保持水平状态。所述的固液分离单元包括隔离架、下料台、出液口、分液架、筛分网、翻转板、转动架、卡板柱和转动机构,框架下端内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隔离架,隔离架内端设置有下料台,框架左右两端内壁对称开设有出液口,框架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分液架,分液架上端内壁上设置有筛分网,分液架上端内壁上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左右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翻转板,转动架设置分液架上端内壁上,转动架设置分液架上端内壁上,转动架前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卡板柱,转动架后端内壁上设置有转动机构。垃圾被挤压后,由于相邻转动板之间的密封状态,从而使得被挤出的液体只能从转动板的四周进行下料,从而使得液体从隔离架的外端落下,由于底层支撑架内端的纵向下料机构与框架后端内壁密封接触,所以液体不会在上料台上端滴落,从而使得固体残渣中大部分液体被分离,出液口将分离出的液体导向分液架,通过筛分网将多余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通过打开翻转板,人工将多余的固体杂质进行清理,在翻转板打开时,卡板柱支撑翻转板,转动机构使卡板柱保持支撑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翻转辅助机构包括辅助电机、转动轮、传动皮带、转动杆和从动杆,框架左端内壁内开设有电机腔,电机腔左端内壁上通过电机座设置有辅助电机,转动轮从上往下均匀通过轴承设置在框架左端内壁上,转动轮外壁上套设有传动皮带,辅助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位于最上侧的转动轮左端,转动轮右端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板左端设置有从动杆。通过辅助电机带动转动轮转动,再通过转动杆和从动杆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将纵向下料机构变形,使得垃圾被下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纵向下料机构结构与横向下料机构结构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翻转机构结构与翻转辅助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层支撑架内端设置有纵向下料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限位挡板、限位环、旋转板和复位弹簧,转动架后端内壁上开设有圆槽,圆槽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环后端设置有限位环旋转板设置在卡板柱下端内壁上,旋转板通过滑动方式与限位环相连接,旋转板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转动方式打开翻转板,翻转板带动卡板柱转动,复位弹簧通过旋转板带动卡板柱复位,从而支撑翻转板,使得人工可以清理筛分网前侧被筛分出的杂质,复位弹簧通过旋转板使得卡板柱保持水平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垃圾分层挤压的方式使得垃圾内的固液完全分离,解决了单次进行挤压无法将厨余垃圾进行完美的固液分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垃圾分层缓慢下料并挤压的方法使得垃圾自动化进行多次挤压从而完成固液分离,解决了对厨余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的速度较慢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驱动气缸通过下压板向下挤压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从而同时带动多个横向下料机构和纵向下料机构向下挤压,从而使多层空间内的垃圾被挤压,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横向下料机构变形,从而使得横向下料机构上方的垃圾被导向纵向下料机构,经过再次挤压后,翻转辅助机构带动纵向下料机构,使垃圾掉落横向下料机构上方,多次之后垃圾从下料台下料。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B-B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固液分离单元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包括框架1、分层挤压单元2和固液分离单元3,其特征在于:框架1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分层挤压单元2,框架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固液分离单元3;分层挤压单元2通过多次挤压的挤压和自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包括框架(1)、分层挤压单元(2)和固液分离单元(3),其特征在于:框架(1)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分层挤压单元(2),框架(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固液分离单元(3);/n所述的分层挤压单元(2)包括上料口(21)、驱动气缸(22)、下压板(23)、底层支撑架(24)、滑动柱(25)、横向下料机构(26)、纵向下料机构(27)、翻转辅助机构(28)和翻转机构(29),上料口(21)开设在框架(1)前端,框架(1)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气缸(22),驱动气缸(22)下端设置有下压板(23)、框架(1)左右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底层支撑架(24),框架(1)上端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滑动柱(25),横向下料机构(26)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25)相连接,纵向下料机构(27)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25)相连接,横向下料机构(26)和纵向下料机构(27)按交替方式分布,横向下料机构(26)和纵向下料机构(27)下端设置有辅助弹簧,翻转辅助机构(28)设置在框架(1)左端内壁上,框架(1)前端内壁上设置有翻转机构(29);/n所述的横向下料机构(26)包括横向滑动架(261)、转动轴(262)、转动板(263)、橡胶垫(264)、铰接杆一(265)和铰接杆二(266),横向滑动架(261)左右对称通过滑动方式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动柱(25)相连接,转动轴(262)沿横向滑动架(261)长度方向均匀通过轴承架设在横向滑动架(261)内端,转动轴(262)外壁上设置有转动板(263),转动板(263)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橡胶垫(264),相邻的转动板(263)后端左侧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一(265),相邻的转动板(263)后端右侧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二(266);/n所述的固液分离单元(3)包括隔离架(31)、下料台(32)、出液口(33)、分液架(34)、筛分网(35)、翻转板(36)、转动架(37)、卡板柱(38)和转动机构(39),框架(1)下端内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隔离架(31),隔离架(31)内端设置有下料台(32),框架(1)左右两端内壁对称开设有出液口(33),框架(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分液架(34),分液架(34)上端内壁上设置有筛分网(35),分液架(34)上端内壁上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左右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翻转板(36),转动架(37)设置分液架(34)上端内壁上,转动架(37)设置分液架(34)上端内壁上,转动架(37)前端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卡板柱(38),转动架(37)后端内壁上设置有转动机构(3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发酵处理系统,包括框架(1)、分层挤压单元(2)和固液分离单元(3),其特征在于:框架(1)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分层挤压单元(2),框架(1)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固液分离单元(3);
所述的分层挤压单元(2)包括上料口(21)、驱动气缸(22)、下压板(23)、底层支撑架(24)、滑动柱(25)、横向下料机构(26)、纵向下料机构(27)、翻转辅助机构(28)和翻转机构(29),上料口(21)开设在框架(1)前端,框架(1)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气缸(22),驱动气缸(22)下端设置有下压板(23)、框架(1)左右两端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底层支撑架(24),框架(1)上端内壁上沿轴向均匀设置有滑动柱(25),横向下料机构(26)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25)相连接,纵向下料机构(27)通过滑动方式与滑动柱(25)相连接,横向下料机构(26)和纵向下料机构(27)按交替方式分布,横向下料机构(26)和纵向下料机构(27)下端设置有辅助弹簧,翻转辅助机构(28)设置在框架(1)左端内壁上,框架(1)前端内壁上设置有翻转机构(29);
所述的横向下料机构(26)包括横向滑动架(261)、转动轴(262)、转动板(263)、橡胶垫(264)、铰接杆一(265)和铰接杆二(266),横向滑动架(261)左右对称通过滑动方式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动柱(25)相连接,转动轴(262)沿横向滑动架(261)长度方向均匀通过轴承架设在横向滑动架(261)内端,转动轴(262)外壁上设置有转动板(263),转动板(263)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橡胶垫(264),相邻的转动板(263)后端左侧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一(265),相邻的转动板(263)后端右侧通过铰接方式设置有铰接杆二(266);
所述的固液分离单元(3)包括隔离架(31)、下料台(32)、出液口(33)、分液架(34)、筛分网(35)、翻转板(36)、转动架(37)、卡板柱(38)和转动机构(39),框架(1)下端内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隔离架(31),隔离架(31)内端设置有下料台(32),框架(1)左右两端内壁对称开设有出液口(33),框架(1)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分液架(34),分液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雨鲍宪丽
申请(专利权)人:梁红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