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747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磁性材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机头,机头的一侧设置有框架,框架远离机头的一端设置有机尾,框架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链条,且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刮板,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板的内部增设隔音板,且隔音板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隔音板和吸音块能够有效降低了输送时所产生的大量噪音,避免了噪音过大导致给生产车间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通过增设可拆卸的耐磨板,耐磨板能够有效的增强了刮板的耐磨性,解决了普通的输送装置不具有耐磨性而致使在使用时刮板易损坏而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性材料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永磁材料作为磁性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摩托车、电动工具行业和汽车工业等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永磁铁氧体材料就是产生磁场的功能材料。永磁铁氧体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配料→预烧→破碎→球磨→制粉→干压磁场成型/干压成型/湿压磁场成型→烧结→机械加工等。其中,永磁铁氧体粗粉在球磨工序之前,需要预先对粗粉进行兑水混合,形成永磁铁氧体粗粉浆料;铁氧体材料经过混合、解松、时效处理后,需要通过刮板机的输送,并输送至液压成型机进行成型,现提出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在该装置本体对混合原料进行输送时,不能有效降低了输送时所产生的大量噪音,噪音过大容易导致给生产车间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同时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时,会对工作人员的耳膜造成伤害,且也会影响周边居住或者来往的人群,会造成噪音污染,不有力于人的身心健康。2、在该输送装置对原料进行输送时,不能有效的增强了刮板的耐磨性,普通的输送装置不具有耐磨性容易致使在使用时刮板易损坏而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解决了不能有效降低了输送时所产生的大量噪音,噪音过大容易导致给生产车间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的问题,此外,不能有效的增强了刮板的耐磨性,普通的输送装置不具有耐磨性容易致使在使用时刮板易损坏而不便于更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机头,所述机头的一侧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远离机头的一端设置有机尾,所述框架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链条,且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所述刮板的上端设置有耐磨板,且刮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且位于耐磨板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刮板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部且位于耐磨板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头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推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头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机尾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头、机尾和框架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壁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形状为T字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板和吸音块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吸音块的数量为若干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耐磨板的数量与刮板的数量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的形状由矩形和多边形组成,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与安装块的数量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通过在底板的内部增设隔音板,且隔音板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在该装置本体对混合原料进行输送时,隔音板和吸音块能够有效降低了输送时所产生的大量噪音,避免了噪音过大导致给生产车间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同时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时,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耳膜造成伤害,且也不会影响周边居住或者来往的人群,不会造成噪音污染,有力于人的身心健康。2、该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通过增设可拆卸的耐磨板,在该输送装置对原料进行输送时,耐磨板能够有效的增强了刮板的耐磨性,解决了普通的输送装置不具有耐磨性而致使在使用时刮板易损坏而不便于更换的问题,此外,若耐磨板损坏时,通过安装块和安装槽的配合,能够对其进行拆卸与安装,同时在安装时,可先将耐磨板底端开设的限位槽与刮板顶端的限位块进行对接,能够起到限位固定作用,操作简单便捷,保证了安装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头;2、框架;3、机尾;4、底板;5、固定架;6、链条;7、刮板;8、隔音板;9、吸音块;10、耐磨板;11、安装槽;12、安装块;13、限位块;14、限位槽;15、驱动装置;16、推杆;17、进料口;18、出料口;19、支撑架;20、顶盖;21、支撑杆;22、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机头1,机头1的一侧设置有框架2,框架2远离机头1的一端设置有机尾3,框架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5,固定架5的一侧设置有链条6,且固定架5的上端设置有刮板7,底板4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8,隔音板8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9,刮板7的上端设置有耐磨板10,且刮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内部且位于耐磨板10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块12,刮板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外部且位于耐磨板10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4;通过在底板4的内部增设隔音板8,且隔音板8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9,在该装置本体对混合原料进行输送时,隔音板8和吸音块9能够有效降低了输送时所产生的大量噪音,避免了噪音过大导致给生产车间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同时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时,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耳膜造成伤害,且也不会影响周边居住或者来往的人群,不会造成噪音污染,有力于人的身心健康;通过增设可拆卸的耐磨板10,在该输送装置对原料进行输送时,耐磨板10能够有效的增强了刮板7的耐磨性,解决了普通的输送装置不具有耐磨性而致使在使用时刮板7易损坏而不便于更换的问题,此外,若耐磨板10损坏时,通过安装块12和安装槽11的配合,能够对其进行拆卸与安装,同时在安装时,可先将耐磨板10底端开设的限位槽14与刮板7顶端的限位块13进行对接,能够起到限位固定作用,操作简单便捷,保证了安装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机头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6;通过驱动装置15和推杆16的配合,使其链条6转动,使得对混合原料进行输送。机头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7,机尾3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8;混合后的原料从进料口17投入输送装置内,再从出料口18流出。固定架5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19,支撑架19的上端设置有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机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的一侧设置有框架(2),所述框架(2)远离机头(1)的一端设置有机尾(3),所述框架(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一侧设置有链条(6),且固定架(5)的上端设置有刮板(7),所述底板(4)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8),所述隔音板(8)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9),所述刮板(7)的上端设置有耐磨板(10),且刮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且位于耐磨板(10)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块(12),所述刮板(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外部且位于耐磨板(10)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包括机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的一侧设置有框架(2),所述框架(2)远离机头(1)的一端设置有机尾(3),所述框架(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一侧设置有链条(6),且固定架(5)的上端设置有刮板(7),所述底板(4)的内部设置有隔音板(8),所述隔音板(8)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块(9),所述刮板(7)的上端设置有耐磨板(10),且刮板(7)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且位于耐磨板(10)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块(12),所述刮板(7)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外部且位于耐磨板(10)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5),所述驱动装置(15)的一端设置有推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氧体磁瓦生产加工用混合原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7),所述机尾(3)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威周连明李炳山周伟伟陈昌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惠住能磁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