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61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台、蒸汽机和真空泵,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连管,所述蒸汽机通过进汽管与连管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带动吸气罩移动,通过吸气罩能够与凹陷处接触,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蒸汽机,蒸汽机就会产生热蒸汽,热蒸汽就会通过进汽管、连管、主管进入吸气罩内对凹陷处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真空泵启动,真空泵将吸气罩内的空气抽离,吸气罩就会将汽车凹陷处吸住,然后通过气缸的拉动带动吸气罩移动,完成修复,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气缸的拉力,防止拉力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的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维修中最为常见的维修就是这辆的外皮被碰撞后发生凹陷与掉漆,对于一部分较小的凹陷可以直接进行修复,而对于凹陷的修复方式主要是通过外力将凹陷处往外吸,使得汽车外皮复原,在吸附前通常会对凹陷处进行加热,但是在冬天天气较冷,加热后在进行吸附时,加热处温度降低的较快,不利于修复,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新型的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汽车钣金修复方式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台、蒸汽机和真空泵,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连管,所述蒸汽机通过进汽管与连管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通气管与连管连接,所述进汽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连管与修复结构连接;所述修复结构包括与连管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远离连管的一端设置有吸气罩。优选的,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支撑板,所述主管贯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吸气罩连接。优选的,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与气缸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应力面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定位板通过若干连杆与定位斗连接,所述吸气罩贯穿定位斗并与定位斗连接,且主管贯穿安装板、定位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工控机和控制面板,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控制面板、蒸汽机、第一电磁阀、真空泵、第二电磁阀、气缸、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推把。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气压杆左右移动,所述气压杆的内部设置有高压气体,所述转动杆能相对于上移动套和下移动套转动,所述推拉杆能相对于转动杆转动,所述推拉杆能相对于定位板转动,所述推动杆能相对于安装板转动,所述伸缩杆能相对于安装板转动,所述上移动套的材质为柔软的天然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撑起套为分层结构,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端口连接在主管表面,所述贴合软套为软管且受到挤压会发生形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带动吸气罩移动,通过吸气罩能够与凹陷处接触,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启动蒸汽机,蒸汽机就会产生热蒸汽,热蒸汽就会通过进汽管、连管、主管进入吸气罩内对凹陷处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真空泵启动,真空泵将吸气罩内的空气抽离,吸气罩就会将汽车凹陷处吸住,然后通过气缸的拉动带动吸气罩移动,完成修复,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气缸的拉力,防止拉力过大。2.通过两个气缸能很好的改变推动杆、气压杆和伸缩杆的位置,使安装板能很好的竖直转动,从而使吸气罩能很好的调整竖直角度,更好的贴合汽车表面的曲线,上移动套和下移动套的位置改变能很好的通过转动杆和推拉杆带动定位板水平转动,从而时吸气罩能水平转动从而贴合在汽车外壳表面,保证修复的正常进行。3.本专利技术有连接管、撑起套和贴合软套组成的吸气罩,通过软质的贴合软套能很好的吸附在汽车表面,同时分层的撑起套能很好的跟随贴合软套改变角度,硬质的撑起套能很好的避免连接管和贴合软套形变,使连接管和贴合软套在吸气过程中保持原样,很好的保证了修复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的弯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的吸气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车体;11、万向轮;12、推把;20、支撑台;21、连管;30、蒸汽机;31、进汽管;32、第一电磁阀;40、真空泵;41、通气管;42、第二电磁阀;50、修复结构;51、支撑板;52、气缸;53、安装板;54、压力传感器;55、定位板;56、连杆;57、定位斗;58、吸气罩;59、主管;60、电控箱;61、上移动套;62、推动杆;63、转动杆;64、伸缩杆;65、下移动套;66、气压杆;67、推拉杆;581、连接管;582、撑起套;583、贴合软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10,所述车体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1,所述车体10上设置有支撑台20、蒸汽机30和真空泵40,所述支撑台20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20的连管21,所述蒸汽机30通过进汽管31与连管21连接,所述真空泵40通过通气管41与连管21连接,所述进汽管3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2,所述通气管41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2,所述连管21与修复结构50连接;所述修复结构50包括与连管21连接的主管59,所述主管59远离连管21的一端设置有吸气罩58。通过进汽管31、连管21和主管59能很好的将蒸汽机30内部的蒸汽导在汽车的凹陷表面,能很好的对凹陷部位进行加热,使凹陷部位能很好的受热从而方便后续的修复,同时真空泵40能很好的将凹陷表面空气吸出,使吸气罩58紧紧贴在凹陷表面,随后通过外部拉扯即可将凹陷修复,压力传感器54能很好的感知压力,避免气缸52对汽车表面造成损伤,万向轮11方便修复装置的移动,保证修复装置能很好的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实施例2如图1-2,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10,所述车体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1,所述车体10上设置有支撑台20、蒸汽机30和真空泵40,所述支撑台20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20的连管21,所述蒸汽机30通过进汽管31与连管21连接,所述真空泵40通过通气管41与连管21连接,所述进汽管3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2,所述通气管41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2,所述连管21与修复结构50连接;所述修复结构50包括与连管21连接的主管59,所述主管59远离连管21的一端设置有吸气罩58,所述伸缩杆64能相对于气压杆66左右移动,所述气压杆66的内部设置有高压气体,所述转动杆63能相对于上移动套61和下移动套65转动,所述推拉杆67能相对于转动杆63转动,所述推拉杆67能相对于定位板55转动,所述推动杆67能相对于安装板53转动,所述伸缩杆64能相对于安装板53转动,所述上移动套61的材质为柔软的天然橡胶材质。通过气缸52能很好的带动推动杆左右移动,左右移动的推动杆62能很好的改变安装板53的位置,使安装板53能带动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台、蒸汽机和真空泵,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连管,所述蒸汽机通过进汽管与连管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通气管与连管连接,所述进汽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连管与修复结构连接;所述修复结构包括与连管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远离连管的一端设置有吸气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支撑台、蒸汽机和真空泵,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连管,所述蒸汽机通过进汽管与连管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通气管与连管连接,所述进汽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连管与修复结构连接;所述修复结构包括与连管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远离连管的一端设置有吸气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支撑板,所述主管贯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吸气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变形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结构还包括与气缸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应力面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定位板通过若干连杆与定位斗连接,所述吸气罩贯穿定位斗并与定位斗连接,且主管贯穿安装板、定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彬彬骆惠珍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螺阳林飞燕汽车维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