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保湿装置、呼吸面罩、呼吸面罩组件和呼吸支持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44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通气保湿装置、呼吸面罩、呼吸面罩组件和呼吸支持设备。通气保湿装置中,通气保湿装置壳体包括呼吸通道,呼吸通道的一端为呼吸面罩连通端另一端为呼吸管连通端,呼吸通道包括位于呼吸面罩连通端和呼吸管连通端之间的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呼吸通道的位于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和呼吸管连通端之间的通道段的通道壁上设置有排气口;多个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单元中的任一个能够设置在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内,通气保湿单元用于允许呼吸气体通过并能够减缓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通过。通气保湿装置体积小、能够灵活便捷地携带,可以向佩戴者提供保湿保热的可呼吸气体,提升佩戴呼吸面罩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气保湿装置、呼吸面罩、呼吸面罩组件和呼吸支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通气保湿装置、一种呼吸面罩、一种呼吸面罩组件和一种呼吸支持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面罩呼吸系统包括呼吸机、呼吸管和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包括呼吸腔,该呼吸腔可以容纳病人的鼻部或鼻部和口部,然后通过头带固定在病人的面部,以形成一个密封的呼吸腔,这样,呼吸管可以将呼吸机产生的可呼吸气体传送至密封的呼吸腔中,进而对病人进行呼吸治疗。另外,为了便于病人呼出的废气排出,呼吸面罩上通常设置有排气口,这样,呼出的废气即可通过排气口排出。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呼吸治疗时间通常比较长,例如病人经常需要整天、整夜佩戴呼吸面罩。在空气温度较低,空气干燥时,长时间佩戴呼吸面罩将会降低佩戴者的舒适度。为此,呼吸机上通常设置有加热加湿装置,以向佩戴者提供加热加湿的可呼吸气体。但是,呼吸机通常体积相对较大,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能够灵活便捷地向呼吸面罩的佩戴者提供保湿保热的呼吸气体,提升佩戴呼吸面罩的舒适感。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气保湿装置,该通气保湿装置包括:通气保湿装置壳体,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壳体包括呼吸通道,所述呼吸通道的一端为呼吸面罩连通端,所述呼吸通道的另一端为呼吸管连通端,所述呼吸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呼吸面罩连通端和所述呼吸管连通端之间的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所述呼吸通道的位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和所述呼吸管连通端之间的通道段的通道壁上设置有排气口;多种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单元,至少一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的保湿度与其它一种或多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的保湿度不同,任一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能够设置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内,所述通气保湿单元用于允许呼吸气体通过并能够减缓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通过。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通气保湿单元设置在呼吸通道的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内,并且通气保湿单元能够用于允许呼吸气体通过并能够减缓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通过,该通气保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呼吸面罩连通端将和呼吸面罩连通,这样,佩戴者的呼出气体(排气)可以通过通气保湿单元从排气口排出,此时,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在通气保湿单元的减缓作用下,呼吸面罩连通端和通气保湿单元之间的通道段内的湿度将会增大,并且水分可以在通气保湿单元中凝结以使得通气保湿单元的内部湿度也增大,同时,呼出气体中含有的热量会使得呼吸面罩连通端和通气保湿单元之间的通道段以及通气保湿单元的温度升高,这样,提供给佩戴者的可呼吸气体在经过通气保湿单元,以及呼吸面罩连通端和通气保湿单元之间的通道段时,在增大的湿度和升高的温度的作用下,该通气保湿装置就可以向佩戴者提供保湿保热的可呼吸气体,提升佩戴呼吸面罩的舒适感,另外,该通气保湿装置能够与呼吸面罩和呼吸管连通,由于呼吸面罩和呼吸管的轻型便捷性,因此,该通气保湿装置体积小并且能够灵活便捷地携带,同时,多种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单元能够根据所需安装在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内,从而可以灵活便捷地更换所需的通气保湿单元,从而能够灵活便捷地向呼吸面罩的佩戴者提供保湿保热的呼吸气体。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通气保湿芯体,所述通气保湿芯体包括隔片和减缓片,所述隔片布置形成通气隔室,所述减缓片设置在所述通气隔室中并弯曲延伸以形成通气间隙。更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单元壳体,所述通气保湿芯体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通气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单元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多个壳体,多个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时能够形成通气通道。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壳体设置有各自的定位结构,每个所述壳体的定位结构适于与相邻的壳体的定位结构结合。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壳体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定位机构来卡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芯体具有至少两种能够实现不同保湿度和通气量的不同规格,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芯体在径向尺寸、轴向长度、材质和排布方式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进一步地,所述通气通道的尺寸能够调整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所述通气保湿芯体。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包括用于允许部分呼吸气体不经过所述通气保湿芯体保湿但直接通过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壳体的辅助气道。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用于允许部分呼吸气体不经过所述通气保湿芯体保湿但直接通过所述单元壳体的辅助气道。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芯体包括多个隔片和减缓片,多个所述隔片间隔层叠布置以在相邻隔片之间形成通气隔室,所述减缓片在所述通气隔室中弯曲延伸以形成所述通气间隙。更进一步地,所述减缓片弯曲延伸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连接于各自侧的所述隔片。更进一步地,所述隔片为环形片,多个尺寸不同的所述环形片在径向方向上同中心轴线地依次间隔套设,相邻的环形片之间形成环形的通气隔室,每个环形的通气隔室内设置有沿着周向方向波浪形延伸的所述减缓片。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方式一:所述单元壳体上形成有所述辅助气道;方式二:所述通气保湿芯体上形成有所述辅助气道。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方式一时,所述单元壳体包括间隔套设的外筒壳体和内筒壳体,所述通气保湿芯体设置在所述外筒壳体和所述内筒壳体之间的间隔中,其中,所述内筒壳体的内部通道作为所述辅助气道;或者,所述单元壳体包括间隔套设的外筒壳体和内筒壳体,所述通气保湿芯体设置在所述内筒壳体中,所述外筒壳体和所述内筒壳体之间的间隔作为所述辅助气道。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情形一:所述通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通气保湿芯体位于两端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情形二:所述单元壳体设置有用于通气保湿单元安装的安装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结构:结构一: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情形一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通气通道的壁上周向间隔均布多个限位条,多个所述限位条延伸到所述通气通道的中心并汇聚连接;结构二: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情形二时,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单元壳体外周面上的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卡扣槽,和/或,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单元壳体外周面上的安装定位凸缘。另外,所述单元壳体包括在所述通气通道的延伸方向上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允许呼吸气体直接通过的第一辅助气道段,所述第二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允许呼吸气体直接通过的第二辅助气道段,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辅助气道段和所述第二辅助气道段在所述通气通道的延伸方向连通以形成辅助气道;或者,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间隔套设的第一外筒段和第一内筒段,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间隔套设的第二外筒段和第二内筒段,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外筒段和所述第二外筒段连接以形成外筒壳体,所述第一内筒段和所述第二内筒段连接以形成内筒壳体,所述通气保湿芯体设置在所述外筒壳体和所述内筒壳体之间的间隔中,所述内筒壳体的内部通道作为辅助气道。另外,所述通道段的通道壁包括端面壁,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端面壁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气保湿装置壳体(1),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壳体(1)包括呼吸通道(2),所述呼吸通道(2)的一端为呼吸面罩连通端(3),所述呼吸通道(2)的另一端为呼吸管连通端(4),所述呼吸通道(2)包括位于所述呼吸面罩连通端(3)和所述呼吸管连通端(4)之间的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5),所述呼吸通道(2)的位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5)和所述呼吸管连通端(4)之间的通道段的通道壁上设置有排气口(6);/n多种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单元(7),至少一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的保湿度与其它一种或多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的保湿度不同,任一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均能够设置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5)内,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用于允许呼吸气体通过并能够减缓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气保湿装置壳体(1),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壳体(1)包括呼吸通道(2),所述呼吸通道(2)的一端为呼吸面罩连通端(3),所述呼吸通道(2)的另一端为呼吸管连通端(4),所述呼吸通道(2)包括位于所述呼吸面罩连通端(3)和所述呼吸管连通端(4)之间的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5),所述呼吸通道(2)的位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5)和所述呼吸管连通端(4)之间的通道段的通道壁上设置有排气口(6);
多种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单元(7),至少一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的保湿度与其它一种或多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的保湿度不同,任一种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均能够设置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容纳段(5)内,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用于允许呼吸气体通过并能够减缓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包括通气保湿芯体(10),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包括隔片(12)和减缓片(13),所述隔片(12)布置形成通气隔室(14),所述减缓片(13)设置在所述通气隔室(14)中并弯曲延伸以形成通气间隙(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包括单元壳体(9),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9)的通气通道(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壳体(9)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多个壳体,多个所述壳体连接在一起时能够形成所述通气通道(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设置有各自的定位结构(71),每个所述壳体的定位结构适于与相邻的壳体的定位结构结合以相互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壳体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定位结构来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具有至少两种能够实现不同保湿度和通气量的不同规格,不同规格的通气保湿芯体在径向尺寸、轴向长度、材质和排布方式中的至少一方面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11)的尺寸能够调整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包括用于允许部分呼吸气体不经过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保湿而直接通过所述通气保湿装置壳体(1)的辅助气道(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包括辅助气道(8),所述辅助气道(8)允许部分呼吸气体不经过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保湿而直接通过所述单元壳体(9)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方式一:所述单元壳体(9)上形成有所述辅助气道(8);
方式二: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上形成有所述辅助气道(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7)包括方式一时,所述单元壳体(9)包括间隔套设的外筒壳体(18)和内筒壳体(19),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设置在所述外筒壳体(18)和所述内筒壳体(19)之间的间隔中,其中,所述内筒壳体(19)的内部通道作为所述辅助气道(8);
或者,
所述单元壳体(9)包括间隔套设的外筒壳体(18)和内筒壳体(19),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设置在所述内筒壳体(19)中,所述外筒壳体(18)和所述内筒壳体(19)之间的间隔作为所述辅助气道(8)。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情形一:所述通气通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位于两端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
情形二:所述单元壳体(9)设置有用于通气保湿单元安装的安装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结构:
结构一: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情形一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通气通道(11)的壁上周向间隔均布多个限位条(20),多个所述限位条(20)延伸到所述通气通道(11)的中心并汇聚连接;
结构二:在所述通气保湿单元包括情形二时,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单元壳体(9)外周面上的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卡扣槽(21),和/或,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单元壳体(9)外周面上的安装定位凸缘(22)。


15.根据权利要求3-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壳体(9)包括在所述通气通道(11)的延伸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23)和第二壳体(24),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23)上形成有用于允许呼吸气体直接通过的第一辅助气道段,所述第二壳体(24)上形成有用于允许呼吸气体直接通过的第二辅助气道段,在所述第一壳体(23)和所述第二壳体(24)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辅助气道段和所述第二辅助气道段在所述通气通道(11)的延伸方向连通以形成辅助气道(8);
或者,
所述第一壳体(23)包括间隔套设的第一外筒段和第一内筒段,所述第二壳体(24)包括间隔套设的第二外筒段和第二内筒段,在所述第一壳体(23)和所述第二壳体(24)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外筒段和所述第二外筒段连接以形成外筒壳体(18),所述第一内筒段和所述第二内筒段连接以形成内筒壳体(19),所述通气保湿芯体(10)设置在所述外筒壳体(18)和所述内筒壳体(19)之间的间隔中,所述内筒壳体(19)的内部通道作为辅助气道(8)。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段的通道壁包括端面壁(25),所述排气口(6)形成在所述端面壁(25)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壁(25)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排气口(6)排出的气体轴向流动的排气引导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引导结构包括在所述排气口(6)的内侧口边沿和外侧口边沿上分别设置的轴向凸起(27),所述轴向凸起(27)之间形成轴向平直引导间隙(28)。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6)的内部尺寸沿着排气方向逐渐扩大,和/或,所述排气口(6)倾斜布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气保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6)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结构:
结构一:所述排气口(6)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排气圆孔;
结构二:所述排气口(6)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并且周向延伸的排气缝隙;
结构三:所述排气口(6)包括径向间隔布置的多组排气缝隙,每组排气缝隙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辉刘远翔周明钊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