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3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其包括底盘、支撑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支撑装置位于底盘的上部,其包括支撑管、脚踏板和防护装置,多根支撑管等距分布在底盘上部;脚踏板安装在支撑管上;防护装置位于脚踏板上方,包括防护栏、横撑、防护链条和防护链条连接点;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组、电机、传动装置、轨道轮和万向轮;电池组位于底盘内部,电机和轨道轮均与传动装置连接;万向轮设置在底盘底部;控制装置包括行进开关、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控制器安装在底盘内部,行进开关设置在脚踏板上;控制面板设置在防护栏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高度可选的工作平台,增强了安全性,简化了操作工艺流程,同时节省植株管理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
本技术属于设施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
技术介绍
为充分利用生长空间,设施栽培过程中常采用垂直吊蔓种植的整枝方式,植株往往高于工作人员的身高,需要借助一定工具才能使工作人员达到比较适宜的工作高度,对植株顶部或者不同高度的部位进行植株管理或者采摘工作。以往采用人字梯或者降低植株种植高度的方法解决植株过高不方便管理的问题,费时费工也不利于产量提升。国外采用升降车来满足高大玻璃温室中不同高度的植株管理需求,但进口设备成本较高,国内设施农业发展这么多年推广数量甚微,另外,我国设施农业中日光温室面积大,未来发展趋势中依然占重要地位,但日光温室高度有限,不适宜采用高度比较高的升降采摘车。所以急需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简易的轨道工作车,满足日光温室中高层植株管理及采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使工作车能够解决日光温室高层植株养护管理不方便,常规植株管理登高作业设施无防护及无法自动行进,更换行间操作繁琐等问题,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高度可选的工作平台,增加了工作条件的安全性,并且简化了操作工艺流程,同时能够节省植株管理的投入。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其包括底盘、支撑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底盘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底盘的上部,其包括支撑管、脚踏板和防护装置,多根所述支撑管均沿底盘的横向方向等距分布在所述底盘上部的两侧,且其底部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在相邻的四根所述支撑管中间,且其四个角部均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脚踏板的上方,其包括位于两侧的防护栏、横撑、防护链条和防护链条连接点;多个所述防护栏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且其两端均与横向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管连接;所述横撑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高端,且横撑的两端均与纵向平行的两根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链条连接点,自所述支撑装置的低端开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多个所述防护链条的两端均与纵向平行的两个所述防护链条连接点能拆卸地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组、电机、传动装置、轨道轮以及万向轮;所述电池组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底部的一端,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所述轨道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底部的两端且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两端且位于所述轨道轮的内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行进开关、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行进开关设置在所述脚踏板上,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防护栏上且与所述防护栏能拆卸连接,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的长度尺寸从所述支撑装置的高端到低端依次等尺寸递减。优选地,所述支撑管的横向间距均等于所述脚踏板的长度,所述支撑管的纵向间距均等于所述脚踏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脚踏板的高度尺寸从所述支撑装置的低端到高端依次等距离递增。优选地,所述轨道轮设置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的两端,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轨道轮在两个圆形钢管轨道内滚动;所述万向轮的高度大于所述轨道轮的高度,且所述万向轮与轨道轮的高度差等于所述圆形钢管轨道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前进按钮、后退按钮以及速度旋钮;所述控制面板在所述防护栏上的位置能调整。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所述控制器采用无级变速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可自动行驶于固定轨道,行进过程中无需调整方向,工作人员可专心进行植株管理。(2)本技术的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设置多层脚踏板,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同高度进行植株管理工作,满足垂吊式栽培模式对工作面高度不同的需求。(3)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的控制面板采用软连接方式,可以悬挂在不同的高度,方便操作管理,整车只需要一个控制面板,易于学习和掌握。(4)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的工作车的每个脚踏板均设置一个行进开关,工作人员用脚踩下开关即可驱动工作车,解放双手,降低控制难度,方便双手开展植株管理工作。(5)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的底盘安装万向轮,路面行驶时可横向移动,利于更换栽培行,避免调头和拐弯,节约工作时间。(6)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同时安装轨道轮和万向轮,可同时满足轨道行驶和路面行驶,活动范围广,路面切换顺畅,可实现行驶中切换路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的顶视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盘、支撑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底盘为钢架和钢板构成的中空框架结构,起到稳固整体和承重作用,底盘的内部安装有电池组10和控制器12。支撑装置位于底盘的上部,包括支撑管9、脚踏板8和防护装置,多根支撑管9均沿底盘的横向方向,即底盘的两个长边方向等距分布在底盘上部的两侧,并且支撑管9的底部均与底盘固定连接,支撑管9的长度尺寸从支撑装置的高端到低端依次等尺寸递减。脚踏板8安装在相邻的四根支撑管9中间位置,并且脚踏板的四个角部均与四根支撑管固定连接,脚踏板的高度尺寸从支撑装置的低端到高端依次等距离递增。支撑管的横向间距均等于脚踏板的横向长度,支撑管的纵向间距均等于脚踏板的纵向宽度。防护装置设置在脚踏板8的上方,其包括位于两侧的防护栏1、横撑6、防护链条2和防护链条连接点21;多个防护栏1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上端,并且防护栏的两端分别与横向相邻的两根支撑管9连接。横撑6位于支撑装置的高端的外侧,并且横撑6的两端分别与纵向平行的两根支撑管固定连接。防护链条连接点21自支撑装置的低端开始,依次设置在每个支撑管的上部,多个防护链条2的两端与纵向平行的两个防护链条连接点21能拆卸地连接。轨道工作车不工作时,防护链条2第一端连接在一个防护链条连接点上,第二端处于悬挂状态,等工作人员站立在脚踏板8上时,将防护链条2悬挂着的第二端连接在与其第一端连接的防护链条连接点平行的另一个连接点上,起到防坠落功能。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组10、电机3、传动装置4、轨道轮5以及万向轮11;电池组10安装在底盘的内部,对电池组起到保护的作用。传动装置4安装在底盘底部的一端,电机3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安装在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盘、支撑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n所述底盘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底盘的上部,其包括支撑管、脚踏板和防护装置,多根所述支撑管均沿底盘的横向方向等距分布在所述底盘上部的两侧,且其底部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在相邻的四根所述支撑管中间,且其四个角部均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脚踏板的上方,其包括位于两侧的防护栏、横撑、防护链条和防护链条连接点;多个所述防护栏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且其两端均与横向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管连接;所述横撑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高端,且横撑的两端均与纵向平行的两根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链条连接点,自所述支撑装置的低端开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多个所述防护链条的两端均与纵向平行的两个所述防护链条连接点能拆卸地连接;/n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组、电机、传动装置、轨道轮以及万向轮;所述电池组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底部的一端,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所述轨道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底部的两端且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两端且位于所述轨道轮的内侧;/n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行进开关、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行进开关设置在所述脚踏板上,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防护栏上且与所述防护栏能拆卸连接,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轨道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盘、支撑装置、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底盘为中空框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底盘的上部,其包括支撑管、脚踏板和防护装置,多根所述支撑管均沿底盘的横向方向等距分布在所述底盘上部的两侧,且其底部均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安装在相邻的四根所述支撑管中间,且其四个角部均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脚踏板的上方,其包括位于两侧的防护栏、横撑、防护链条和防护链条连接点;多个所述防护栏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且其两端均与横向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管连接;所述横撑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高端,且横撑的两端均与纵向平行的两根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链条连接点,自所述支撑装置的低端开始,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多个所述防护链条的两端均与纵向平行的两个所述防护链条连接点能拆卸地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池组、电机、传动装置、轨道轮以及万向轮;所述电池组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盘底部的一端,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所述轨道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底部的两端且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两端且位于所述轨道轮的内侧;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行进开关、控制面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内部,所述行进开关设置在所述脚踏板上,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伟田治中刘鲁江陈小文张雪松张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