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常菊专利>正文

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包括支架和加强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转动机构于工作台外侧,通过电机通电输出轴带动外框和滑块转动,使得滑块带动放置槽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放置槽带动内置的工具进行转动而便于使用,同时可将图纸放置于隔板的顶端面上,并且通过标签对放置的图纸进行标注说明,然后转动手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实现U型架受到螺杆的作用进行垂直向下移动将图纸夹紧固定于隔板顶端面,达到了快速稳定将图纸进行收放,便于后期使用,同时便于工具的转动使用,为工作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作台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而模具在生产之前需要先进行设计,模具在进行设计都是一般都是通过一个设计团队完成,在设计过程过程中,团队成员都会在一个桌面上进行工作,便于工作过程中的交流,通过使用到相对应的工作台使得模具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当使用工作台进行模具设计完成时其图纸多以叠放的方式放置,容易在后期时候过程造成混乱,同时模具在设计过程中有时需要使用到特有的工具,当工作台较大,设计人员较多时,工具不便于进行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该装置包括支架和加强杆,所述支架安装于工作台底端面,且支架侧表面底部锁固有加强杆,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工作台外侧,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壳体、电机、加固架、底板、隔板、标签、压紧机构、外框、固定机构、滑块、导杆、把手和放置槽,所述壳体设置于支架内侧底端,所述电机通过底板锁合于壳体内侧左端底部,且电机顶部输出轴穿过壳体内侧顶部左端后与外框底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加固架安装有两个于壳体内侧左端,且两个加固架左右对立面紧贴于电机左右端面,所述隔板紧固于壳体内侧右端,且隔板右端面中部粘贴有标签,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侧右端,所述外框与工作台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外圈贴合于外框内侧端面,且滑块通过固定机构紧固于外框内侧顶部,所述导杆锁合于外框内侧底端面,且导杆垂直贯穿于滑块底端面,所述把手安装于滑块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凹槽内侧,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滑块顶端面边沿处。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手轮、螺杆、U型架、限位板和导向块,所述手轮底端面中部紧固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于外框顶端面中部和隔板顶端面左端,且螺杆侧表面与U型架顶端面左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所述U型架位于隔板垂直顶部,所述限位板紧固于隔板顶端面中左端,所述导向块紧固于U型架左端面,且导向块滑动安装于壳体内侧左端面开设的滑槽内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密封板、开口、卡块、弹簧和固定杆,所述密封板紧固于开口内侧底端,所述开口开设于滑块左右两端底部,所述卡块通过弹簧连接于开口内侧右端,且卡块外侧左端相吻合于外框内侧左端面顶部开设的卡槽内侧,所述固定杆垂直焊接于卡块右端面中部,且固定杆侧表面与弹簧内侧端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内侧左端和右端面中部为镂空状,且壳体顶端面左端嵌入有相对应于电机顶部输出轴的轴承。优选的,所述导杆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外框内侧底部左右两端,且导杆顶端面相齐平于滑块顶端面。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等间距设置有两个以上于滑块顶端面边沿处,且所有放置槽呈等间距环状分布。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面和壳体底端面左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等间距分布有两个以上。优选的,所述把手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顶端面相齐平于滑块顶端面。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宽度相对应于U型架内侧宽度,且限位板左端面和U型架内侧左端面位于同一垂直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卡块外侧左端呈向左凸起的半椭圆状,且外框内侧顶端开设有相对应的半椭圆状卡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转动机构于工作台外侧,通过电机通电输出轴带动外框和滑块转动,使得滑块带动放置槽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放置槽带动内置的工具进行转动而便于使用,同时可将图纸放置于隔板的顶端面上,并且通过标签对放置的图纸进行标注说明,然后转动手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实现U型架受到螺杆的作用进行垂直向下移动将图纸夹紧固定于隔板顶端面,达到了快速稳定将图纸进行收放,便于后期使用,同时便于工具的转动使用,为工作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本专利技术通过底板底端面和壳体底端面左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等间距分布有两个以上,便于使得电机进行快速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连接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紧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支架-1、加强杆-2、工作台-3、转动机构-4、壳体-41、电机-42、加固架-43、底板-44、隔板-45、标签-46、压紧机构-47、外框-48、固定机构-49、滑块-410、导杆-411、把手-412、放置槽-413、手轮-471、螺杆-472、U型架-473、限位板-474、导向块-475、密封板-491、开口-492、卡块-493、弹簧-494、固定杆-49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包括支架1和加强杆2,支架1安装于工作台3底端面,且支架1侧表面底部锁固有加强杆2,提高了支架1的稳定性。请参阅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转动机构4设置于工作台3外侧,转动机构4包括壳体41、电机42、加固架43、底板44、隔板45、标签46、压紧机构47、外框48、固定机构49、滑块410、导杆411、把手412和放置槽413,壳体41设置于支架1内侧底端,壳体41内侧左端和右端面中部为镂空状,且壳体41顶端面左端嵌入有相对应于电机42顶部输出轴的轴承,便于将电机42和隔板45进行安装,同时减少电机42转动过程输出轴受到的摩擦力,电机42通过底板44锁合于壳体41内侧左端底部,且电机42顶部输出轴穿过壳体41内侧顶部左端后与外框48底端面中部转动连接,加固架43安装有两个于壳体41内侧左端,且两个加固架43左右对立面紧贴于电机42左右端面,底板44底端面和壳体41底端面左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等间距分布有两个以上,便于使得电机42进行散热,隔板45紧固于壳体41内侧右端,且隔板45右端面中部粘贴有标签46,压紧机构47设置于壳体41内侧右端,外框48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转动连接,滑块410外圈贴合于外框48内侧端面,且滑块410通过固定机构49紧固于外框48内侧顶部,导杆411锁合于外框48内侧底端面,且导杆411垂直贯穿于滑块410底端面,导杆411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外框48内侧底部左右两端,且导杆411顶端面相齐平于滑块410顶端面,便于使得滑块410进行稳定的垂直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包括支架(1)和加强杆(2),所述支架(1)安装于工作台(3)底端面,且支架(1)侧表面底部锁固有加强杆(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设置于工作台(3)外侧,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壳体(41)、电机(42)、加固架(43)、底板(44)、隔板(45)、标签(46)、压紧机构(47)、外框(48)、固定机构(49)、滑块(410)、导杆(411)、把手(412)和放置槽(413),所述壳体(41)设置于支架(1)内侧底端,所述电机(42)通过底板(44)锁合于壳体(41)内侧左端底部,且电机(42)顶部输出轴穿过壳体(41)内侧顶部左端后与外框(48)底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加固架(43)安装有两个于壳体(41)内侧左端,且两个加固架(43)左右对立面紧贴于电机(42)左右端面,所述隔板(45)紧固于壳体(41)内侧右端,且隔板(45)右端面中部粘贴有标签(46),所述压紧机构(47)设置于壳体(41)内侧右端,所述外框(48)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10)外圈贴合于外框(48)内侧端面,且滑块(410)通过固定机构(49)紧固于外框(48)内侧顶部,所述导杆(411)锁合于外框(48)内侧底端面,且导杆(411)垂直贯穿于滑块(410)底端面,所述把手(412)安装于滑块(410)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凹槽内侧,所述放置槽(413)开设于滑块(410)顶端面边沿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包括支架(1)和加强杆(2),所述支架(1)安装于工作台(3)底端面,且支架(1)侧表面底部锁固有加强杆(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设置于工作台(3)外侧,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壳体(41)、电机(42)、加固架(43)、底板(44)、隔板(45)、标签(46)、压紧机构(47)、外框(48)、固定机构(49)、滑块(410)、导杆(411)、把手(412)和放置槽(413),所述壳体(41)设置于支架(1)内侧底端,所述电机(42)通过底板(44)锁合于壳体(41)内侧左端底部,且电机(42)顶部输出轴穿过壳体(41)内侧顶部左端后与外框(48)底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加固架(43)安装有两个于壳体(41)内侧左端,且两个加固架(43)左右对立面紧贴于电机(42)左右端面,所述隔板(45)紧固于壳体(41)内侧右端,且隔板(45)右端面中部粘贴有标签(46),所述压紧机构(47)设置于壳体(41)内侧右端,所述外框(48)与工作台(3)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10)外圈贴合于外框(48)内侧端面,且滑块(410)通过固定机构(49)紧固于外框(48)内侧顶部,所述导杆(411)锁合于外框(48)内侧底端面,且导杆(411)垂直贯穿于滑块(410)底端面,所述把手(412)安装于滑块(410)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凹槽内侧,所述放置槽(413)开设于滑块(410)顶端面边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设计用多功能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7)包括手轮(471)、螺杆(472)、U型架(473)、限位板(474)和导向块(475),所述手轮(471)底端面中部紧固有螺杆(472),所述螺杆(472)贯穿于外框(48)顶端面中部和隔板(45)顶端面左端,且螺杆(472)侧表面与U型架(473)顶端面左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连接,所述U型架(473)位于隔板(45)垂直顶部,所述限位板(474)紧固于隔板(45)顶端面中左端,所述导向块(475)紧固于U型架(473)左端面,且导向块(475)滑动安装于壳体(41)内侧左端面开设的滑槽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常菊
申请(专利权)人:肖常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