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219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具体为膨胀滑动座、胎面膨胀装置、夹持环、胎面压合装置、膨胀鼓、激光支架、主机座、操作箱;所属部件和装置连接在一起;胎面支撑装置包括胎面支撑杆;液压油缸推动转盘转动后,便通过连杆及支撑杆滑座推动支撑杆沿直线轴承组方向滑动。所述支撑杆的支撑杆侧部件与支撑杆的内部支撑和螺栓之间构成周向间隙,钢珠在所述周向间隙内;在胎面压合过程中,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带动、胎面压合装置向前移动,将压合滚轮压在胎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胎体套胎面和胎面压合一体化,效率低下,胎面贴合精度低,成品质量差的问题,相比丝杠传动,效率更高。

A kind of annular tread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
本技术属于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可完成环形胎面贴合工作的环形胎面贴合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环形胎面生产刚起步,环形胎面贴合机非常少见,几乎没有能够完整实现环形胎面贴合的设备。环形胎面贴合机作为一种新工艺轮胎生产专用设备,用于在光面胎面上贴合环形胎面。环形胎面在贴合过程中要保证轮胎胎面与胎体高度对中,另外在胎面贴合在胎体上后还要对胎面进行压合,既要保证胎面与胎体能紧密的粘合在一起,同时还要保证压合的均匀性,胎面与胎体中心面的重合度以及压合后胎面与胎体的粘合程度都会影响大轮胎的使用寿命。CN201410504382.1涉及一种轮胎翻新成型一体机及轮胎翻新方法,轮胎翻新成型一体机包括轮胎打磨机构、中垫胶挤出机构、胎面贴合机构、用于实现打磨和贴胶工位变换的主机机构以及设置在主机机构上端的胎面压合机构,所述主机机构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可旋转式立柱、安装在可旋转式立柱上的主轴,以及由主轴电机驱动并安装在主轴上的膨胀鼓。本技术为多功能高度集成,采用膨胀鼓作为轮胎的固定机构,如此便可以轻松实现测量数据及时、有效地共享,减少了占地面积,并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一次上胎即可完成胎体打磨、中垫胶挤出和环形胎面贴合的全部过程,同时也减少了中间环节及人为触摸胎体的次数,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胎面与胎体中心面的重合度以及压合后胎面与胎体的粘合程度以及支撑胎面的结构需要提升,且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胎体套胎面和胎面压合一体化,效率低下,胎面贴合精度低,成品质量差。技术内容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从而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包括膨胀滑动座、胎面膨胀装置、胎面支撑装置、胎面压合装置、检测装置;所属部件和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胎面支撑装置包括胎面对齐装置、夹持环、支撑杆;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支架;优选的,具体包括膨胀滑动座、胎面膨胀装置、夹持环、胎面压合装置、膨胀鼓、激光支架、主机座、操作箱;所述的膨胀滑动座底部通过直线轴承组a与主机座相连,二者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的胎面膨胀装置固定在膨胀滑动座上,胎面膨胀装置上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的液压油缸的杠杆与转盘铰接;所述的连杆共八件,连杆两端分别于转盘及支撑杆滑座铰接;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滑座端部;所述的液压油缸推动转盘转动后,便通过连杆及支撑杆滑座推动支撑杆沿直线轴承组c方向滑动。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钢珠、螺栓、支撑杆侧部件,所述支撑杆侧部件在两侧与支撑杆的内部支撑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侧部件与支撑杆的内部支撑和螺栓之间构成周向间隙,所述钢珠在所述周向间隙内;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持环通过直线轴承组b与主机座滑动连接,夹持环上开有激光标线槽口和观察槽口;所述的激光标线器安装在激光支架上,激光标线器射出的激光标线可以穿过激光标线槽口投射在轮胎胎面中心上;所述的夹紧气缸均布安装在夹持环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的缸筒固定在膨胀滑动座底部,气缸的杠杆与夹持环相连,气缸通气后可推动夹持环相对于膨胀滑动座来回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胎面压合装置安装有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所述的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可带动胎面压合装置前后移动;所述的胎面压合装置上安装有两个压合臂,所述的压合臂安装有压合滚轮,压合臂可左右摆动;在胎面压合过程中,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带动胎面压合装置向前移动,将压合滚轮压在胎面上;进一步的,两压合臂带动压合滚轮摆动分开。本技术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的贴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膨胀滑动座后退至初始位置,气缸收回,膨胀鼓收回;第二步:将胎体和胎面分别套在膨胀鼓和胎面膨胀装置的八个支撑杆上;第三步:给胎体充气,同时将胎面膨胀装置胀开;第四步:用胎面对齐装置将胎面调正;第五步:启动伺服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推动膨胀滑动座和胎面膨胀装置一同前进至合适位置;第六步:启动气缸推动夹持环前进至防撞缓冲器,而后启动伺服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推动膨胀滑动座和胎面膨胀装置至设定的与胎体对中位置;第七步:胎面膨胀装置的个支撑杆缩回,胎面贴于胎体之上,然后启动夹紧气缸压紧胎面,同时推动膨胀滑动座和胎面膨胀装置一同退回至初始位置;第八步:启动膨胀鼓转动及胎面压合装置进行压合;第九步:压合完成后,设备退回初始状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为两个压合摆臂压合,两压合摆臂由气缸作用可实现前后摆动。同时又可以实现压合臂的旋转,这样便既可以实现压合臂的前后摆动又可以实现两压合臂的开合,即调整两个压合臂及压合滚轮之间的距离。2.本技术胎面膨胀用的支撑臂为钢珠滚动式结构,相对对比专利的支撑臂结构,胎面在其上滑动更流畅,阻力小。3.本技术胎面膨胀装置处为齿轮齿条驱动、夹持环处为气缸驱动,机箱为固定机箱且安装有一个膨胀鼓,相比丝杠传动,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上等轴测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的胎面膨胀装置的一个斜二测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的装置的另一个斜二测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的支撑杆斜二测三维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的支撑杆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的胎面支撑装置三维视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1—膨胀滑动座;12—胎面膨胀装置;13—加持环;14—胎面压合装置;15—膨胀鼓;16—激光支架;17—主机座;18—操作箱;19—直线轴承组a;110—气缸;111—直线轴承组b;112—激光标线槽口;113—胎面对齐装置;21—激光标线器;22—观察槽口;23—夹紧气缸;24—支撑杆;25—支撑杆滑座;26—直线轴承组c;27—连杆;28—转盘;29—液压油缸;210—伺服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211—防撞缓冲器;212—行程开关;213—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组;214—压合臂;215—压合滚轮;216—防撞缓冲器;241-钢珠;242-螺栓;243-支撑杆侧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滑动座(11)、胎面膨胀装置(12)、胎面支撑装置、胎面压合装置(14)、检测装置;所属部件和装置连接在一起;/n所述胎面支撑装置包括胎面对齐装置(113)、夹持环(13)、支撑杆(24);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支架(16);/n具体包括膨胀滑动座(11)、胎面膨胀装置(12)、夹持环(13)、胎面压合装置(14)、膨胀鼓(15)、激光支架(16)、主机座(17)、操作箱(18);/n所述的膨胀滑动座(11)底部通过直线轴承组a(19)与主机座(17)相连,二者之间可相对滑动;/n所述的胎面膨胀装置(12)固定在膨胀滑动座(11)上,胎面膨胀装置(12)上安装有液压油缸(29),所述的液压油缸(29)的杠杆与转盘(28)铰接;连杆(27)共八件,连杆(27)两端分别于转盘(28)及支撑杆滑座(25)铰接;所述支撑杆(24)固定在支撑杆滑座(25)端部;/n所述的液压油缸(29)推动转盘(28)转动后,便通过连杆(27)及支撑杆滑座(25)推动支撑杆(24)沿直线轴承组c(26)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滑动座(11)、胎面膨胀装置(12)、胎面支撑装置、胎面压合装置(14)、检测装置;所属部件和装置连接在一起;
所述胎面支撑装置包括胎面对齐装置(113)、夹持环(13)、支撑杆(24);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支架(16);
具体包括膨胀滑动座(11)、胎面膨胀装置(12)、夹持环(13)、胎面压合装置(14)、膨胀鼓(15)、激光支架(16)、主机座(17)、操作箱(18);
所述的膨胀滑动座(11)底部通过直线轴承组a(19)与主机座(17)相连,二者之间可相对滑动;
所述的胎面膨胀装置(12)固定在膨胀滑动座(11)上,胎面膨胀装置(12)上安装有液压油缸(29),所述的液压油缸(29)的杠杆与转盘(28)铰接;连杆(27)共八件,连杆(27)两端分别于转盘(28)及支撑杆滑座(25)铰接;所述支撑杆(24)固定在支撑杆滑座(25)端部;
所述的液压油缸(29)推动转盘(28)转动后,便通过连杆(27)及支撑杆滑座(25)推动支撑杆(24)沿直线轴承组c(26)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胎面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4)包括钢珠(241)、螺栓(242)、支撑杆侧部件(243),所述支撑杆侧部件(243)在两侧与支撑杆(24)的内部支撑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侧部件(243)与支撑杆(24)的内部支撑和螺栓(242)之间构成周向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仲雪李辉刘军荣王嘉旭张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万方循环利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