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和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线。其中,该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间隔设置有上料工位和组装工位;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组装工位之间,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组装的面壳;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壳上料至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并使所述底壳与所述面壳配合形成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以及超声波组件,所述超声波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所述超声波组件用以将所述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超声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底壳上料的工作效率,提高移动电源组装的效率。
Mobile power assembly equipment and mobile power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和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和具有该移动电源组装设备的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可以随时为移动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而被广泛使用。移动电源包括有底壳、面壳以及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壳和面壳围合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底壳、面壳固定牢固,以对电源组件进行保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源组件通常先与面壳固定,然后再手动将底壳预固定在面壳上,再预装件传送至超声波组件超声组装。在底壳的上料过程中,均采用手动操作,故生产效率低下,需要人工参于,制造成本高。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组装设备,旨在提高底壳上料的工作效率,提高移动电源组装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电源组装设备,用于组装移动电源的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固定有电源组件,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间隔设置有上料工位和组装工位;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组装工位之间,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组装的面壳;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壳上料至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并使所述底壳与所述面壳配合形成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以及超声波组件,所述超声波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所述超声波组件用以将所述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超声压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可相对所述机架转动;以及吸取组件,所述吸取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械臂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所述机架转动,以使所述吸取组件吸附或释放所述底壳。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取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械臂背离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以及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吸嘴吸附或释放所述底壳。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嘴环绕所述安装板的周缘设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上游,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第一传送机构是否传送有待组装的面壳。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所述超声波组件之间,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移动至所述超声波组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传动轮组,所述传动轮组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并沿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传动方向排列设置;以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套设于所述传动轮组的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轮组件带动所述第一传送带于所述上料工位和组装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架的工作台还设有回收工位,所述回收工位位于所述组装工位一侧;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用以将装载所述面壳的定位载具回传至所述回收工位。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于机架,并位于所述超声波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之间,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用以将所述定位载具从所述组装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上述的移动电源组装设备。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料工位和所述组装工位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用以传送已经固定与电源组件固定好的面壳,并在机架上的上料工位处设置有上料机构用以将底壳上料至第一传送机构上,并使底壳与面壳配合,形成了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第一传机构将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传送至组装工位,在组装工位用超声波组件将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中的底壳和面壳相接触的塑胶熔融后粘合在一起,以完成移动电源的组装。本技术技术方案使用上料机构替代人工手动操作实现对底壳的上料操作,提高了上料的效率,并且还减少了用人成本,降低制造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移动电源组装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移动电源组装设备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组装设备,用于组装移动电源的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固定有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间隔设置有上料工位和组装工位;/n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组装工位之间,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组装的面壳;/n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壳上料至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并使所述底壳与所述面壳配合形成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以及/n超声波组件,所述超声波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所述超声波组件用以将所述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组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组装设备,用于组装移动电源的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固定有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间隔设置有上料工位和组装工位;
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于所述上料工位和所述组装工位之间,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组装的面壳;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壳上料至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并使所述底壳与所述面壳配合形成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以及
超声波组件,所述超声波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组装工位,所述超声波组件用以将所述移动电源的预组装件组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
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可相对所述机架转动;以及
吸取组件,所述吸取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械臂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机械臂相对所述机架转动,以使所述吸取组件吸附或释放所述底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组件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械臂背离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以及
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吸嘴吸附或释放所述底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嘴环绕所述安装板的周缘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良春,张玉萍,黄亚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联智造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