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17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却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擦干机构,所述擦干机构包括丝扣套、螺纹杆、把手、支板、伸缩杆,所述丝扣套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前端焊接有所述把手,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把手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板,所述支板上且位于所述螺纹杆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伸缩杆,所述支板远离所述螺纹杆一面粘接有海绵,所述擦干机构上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上设有风干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外壳、底罩、排水管、管阀、穿孔,所述丝扣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冷却机构,从而可以利用底罩和排水管的配合更好的排水或排沉淀物,使用方便。

A cooling device for mixing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冷却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在使用的塑料造粒机主要包括驱动装置、进料机构、塑料卷入装置、一级粉碎设备、传送装置、二级粉碎设备和成品收集装置,驱动装置与进料机构相连,塑料卷入装置设置在进料机构底部,且塑料卷入装置与驱动装置的转轴相连,进料机构还与一级粉碎设备相连,一级粉碎设备通过传送装置与二级粉碎设备相连,二级粉碎设备通过传送装置与成品收集装置相连,一级粉碎设备还与成品收集装置相连,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塑料造粒机组的辅机主要包括放线装置、校直装置、预热装置、冷却装置、牵引装置、计米器、火花试验机、收线装置。现有的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不方便水或沉淀物更好的排出,导致使用不便。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冷却机构,从而可以利用底罩和排水管的配合更好的排水或排沉淀物,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擦干机构,所述擦干机构包括丝扣套、螺纹杆、把手、支板、伸缩杆,所述丝扣套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前端焊接有所述把手,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把手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板,所述支板上且位于所述螺纹杆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伸缩杆,所述支板远离所述螺纹杆一面粘接有海绵,所述擦干机构上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上设有风干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外壳、底罩、排水管、管阀、穿孔,所述丝扣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底端焊接有所述底罩,所述底罩底端焊接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所述管阀,所述外壳两侧成型有所述穿孔,所述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辊一,所述导向辊一上方且位于两侧设有导向辊二,所述导向辊二上缠绕有塑料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风干机构包括风干机一,所述外壳顶部且位于所述擦干机构侧上方设有所述风干机一。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风干机构包括风干机二,所述外壳前部和后部均设有所述风干机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擦干机构数量为2且呈前后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擦干机构可以配合将所述塑料条上的水擦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向辊二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支撑所述导向辊二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向辊二数量为3且呈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向辊二为所述塑料条导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启动管阀开闭排水管的通道可以排出外壳和底罩内的水或沉淀物,使用方便。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的实施例1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的实施例1透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的实施例1中擦干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的实施例2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擦干机构;101、丝扣套;102、螺纹杆;103、把手;104、支板;105、伸缩杆;106、海绵;2、冷却机构;201、外壳;202、底罩;203、排水管;204、管阀;205、穿孔;206、导向辊一;207、导向辊二;208、塑料条;3、风干机构;301、风干机一;302、风干机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擦干机构1,擦干机构1包括丝扣套101、螺纹杆102、把手103、支板104、伸缩杆105,丝扣套10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2,螺纹杆102前端焊接有把手103,螺纹杆102远离把手103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板104,支板104上且位于螺纹杆102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伸缩杆105,支板104远离螺纹杆102一面粘接有海绵106,擦干机构1上设有冷却机构2,擦干机构1数量为2且呈前后镜像对称设置,擦干机构1可以配合将塑料条208上的水擦除,冷却机构2上设有风干机构3,冷却机构2包括外壳201、底罩202、排水管203、管阀204、穿孔205,丝扣套101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201上,外壳201底端焊接有底罩202,底罩202底端焊接有排水管203,排水管203上安装有管阀204,外壳201两侧成型有穿孔205,外壳201内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辊一206,导向辊一206上方且位于两侧设有导向辊二207,导向辊二207与外壳201转动连接,外壳201支撑导向辊二207转动,导向辊二207数量为3且呈同一水平线上,导向辊二207为塑料条208导向,导向辊二207上缠绕有塑料条20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风干机构3包括风干机一301,外壳201顶部且位于擦干机构1侧上方设有风干机一30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将塑料条208穿过穿孔205内侧,然后搭在导向辊二207上方和导向辊一206下方,这样导向辊一206和导向辊二207就可以为塑料条208的传送导向,导向辊一206将塑料条208下压浸入水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塑料条208持续传送然后经过海绵106时被擦干,然后经过风干机一301下方时被进一步风干,启动管阀204开闭排水管203的通道可以排出外壳201和底罩202内的水或沉淀物,使用方便。实施例2请参阅图4,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风干机构3包括风干机二302,外壳201前部和后部均设有风干机二302,在使用时,首先将塑料条208穿过穿孔205内侧,然后搭在导向辊二207上方和导向辊一206下方,这样导向辊一206和导向辊二207就可以为塑料条208的传送导向,导向辊一206将塑料条208下压浸入水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塑料条208持续传送然后经过海绵106时被擦干,然后经过两个风干机二302之间时被进一步风干,启动管阀204开闭排水管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擦干机构(1),所述擦干机构(1)包括丝扣套(101)、螺纹杆(102)、把手(103)、支板(104)、伸缩杆(105),所述丝扣套(10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102),所述螺纹杆(102)前端焊接有所述把手(103),所述螺纹杆(102)远离所述把手(103)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板(104),所述支板(104)上且位于所述螺纹杆(102)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伸缩杆(105),所述支板(104)远离所述螺纹杆(102)一面粘接有海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擦干机构(1)上设有冷却机构(2),所述冷却机构(2)上设有风干机构(3),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外壳(201)、底罩(202)、排水管(203)、管阀(204)、穿孔(205),所述丝扣套(10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201)上,所述外壳(201)底端焊接有所述底罩(202),所述底罩(202)底端焊接有所述排水管(203),所述排水管(203)上安装有所述管阀(204),所述外壳(201)两侧成型有所述穿孔(205),所述外壳(201)内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辊一(206),所述导向辊一(206)上方且位于两侧设有导向辊二(207),所述导向辊二(207)上缠绕有塑料条(2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练造粒机用冷却装置,包括擦干机构(1),所述擦干机构(1)包括丝扣套(101)、螺纹杆(102)、把手(103)、支板(104)、伸缩杆(105),所述丝扣套(10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螺纹杆(102),所述螺纹杆(102)前端焊接有所述把手(103),所述螺纹杆(102)远离所述把手(103)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板(104),所述支板(104)上且位于所述螺纹杆(102)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有所述伸缩杆(105),所述支板(104)远离所述螺纹杆(102)一面粘接有海绵(106),其特征在于:所述擦干机构(1)上设有冷却机构(2),所述冷却机构(2)上设有风干机构(3),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外壳(201)、底罩(202)、排水管(203)、管阀(204)、穿孔(205),所述丝扣套(10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201)上,所述外壳(201)底端焊接有所述底罩(202),所述底罩(202)底端焊接有所述排水管(203),所述排水管(203)上安装有所述管阀(204),所述外壳(201)两侧成型有所述穿孔(205),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仁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永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