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08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传动结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依次排列,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振动电机振动磨料,工件在工件旋转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正反旋转,进行自动抛光,工件在第一工位进行粗加工,在第二工位进行精加工,使得抛光去毛刺的效果好,多工工件可同时进行抛光作业,效率高,水路循环系统可对工作污水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
本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为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铸造、机加工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轮框、轮毂、轴承框座、平板体、壳体等铸造、机加工切削的工件,通常由优质钢铁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表面会有铸造纹路、机加工刀纹及夹角毛刺,在使用前需要对这些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及去毛刺作业,常规的工序是采用刮刀、毛刷、布轮、砂带等设备进行抛光去毛刺作业,但这些设备效率低下,抛光效果不佳,且需要人工手动抛光打磨,抛光粉尘大,效率低,粉尘污染严重,且危险系数高,环境污染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传动结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依次排列,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所述传动结构包含移动固定支架、移动平台、移动滑车,所述移动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移动滑车上,所述移动滑车下方设有滑车地轨,所述移动固定支架上设有工件提升电机,其和移动平台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工件旋转电机;所述第一工位包含第一抛光桶,所述第一抛光桶内设有第一振动电机;所述第二工位包含第二抛光桶,所述第二抛光桶内设有第二振动电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抛光桶下方设有第一废料回收盘,所述第二抛光桶下方设有第二废料回收盘,,所述第一抛光桶、第二抛光桶内填充有磨料。进一步优选,所述水路循环系统设有依照方形排列的第一过滤系统、第二过滤系统、第三过滤系统、第四过滤系统。进一步优选,所述移动平台下方设有上升下降导柱。进一步优选,所述机台上设有防护罩。进一步优选,所述工件旋转电机可采用单独电机变速箱的单夹头设计或变速箱传动齿轮链接动力转座夹的多夹头设计。进一步优选,所述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设有工作平台。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废料回收盘、第二废料回收盘均通过多根相同结构的支撑立柱固定在设备上,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支撑弹簧。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通过振动电机振动磨料,工件在工件旋转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正反旋转,进行自动抛光,工件在第一工位进行粗加工,在第二工位进行精加工,使得抛光去毛刺的效果好,多工工件可同时进行抛光作业,效率高,水路循环系统可对工作污水净化、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的去防护罩轴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移动固定支架,2-工件提升电机,3-工件旋转电机,4-移动平台,5-上升下降导柱,6-第一抛光桶,7-第一振动电机,8-第二抛光桶,9-第二振动电机,10-工作平台,11-防护罩,12-移动滑车,13-滑车地轨,14-第一过滤系统,14-第二过滤系统,15-第三过滤系统,16-第三过滤系统,17-第四过滤系统,18-第二废料回收盘,19-第一废料回收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传动结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依次排列,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所述传动结构包含移动固定支架1、移动平台4、移动滑车12,所述移动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在移动滑车12上,所述移动滑车12下方设有滑车地轨13,所述移动固定支架1上设有工件提升电机2,其和移动平台4连接,所述移动平台4上设有工件旋转电机3;所述第一工位包含第一抛光桶6,所述第一抛光桶6内设有第一振动电机7;所述第二工位包含第二抛光桶8,所述第二抛光桶8内设有第二振动电机9。优选的,所述第一抛光桶6下方设有第一废料回收盘19,所述第二抛光桶8下方设有第二废料回收盘18,用于收取抛光时产生的废料、废屑,所述第一抛光桶6、第二抛光桶8内填充有磨料,分别在第一振动电机7、第二振动电机9的振动下对工件打磨,磨料可实现无死角的抛光。优选的,所述水路循环系统设有依照方形排列的第一过滤系统14、第二过滤系统15、第三过滤系统16、第四过滤系统17,用于在抛光时对工作污水净化,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4下方设有上升下降导柱5,起到对移动平台4的支撑和固定,所述工件提升电机2控制移动平台上升和下降。优选的,所述机台上设有防护罩11,保护工作人员。同时,可在防护罩上安装感应器,在防护罩打开时,会把信息传递给机台,命令机台停止工作。优选的,所述工件旋转电机3可采用单独电机变速箱的单夹头设计或变速箱传动齿轮链接动力转座夹的多夹头设计,可对一个工件进行抛光去毛刺,也可对多个工件同时进行抛光去毛刺作业。优选的,所述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设有工作平台10,用于放置工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废料回收盘19、第二废料回收盘18均通过多根相同结构的支撑立柱固定在设备上,所述支撑立柱上设有支撑弹簧。本技术所述的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其工作流程如下:S1)人工将工件摆放至工作平台10上,按下设备的启动开关,手动将每个工件安装在工件旋转电机3上;S2)将设备设定成自动状态,移动滑车12沿着滑车地轨13移动,将载有工件的移动固定支架1移动到第一工位;S3)第一振动电机7开始工作,工件提升电机2下降,将工件移动至第一抛光桶6内,工件旋转电机3开始工作,同时第一过滤系统14、第二过滤系统15同步打开,工件在第一抛光桶6内自动正反旋转,设定好工作次数;S4)工件在第一抛光桶6内完成抛光后,工件提升电机2上升,移动固定支架1将工件移动至第二工位;S5)第二振动电机9开始工作,工件提升电机2下降,将工件移动至第二抛光桶8内,工件旋转电机3开始工作,同时第三过滤系统16、第四过滤系统17同步打开,工件在第二抛光桶8内自动正反旋转,设定好工作次数;S6)工件在第二抛光桶8内完成抛光后,工件提升电机2上升,移动固定支架1将工件移动至工作平台10上;S7)将设备切换到手动模式,人工更换工件,然后重复S2、S3、S4、S5、S6步骤,不断对工件进行抛光去毛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有传动结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依次排列,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n所述传动结构包含移动固定支架(1)、移动平台(4)、移动滑车(12),所述移动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在移动滑车(12)上,所述移动滑车(12)下方设有滑车地轨(13),所述移动固定支架(1)上设有工件提升电机(2),其和移动平台(4)连接,所述移动平台(4)上设有工件旋转电机(3);/n所述第一工位包含第一抛光桶(6),所述第一抛光桶(6)内设有第一振动电机(7);/n所述第二工位包含第二抛光桶(8),所述第二抛光桶(8)内设有第二振动电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包括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设有传动结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依次排列,所述传动结构设置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水路循环系统的上方;
所述传动结构包含移动固定支架(1)、移动平台(4)、移动滑车(12),所述移动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在移动滑车(12)上,所述移动滑车(12)下方设有滑车地轨(13),所述移动固定支架(1)上设有工件提升电机(2),其和移动平台(4)连接,所述移动平台(4)上设有工件旋转电机(3);
所述第一工位包含第一抛光桶(6),所述第一抛光桶(6)内设有第一振动电机(7);
所述第二工位包含第二抛光桶(8),所述第二抛光桶(8)内设有第二振动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自动抛光去毛刺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桶(6)下方设有第一废料回收盘(19),所述第二抛光桶(8)下方设有第二废料回收盘(18),所述第一抛光桶(6)、第二抛光桶(8)内填充有磨料。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训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茨迈精密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