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06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包括侧面设有刀片的刀体,刀体上设有与流体分配装置相连通的流体通道;流体分配装置内设通孔,通孔的一端设有V型槽,V型槽内设有排出口,排出口的截面为非圆曲线;通孔的另一端与流体通道相连接;通孔内设有分配孔,分配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挡区和第二阻挡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流体呈均匀的一字形排出,可以更好地覆盖刀片,提高冷却效果,并且本切削工具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批量推广使用。

Cutting tools with fluid distrib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
本技术涉及切削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
技术介绍
在大量的金属切削应用中,切削工具都需要引入流体对切削区域进行冷却、润滑、冲屑,通常引入流体的方式有外部管路和切削工具内部管路两种方式,而又以切削工具内部管路使用效果更理想而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流体能够对切削区域进行更充分和均匀的冷却,就需要对流体的排出孔进行精确的控制,这种控制需根据切削刃区域的长度匹配。公告号为CN203197356U和CN20325398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普通圆孔式流体排出孔,这种孔排出的流体无法覆盖切削刃区域,切削刃不能得到充分冷却。公告号为CN10543658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多个流体排出孔对切削刃进行冷却,但是其增加了多个孔,加工难度增加,且冷却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因为孔间隙太近不容易制造,间隙太远又会在切削刃上部分区域无法冷却。公告号为CN109661288A和CN109530735A和CN10924918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布了异形流体排出孔,包括长条形状、三角形状能配合切削刃形状设计,其采用3D打印的方式来制造切削工具本体,其有以下缺点:1、目前3D打印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过高;2、流体排出孔位置、大小在切削工具本体制造时已完成,后期不可根据实际切削工况调整,无法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综上所述,在提高切削工具的冷却效果、降低加工成本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包括刀体,刀体的侧面设有多个刀片;刀体上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与流体分配装置相连通;流体分配装置的一端设有V型槽,流体分配装置内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设有排出口,排出口设于V型槽内,排出口沿流体分配装置径向的截面为非圆曲线,排出口与刀片相对设置;通孔的另一端与流体通道相连接;通孔内设有分配孔,分配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挡区和第二阻挡区。第一阻挡区设于流体通道与分配孔之间,第二阻挡区设于分配孔与排出口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流体通过刀体内的流体通道进入流体分配装置内的通孔,经过分配孔前后的第一阻挡区和第二阻挡区改变流动方向,在经排出口均匀喷洒在刀片上,对刀片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排出口沿流体分配装置径向的截面为非圆曲线,基本上为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的非圆曲线,可以排出一字形的流体,可以直接对长条状的刀片刃口进行冷却,覆盖面积大,冷却效果好。另外,本切削工具结构简单,方便加工,适合大规模化生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挡区的夹角和第二阻挡区的夹角均大于排出口的夹角。其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流体从排出口喷洒出来时的有效面积足够大,使得流体能够覆盖刀片上的整个切削刃区域,防止冷却不均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区的夹角为40°~140°;所述第二阻挡区的夹角为90°~140°;所述排出口的夹角为15°~60°。由此,有利于让流体经过第一阻挡区以及第二阻挡区时形成固定夹角的反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区的夹角为40°~120°;所述第二阻挡区的夹角为90°~120°。其有益效果是,对第一阻挡区的夹角以及第二阻挡区的夹角进一步进行限定,优化流体的流动路径,保证冷却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配孔的长度为分配孔直径的1至2倍。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充分利用分配孔的空间,控制流体的分配效果。如果分配孔的长度相较于其直径过小,流体无法在流体分配孔内充分反射分配,如果长度过大,流体在流体分配孔多次反射后角度不可控,也浪费了流体分配装置的长度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上远离排出口的一端还设有进入孔,所述进入孔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流体通道相配合,所述进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分配孔相连,所述第一阻挡区设于所述进入孔与所述分配孔之间。其有益效果是,可以适用于小流量模式下的流体,增强实用性。通过进入孔对低流量的流体进行引导,可以控制流体进入分配孔内时的流速,保证冷却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入孔的直径是分配孔的1.5至3倍。其有益效果是,低流量的流体在通过进入孔进入分配孔时,可以提高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从而保证流体的喷洒面积足够覆盖刀片的刃口,利用高压冲击切屑,有利于切屑迅速排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分配装置螺纹连接。其有益效果是,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简化加工过程。一般在流体通道内设置内螺纹,在流体分配装置的外部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外螺纹,流体分配装置通过与流体通道螺纹连接固定在刀体上。另外,V型槽可以充当流体分配装置安装在刀体上时的驱动槽,方便安装,用一字螺丝刀放进V型槽中驱动流体分配装置旋转拧入刀体上的流体通道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流体为切削液或切削油,流体为气体或者油气混合体。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刀具的结构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配比的流体进行冷却降温,在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的流体分配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的流体分配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的流体分配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的流体分配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C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的流体分配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如图所示,该切削工具包括刀体1,刀体1的侧面设有多组螺旋排列的长条形刀片5。多个刀片5与多个流体分配装置6对应设置。本工具中所使用的用于冷却的流体为液态的切削液,通过流体分配装置6将刀体1内部的切削液喷洒到刀片5的刃口51上,从而可以达到对刀片5进行冷却降温的目的,延长刀片5的使用寿命,保证切削效果。刀体1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流体通道101,流体通道101内侧设有内螺纹102。流体分配装置6为圆柱状,其外侧设有外螺纹62。流体通道101上的内螺纹102能够与流体分配装置6上的外螺纹62相配合,流体分配装置6与流体通道101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流体分配装置6安装在刀体1上。流体分装装置的一端设有V型槽61,流体分配装置6内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设有进入孔63和分配孔65,进入孔63的一端与流体通道101相连接,进入孔63的另一端与分配孔65相连接。分配孔65的长度与其直径相等,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分配孔65内的空间使得流体得到反射分配,并且可以节约空间。进入孔63的直径是分配孔65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包括刀体(1),所述刀体(1)的侧面设有刀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上设有流体通道(101),所述流体通道(101)与流体分配装置(6)相连通;/n所述流体分配装置(6)的一端设有V型槽(61),所述流体分配装置(6)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排出口(60),所述排出口(60)设于所述V型槽(61)内,所述排出口(60)沿所述流体分配装置(6)径向的截面为非圆曲线,所述排出口(60)与所述刀片(5)相对设置;/n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流体通道(101)相连接;所述通孔内设有分配孔(65),所述分配孔(6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挡区(64)和第二阻挡区(66)。/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包括刀体(1),所述刀体(1)的侧面设有刀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上设有流体通道(101),所述流体通道(101)与流体分配装置(6)相连通;
所述流体分配装置(6)的一端设有V型槽(61),所述流体分配装置(6)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设有排出口(60),所述排出口(60)设于所述V型槽(61)内,所述排出口(60)沿所述流体分配装置(6)径向的截面为非圆曲线,所述排出口(60)与所述刀片(5)相对设置;
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流体通道(101)相连接;所述通孔内设有分配孔(65),所述分配孔(6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挡区(64)和第二阻挡区(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区(64)的夹角α和第二阻挡区(66)的夹角β均大于排出口(60)的夹角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切削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区(64)的夹角α为40°~140°;所述第二阻挡区(66)的夹角β为90°~140°;所述排出口(60)的夹角γ为15°~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吉孙东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希恩希拓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