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378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33
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包括氨水储罐、供氨系统、高效气化器、热风系统、落灰通道、SCR脱硝反应器和控制系统;氨水储罐通过供氨系统与高效气化器的进氨端连接;热风系统包括锅炉和热烟气通道;锅炉的出气端通过热烟气通道与高效气化器的进气端连接;落灰通道设置在高效气化器与热风系统之间;高效气化器的出气端与SCR脱硝反应器相连;控制系统包括风量控制模组和供氨控制模组;风量控制模组包括气化监控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供氨控制模组包括脱硝监控模块、反馈模块和供氨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氮氧化合物与能耗的动态控制,极大的降低SCR脱硝系统能耗;系统设备简单、工艺流畅、维护方便,设备更换周期长、运行稳定且节能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燃气、生物质、垃圾焚烧等脱硝工程目前绝大多数使用SCR脱硝技术,SCR脱硝中的氨水蒸发过程普遍采用氨水蒸发器;考虑到安全问题,氨气稀释通常采用稀释风机补充空气,电加热器进行加热,此部分能耗占SCR脱硝能耗60-80%。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以及企业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普遍要求,急需研发一种应用前景广阔,节能效果明显的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实现氮氧化合物与能耗的动态控制,极大的降低SCR脱硝系统能耗;系统设备简单、工艺流畅、维护方便,设备更换周期长、运行稳定且节能高效。(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包括氨水储罐、供氨系统、高效气化器、热风系统、落灰通道、SCR脱硝反应器和控制系统;氨水储罐通过供氨系统与高效气化器的进氨端连接;热风系统包括锅炉和热烟气通道;锅炉的出气端通过热烟气通道与高效气化器的进气端连接;落灰通道设置在高效气化器与热风系统之间;高效气化器的出气端与SCR脱硝反应器相连;控制系统包括风量控制模组和供氨控制模组;风量控制模组包括气化监控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气化监控模块设置在高效气化器内部;风量控制模块设置在热烟气通道的进气端;供氨控制模组包括脱硝监控模块、反馈模块和供氨控制模块;脱硝监控模块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SCR脱硝反应器的入口和出口;反馈模块与供氨系统和SCR脱硝反应器通讯连接;供氨控制模块设置在供氨系统的出氨端。优选的,供氨系统包括氨水计量泵和备用氨水计量泵。优选的,落灰通道设置为卸料斜槽。优选的,高效气化器内部设置有氨水喷射雾化装置和氨气通道;氨水喷射雾化装置的进水口与供氨系统的出氨端相连,出气口与氨气通道的输入端相连;氨气通道的输出端与SCR脱硝反应器相连。优选的,热烟气通道的进气端设置有热风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本技术能够实现根据锅炉出口氮氧化合物变化,动态调整热风量;二、取消原有技术中的氨水蒸发器、氨空混合器、稀释风加热系统,使SCR脱硝系统运行更加平稳、节能且降低建造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三、通过供氨控制模组的正负反馈,有效避免了SCR脱硝后的氨逃逸现象;四、系统设备简单、工艺流畅、维护方便、设备更换周期长、运行稳定并且高效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的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氨水储罐;2、供氨系统;3、高效气化器;4、热风系统;5、落灰通道;6、SCR脱硝反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包括氨水储罐1、供氨系统2、高效气化器3、热风系统4、落灰通道5、SCR脱硝反应器6和控制系统;氨水储罐1通过供氨系统2与高效气化器3的进氨端连接;热风系统4包括锅炉和热烟气通道;锅炉的出气端通过热烟气通道与高效气化器3的进气端连接;落灰通道5设置在高效气化器3与热风系统4之间;高效气化器3的出气端与SCR脱硝反应器6相连;控制系统包括风量控制模组和供氨控制模组;风量控制模组包括气化监控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气化监控模块设置在高效气化器3内部;风量控制模块设置在热烟气通道的进气端;供氨控制模组包括脱硝监控模块、反馈模块和供氨控制模块;脱硝监控模块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SCR脱硝反应器6的入口和出口;反馈模块与供氨系统2和SCR脱硝反应器6通讯连接;供氨控制模块设置在供氨系统2的出氨端。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氨系统2包括氨水计量泵和备用氨水计量泵。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落灰通道5设置为卸料斜槽。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高效气化器3内部设置有氨水喷射雾化装置和氨气通道;氨水喷射雾化装置的进水口与供氨系统2的出氨端相连,出气口与氨气通道的输入端相连;氨气通道的输出端与SCR脱硝反应器6相连。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热烟气通道的进气端设置有热风风机。氨水储罐1通过供氨系统2,向高效气化器3内输送氨水;高效气化器3通过热风系统4供能,将氨水转化为氮氧化合物,再将氮氧化合物输送至SCR脱硝反应器6,完成脱硝,并且对废气进行检测,达标后排放。热风系统4通过锅炉给高效气化器3供能,锅炉烟气的含氧量低,氨气混合发生在高效气化器3中,避免了氨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易燃易爆风险;即使管路中有氨气回流至锅炉内,锅炉的氨气混合安全系数也要比空气中的氨气混合安全系数高,更大化达到了安全生产的要求。气化监控模块实时检测高效气化器3内部的氮氧化合物的指标,并发送信号至风量控制模块,风量控制模块根据高效气化器3内部的氮氧化合物的指标,对热烟气通道进气端的热风风机进行控制,调节锅炉向高效气化器3输送的热风的大小;风量控制模组的设置以保证在高效气化器3中气化后,进入SCR脱硝反应器6的氮氧化合物呈最佳状态。脱硝监控模块分别检测SCR脱硝反应器6反应前后管道内的氮氧化合物以及氨气的指标,并发送至反馈模块;若反应后的氮氧化合物指标偏高,则表示输入SCR脱硝反应器6的氨气量不足,反馈模块给予供氨系统2正反馈,以增加输入SCR脱硝反应器6的氨气量;若反应后的氮氧化合物指标偏低且检测到氨气含量,则表示输入SCR脱硝反应器6的氨气量过高,反馈模块给予供氨系统2负反馈,以减少输入SCR脱硝反应器6的氨气量;供氨检测模组的设置,用以解决SCR脱硝后的氨逃逸现象,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节能环保的生产目的。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储罐(1)、供氨系统(2)、高效气化器(3)、热风系统(4)、落灰通道(5)、SCR脱硝反应器(6)和控制系统;/n氨水储罐(1)通过供氨系统(2)与高效气化器(3)的进氨端连接;热风系统(4)包括锅炉和热烟气通道;锅炉的出气端通过热烟气通道与高效气化器(3)的进气端连接;落灰通道(5)设置在高效气化器(3)与热风系统(4)之间;高效气化器(3)的出气端与SCR脱硝反应器(6)相连;/n控制系统包括风量控制模组和供氨控制模组;风量控制模组包括气化监控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气化监控模块设置在高效气化器(3)内部;风量控制模块设置在热烟气通道的进气端;供氨控制模组包括脱硝监控模块、反馈模块和供氨控制模块;脱硝监控模块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SCR脱硝反应器(6)的入口和出口;反馈模块与供氨系统(2)和SCR脱硝反应器(6)通讯连接;供氨控制模块设置在供氨系统(2)的出氨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SCR脱硝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储罐(1)、供氨系统(2)、高效气化器(3)、热风系统(4)、落灰通道(5)、SCR脱硝反应器(6)和控制系统;
氨水储罐(1)通过供氨系统(2)与高效气化器(3)的进氨端连接;热风系统(4)包括锅炉和热烟气通道;锅炉的出气端通过热烟气通道与高效气化器(3)的进气端连接;落灰通道(5)设置在高效气化器(3)与热风系统(4)之间;高效气化器(3)的出气端与SCR脱硝反应器(6)相连;
控制系统包括风量控制模组和供氨控制模组;风量控制模组包括气化监控模块和风量控制模块;气化监控模块设置在高效气化器(3)内部;风量控制模块设置在热烟气通道的进气端;供氨控制模组包括脱硝监控模块、反馈模块和供氨控制模块;脱硝监控模块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SCR脱硝反应器(6)的入口和出口;反馈模块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岗张双进王胜利裴彦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翰东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