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8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包括上孔板和位于所述上孔板上的上孔板孔洞,以及下孔板和位于所述下孔板上的下孔板孔洞,所述上孔板与所述下孔板相隔开,并且所述下孔板孔洞被设计成分区且非均匀的。该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能够针对单侧进气导致的烟气偏流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显著提高了整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
本技术涉及烟气整流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
技术介绍
湿法吸收技术是目前主流的烟气净化工艺,特别是湿法脱硫工艺,已经在火电厂、燃煤锅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湿法吸收常用的塔器为喷淋塔,具有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等特点。随着环保指标的不断严格,特别是部分东部发达城市,对以SO2、HCl为主的酸性污染物排放限值接近火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标准,促使湿法吸收技术在垃圾焚烧行业进一步普及。而气液分布的均匀与否,是影响湿法塔吸收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规的喷淋塔主要采用单侧进气设计,较高的进塔气速导致烟气容易直接冲击塔壁,进而在上升过程中远入口侧气速高于近入口侧,导致塔截面烟气分布不均,形成端效应,直接影响污染物脱除效率。目前主要的整流结构有旋流板、孔板、文丘里管等,其中孔板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通过在湿法塔中部、喷淋层下部布置孔板,上升烟气在孔板的引导下,从其表面均匀开孔的孔洞的穿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烟气的均匀分布,促进吸收浆液和烟气的充分接触。但由于采用单一孔径、均匀布孔,针对端效应、烟气偏流缺少针对性优化,压降阻力较大,整流效果不明显。此外,运行中燃烧工况易波动变化,导致烟气流量、污染物浓度等也相应出现波动,而孔板安装为固定结构,无法根据实际烟气负荷波动和工况变化,进行灵活调节。即固定式结构无法实现变工况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实际烟气情况与设计值偏差较大时,该孔板结构反而不利于烟气均匀分布,同时增加了塔内压降、提高了运行费用。因此,现在急需提供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其能够针对单侧进气导致的烟气偏流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显著提高整流效果,同时,能够根据实际烟气负荷波动和工况变化,进行灵活调节。技术的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包括上孔板和位于所述上孔板上的上孔板孔洞,以及下孔板和位于所述下孔板上的下孔板孔洞,所述上孔板与所述下孔板相隔开,并且所述下孔板孔洞被设计成分区且非均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孔板孔洞包括远烟道入口侧的小孔洞,和近烟道入口侧的大孔洞,并且其中所述小孔洞的孔径小于所述大孔洞的孔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孔板的孔径相同且分布均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孔板孔洞和所述下孔板孔洞内的截面均为文丘里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孔板孔洞的孔径为所述上孔板的直径的6-12%,并且其开孔率为20-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孔板的所述小孔洞与所述上孔板孔洞的孔径相同,并且所述小孔洞的孔径为所述下孔板直径的6-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孔板的所述大孔洞的孔径为所述下孔板的直径的8-15%,并且所述下孔板的开孔率为30-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之间的间隔为孔板的直径的1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的限位凹槽圆弧角度为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均采用耐腐蚀、耐冲击的合金材料或高分子塑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孔板沿垂直烟道入口轴线的直径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半圆区域,并且所述小孔洞和所述大孔洞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半圆区域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孔板的孔洞圆心布置为左右对称,且两个区的孔洞数量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层孔板包括可旋转结构,用于改变烟气重叠通过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的面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旋转结构包括上孔板轮齿,所述上孔板轮齿安装在所述上孔板外边缘一侧并用于与驱动齿轮咬合;驱动齿轮,位于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之间并与所述上孔板轮齿和下孔板轮齿咬合,通过转动所述驱动齿轮,可带动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相向转动;所述下孔板外边缘一侧装有所述下孔板轮齿,用于与所述驱动齿轮咬合,并且所述下孔板的其他三侧分别设有下孔板限位凹槽;位于所述上孔板的外边缘其他三侧的上孔板限位凹槽,用于引导支撑圆轮运动;并且所述支撑圆轮位于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之间,并且与所述下孔板限位凹槽和所述上孔板限位凹槽相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孔板的孔洞轴线与所述上孔板的孔洞轴线共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支撑圆轮采用耐腐蚀、耐冲击的合金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通过外接电机或机械结构实现转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的上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的下孔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的上孔板孔洞截面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首先,以下列出了本技术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及其名词解释。垃圾焚烧:采用炉排炉或流化床等设备将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式。焚烧产生过程中产生烟气含有SO2、HCl等污染物,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湿法塔:用于烟气净化的塔器,烟气进入反应器,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与塔内吸收液通过气液传质得到去除。孔板:设置于湿法塔内部、喷淋层下方,表面具有孔状结构、可引导烟气均匀分布的圆盘形结构件。端效应:湿法塔内由于进气分布不均匀,出现偏流或涡流等气体分布不均现象。下面,参照图1和图3-5来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其包括上孔板1和位于所述上孔板上的上孔板孔洞2,以及下孔板6和位于所述下孔板1上的下孔板孔洞7和8,所述上孔板1与所述下孔板6相隔开,并且所述下孔板孔洞7和8被设计成分区且非均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下孔板孔洞包括远烟道入口侧的小孔洞7,和近烟道入口侧的大孔洞8,并且其中所述小孔洞7的孔径小于所述大孔洞8的孔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上孔板1的孔径相同且分布均匀。对湿法塔内烟气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包括上孔板和位于所述上孔板上的上孔板孔洞,以及下孔板和位于所述下孔板上的下孔板孔洞,所述上孔板与所述下孔板相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孔洞被设计成分区且非均匀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湿法塔的双层孔板,包括上孔板和位于所述上孔板上的上孔板孔洞,以及下孔板和位于所述下孔板上的下孔板孔洞,所述上孔板与所述下孔板相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孔洞被设计成分区且非均匀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孔洞包括远烟道入口侧的小孔洞,和近烟道入口侧的大孔洞,并且其中所述小孔洞的孔径小于所述大孔洞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的孔径相同且分布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孔洞和所述下孔板孔洞内的截面均为文丘里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孔洞的孔径为所述上孔板的直径的6-12%,并且其开孔率为20-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的所述小孔洞与所述上孔板孔洞的孔径相同,并且所述小孔洞的孔径为所述下孔板直径的6-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孔板的所述大孔洞的孔径为所述下孔板的直径的8-15%,并且所述下孔板的开孔率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之间的间隔为孔板的直径的10-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的限位凹槽圆弧角度为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和所述下孔板均采用耐腐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穹沈宏伟钱琨郭无双侯霞丽王丽霞邰扬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