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0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属于吸痰管技术领域,所述第三吸痰软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痰软管,所述第三吸痰软管和第二吸痰软管的连接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所述软管固定器的一端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所述第二吸痰软管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吸痰软管,所述第二吸痰软管和第一吸痰软管的上方两端连接位置处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所述吸痰软管螺纹道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所述第一吸痰软管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固定装置,在吸痰完成后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用手去取出的麻烦,避免交叉感染,在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痰液收纳仓,吸取过痰液之后可以随时取出进行化验和处理,减少了医护人员的麻烦。

Sputum suction tube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tr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
本技术涉及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特别是涉及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属于吸痰管

技术介绍
吸痰技术是临床医疗中重要的操作技术之一,可以解决移除阻塞气道痰液、采集痰液样本检验、避免痰液堆积引发感染、促进呼吸道通畅的问题,目前临床科室常用一次性吸痰管,患者洗出的痰液会污染护士的手套,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现有的吸痰管长度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不够灵活,因此,需要对先有极书的器械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在本装置中有多个软管组成,在使用时更加的灵活,在吸痰管的内部安装有伸缩绳索,在吸痰完成后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用手去取出的麻烦,避免交叉感染,在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痰液收纳仓,吸取过痰液之后可以随时取出进行化验和处理,减少了医护人员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包括吸痰口、弯曲吸痰软管和负压球,所述吸痰口的上方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弯曲吸痰软管,所述弯曲吸痰软管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吸痰软管,所述第三吸痰软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痰软管,所述第三吸痰软管和第二吸痰软管的连接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所述软管固定器的一端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所述第二吸痰软管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吸痰软管,所述第二吸痰软管和第一吸痰软管的上方两端连接位置处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所述吸痰软管螺纹道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所述第一吸痰软管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痰软管的外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顶端位置处方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所述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医用照明灯,所述第一吸痰软管的外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的内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圆形转动固定轴,所述第二圆形转动固定轴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医用照明灯,所述手持固定装置的内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转动轴。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吸痰管拉伸绳索,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绳索收紧轴。优选的,所述绳索收紧轴和转动轴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转动轴。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痰液收集仓,所述痰液收集仓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负压气管。优选的,所述负压气管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负压球。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在本装置中有多个软管组成,在使用时更加的灵活,在吸痰管的内部安装有伸缩绳索,在吸痰完成后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用手去取出的麻烦,避免交叉感染,在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痰液收纳仓,吸取过痰液之后可以随时取出进行化验和处理,减少了医护人员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1-吸痰口,2-弯曲吸痰软管,3-第三吸痰软管,4-软管固定器,5-第二吸痰软管,6-吸痰软管螺纹道,7-第一吸痰软管,8-吸痰管拉伸绳索,9-第一固定装置,10-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11-第一支撑杆,12-第一医用照明灯,13-第二固定装置,14-第二圆形转动固定轴,15-第二支撑杆,16-负压球,17-负压气管,18-痰液收集仓,19-转动轴,20-绳索收紧轴,21-滑块,22-手持固定装置,23-手持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包括吸痰口1、弯曲吸痰软管2和负压球16,所述吸痰口1的上方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弯曲吸痰软管2,所述弯曲吸痰软管2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吸痰软管3,所述第三吸痰软管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痰软管5,所述第三吸痰软管3和第二吸痰软管5的连接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4,所述软管固定器4的一端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所述第二吸痰软管5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吸痰软管7,所述第二吸痰软管5和第一吸痰软管7的上方两端连接位置处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所述吸痰软管螺纹道6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4,所述第一吸痰软管7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固定装置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痰软管7的外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上顶端位置处方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9,所述第一固定装置9的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10,所述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10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医用照明灯12,所述第一吸痰软管7的外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3的内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圆形转动固定轴14,所述第二圆形转动固定轴14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15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医用照明灯12,所述手持固定装置22的内部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转动轴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9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吸痰管拉伸绳索8,所述转动轴19上安装有绳索收紧轴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收紧轴20和转动轴19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转动轴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9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痰液收集仓18,所述痰液收集仓18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负压气管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气管17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负压球1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1:医护人员带上无菌手套后将装置拿出后将装置放置在消过毒的器具内,将第一吸痰软管7安装在手持固定装置22的一端,通过在手持固定装置2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吸痰软管7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痰软管5,在第一吸痰软管7和第二吸痰软管5的两端连接处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通过吸痰软管螺纹道6对软管进行安装,再通过软管外部的软管固定器4进行固定,在第二吸痰软管5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吸痰软管3,通过吸痰软管螺纹道6对第三吸痰软管3进行安装,通过软管固定器4进行固定,通过第三吸痰软管3的一端安装有弯曲吸痰软管2,在弯曲吸痰软管2的一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吸痰口1,安装好后将软管放入患者的口中,医护人员通过负压球16进行挤压,对患者的痰液进行吸取,挤压后痰液经过软管后收纳到痰液收集仓18内,收集好痰液后通过手持转动轴23进行转动,通过手持转动轴23的转动带动转动轴19和绳索收紧轴20进行转动,对安装在软管内的吸痰管拉伸绳索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包括吸痰口(1)、弯曲吸痰软管(2)和负压球(16),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口(1)的上方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弯曲吸痰软管(2),所述弯曲吸痰软管(2)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吸痰软管(3),所述第三吸痰软管(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痰软管(5),所述第三吸痰软管(3)和第二吸痰软管(5)的连接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4),所述软管固定器(4)的一端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所述第二吸痰软管(5)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吸痰软管(7),所述第二吸痰软管(5)和第一吸痰软管(7)的上方两端连接位置处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所述吸痰软管螺纹道(6)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4),所述第一吸痰软管(7)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固定装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包括吸痰口(1)、弯曲吸痰软管(2)和负压球(16),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口(1)的上方一端位置处安装有弯曲吸痰软管(2),所述弯曲吸痰软管(2)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三吸痰软管(3),所述第三吸痰软管(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吸痰软管(5),所述第三吸痰软管(3)和第二吸痰软管(5)的连接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4),所述软管固定器(4)的一端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所述第二吸痰软管(5)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吸痰软管(7),所述第二吸痰软管(5)和第一吸痰软管(7)的上方两端连接位置处安装有吸痰软管螺纹道(6),所述吸痰软管螺纹道(6)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软管固定器(4),所述第一吸痰软管(7)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手持固定装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固定装置(22)一侧安装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上顶端位置处方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9),所述第一固定装置(9)的内部一端安装有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10),所述第一圆形转动固定轴(10)的一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呼吸道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顶端位置处安装有第一医用照明灯(12),所述滑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百世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