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景义专利>正文

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69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清创台,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储液箱及集液箱,集液箱与清创台通过导流管连接,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与清洗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照明功能,可移动,避免随意乱放清洗器等功能多样化。

A debridement device for general surgery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系统日常接触的各种原因所致较大面积形擦伤,挫伤、撕裂伤、切割伤、刺伤等都是多发常见外伤,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都须清洗伤口,简称清创术。清创术也称作创伤的初期外科处理,是一种外科基本手术操作。清创术是清洗创伤附近的污物,修齐创缘,切除坏死、失活和严重污染的组织,扩大伤口以解除深层组织的张力,清除异物,消灭死控,尽可能保存有活力的组织和修复特殊组织,尽早地变开放伤为闭合伤等步骤,防止感染,为创伤的一期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目前临床上为外伤病人进行清创处理时,存在清创装置功能单一,清创装置的稳固性差,大多采用滑轮来方便挪动,但是存在易滑动问题,导致在手术时易对病人造成二次创伤,且对于使用完后的器械没有放置处,导致随意乱放的现象,放置在清创装置上的器械没有固定的固定,容易滑动。还有,现有市场上的清创装置大都结构较为简单,不具备照明功能,医生在清洗伤口时有时因光线较暗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备照明功能,可移动,避免随意乱放清洗器等功能多样化的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清创台,所述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储液箱及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与清创台通过导流管连接,所述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与清洗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清创台包括放置台,及设置于所述放置台下方的引流板,所述放置台的周边设置有引流槽,所述清创台侧面设置有挂钩。优选地,所述引流槽上设置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集液箱通过所述导流管连接。优选地,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透水孔。优选地,所述集液箱及储液箱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卡板。优选地,所述清洗器包括清洗管,及设置于所述清洗管上端的清洗头,所述清洗头上设置有出液圆孔。优选地,所述清洗管为塑胶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隐形照明灯外层包裹一层透明防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由于在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隐形照明灯外层包裹一层透明防水层,使得清创装置具备照明功能,医生在清洗伤口时有时不会出现因光线较暗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清创台左侧设置有挂钩,手术结束后可将清洗器放置于挂钩处,避免随意乱放的现象,底座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吸盘式防止本技术易滑动,在集液箱及储液箱周边设置卡板,增强了稳固性,同时本技术还具有对废弃的冲洗液进行收集,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防止了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清创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储液箱3、集液箱4、清创台5及清洗器6,底座1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7,支撑架2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支撑架2与底座1螺纹连接,清创台5安装于支撑架2的上方,储液箱3及集液箱4安装于底座1的上端,集液箱4与清创台5通过一导流管8连接,储液箱3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31,出水管31的上端与清洗器6螺纹连接。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11,隐形照明灯11外层包裹一层透明防水层,使得清创装置具备照明功能,医生在清洗伤口时有时不会出现因光线较暗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清创台5包括放置台51,及设置于放置台51下方的引流板52,及设置于放置台51周边的引流槽53,及设置于清创台5右侧的挂钩10。引流槽53上设置有引流孔54,引流孔54与集液箱4通过一导流管8连接,使得使用过的冲洗液流入集液箱4,方便医护人员统一处理,同时也避免污染。放置台51上设置有透水孔511。集液箱4及储液箱3周边均设置有固定卡板9。清洗器6包括清洗管61,及设置于清洗管61上端的清洗头62,清洗头62上设置有出液圆孔63,使得清洗时,水速柔和,防止对伤口造成二次创伤。清洗管61为塑胶材质制成的清洗管61。放置台51为弧型,利于液体向下流。固定支架7为吸盘式结构,固定支架7为塑胶材质制成的固定支架7。使用本技术时,将需要冲洗的部位放置于放置台上51,储液箱3内放置有清洗液,通过启动清洗器6,使清洗液从清洗头62流出,然后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将清洗器6放置在挂钩10上;使用后的清洗液通过透水孔511流到引流板52上,再由引流板52将冲洗后的冲洗液引入引流槽53,再通过引流槽53上的引流孔54进入一导流管8,最后进入集液箱4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由于在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隐形照明灯外层包裹一层透明防水层,使得清创装置具备照明功能,医生在清洗伤口时有时不会出现因光线较暗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清创台左侧设置有挂钩,手术结束后可将清洗器放置于挂钩处,避免随意乱放的现象,底座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吸盘式防止本技术易滑动,在集液箱及储液箱周边设置卡板,增强了稳固性,同时本技术还具有对废弃的冲洗液进行收集,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防止了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清创台,所述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储液箱及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与清创台通过导流管连接,所述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与清洗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清创台,所述清创台上安装有隐形照明灯;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储液箱及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与清创台通过导流管连接,所述储液箱的上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与清洗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创台包括放置台,及设置于所述放置台下方的引流板,所述放置台的周边设置有引流槽,所述清创台侧面设置有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外急诊科用清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上设置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与所述集液箱通过所述导流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景义骆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庄景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