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功能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67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2
一种肌功能矫正器,有效的解决了矫治器无法稳定固定在牙齿上,矫正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弧形板内高外低,弧形板前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咬合板,咬合板前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辅助板,咬合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弧形板和辅助板之间的硅胶垫,辅助板前侧设有倒L且开口朝后的压舌板,压舌板下侧设有弧形且可前后滑动的弹性块,弧形板和辅助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销轴铰接有一个U形且开口朝后的固定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kind of muscle function corr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功能矫正器
本技术涉及口腔科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肌功能矫正器。
技术介绍
在患者牙齿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牙齿发育不良或长偏,需要通过外力对患者的牙齿进行矫正,施加外力来移动排齐牙齿纠正牙列不齐,对牙齿伤害大,现有矫正器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矫正器固定在患者的牙齿上容易脱落,起不到矫正的效果,且不能根据不同大小的牙齿进行有效的调节固定,造成资源的浪费,固定不稳,使矫正效果不好,且佩戴也是十分的不便,也容易导致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肌功能矫正器,有效的解决了矫治器无法稳定的固定在牙齿上,矫正效果不好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弧形板内高外低,弧形板前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咬合板,咬合板前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辅助板,咬合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弧形板和辅助板之间的硅胶垫,辅助板前侧设有倒L且开口朝后的压舌板,压舌板下侧设有弧形且可前后滑动的弹性块,弧形板和辅助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销轴铰接有一个U形且开口朝后的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弧形板、辅助板和咬合板,不仅能够使患者的上下两侧的牙齿位于弧形板和辅助板之间,对患者的牙齿位置进行矫正,也能够防止上下两侧的牙齿发生接触,起不到矫治的效果,设有的硅胶垫和漏液孔,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保护,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设有的固定板和弹性块,能够将该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内,提高了对患者口腔矫治的效果,也便于拆卸,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1,弧形板1内高外低,弧形板1前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咬合板2,咬合板2前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辅助板3,咬合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弧形板1和辅助板3之间的硅胶垫4,辅助板3前侧设有倒L且开口朝后的压舌板5,压舌板5下侧设有弧形且可前后滑动的弹性块6,弧形板1和辅助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销轴7铰接有一个U形且开口朝后的固定板8。为了避免液体滞留在咬合板2上侧,所述的咬合板2和硅胶垫4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其弧度方向均布且上下贯通的漏液孔9。为了使弹性块6能够前后滑动,所述的压舌板5后侧开设有T形且左右方向的滑槽10,滑槽10开口朝下,弹性块6经连接块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滑槽10内设有位于连接块11与滑槽10之间的弹簧片12。为了能够使固定板8能够稳定卡在患者的牙齿上,所述的固定板8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开口朝下的禁锢槽13。为了使固定板8能够稳定挤压患者的牙齿,所述的固定板8的相背端分别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圆形槽14,销轴7位于其对应侧的圆形槽14内,销轴7上套装有位于圆形槽14内的扭簧15。为了便于固定板8的上下摆动,所述的弧形板1和辅助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前的让位槽16,固定板8位于其对应侧的让位槽16内且可上下摆动。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患者的口腔内,向前推动弹性块6,弹性块6经连接块11沿滑槽10向前滑动,使弹簧片12被压缩,使患者下侧的牙齿位于咬合板2的下侧,由于在咬合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硅胶垫4,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牙齿保护,同时使固定板8向下摆动,使禁锢槽13卡在患者的牙齿上,在扭簧15的作用下,使固定板8稳定挤压在患者牙齿上侧,然后不再推动弹性块6,在弹簧片12的作用下,弹簧片12经连接块11带动弹性块6沿滑槽10向后滑动,使弹性块6对患者下侧的牙齿挤压,将该装置更好的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内;当患者口腔闭合时,患者上侧的牙齿与咬合板2上侧接触,使患者上下两侧的牙齿不接触,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磨牙或咬力过大导致牙齿损坏的情况发生,且在硅胶垫4和咬合板2上开设有漏液孔9,能够有效的避免口腔内分泌的液体积存在咬合板2的上侧,使患者感到不适;不再对患者咬肌矫正时,首先向前推动弹性块6,弹性块6经连接块11沿滑槽10向前滑动,使弹簧片12被压缩,使患者下侧的牙齿不再位于咬合板2的下侧,同时向上摆动固定板8,使固定板8沿让位槽16向上摆动,扭簧15收缩,禁锢槽13不再卡在患者的牙齿上侧,将该装置从患者的口腔内取出,操作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弧形板、辅助板和咬合板,不仅能够使患者的上下两侧的牙齿位于弧形板和辅助板之间,对患者的牙齿位置进行矫正,也能够防止上下两侧的牙齿发生接触,起不到矫治的效果,设有的硅胶垫和漏液孔,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保护,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设有的固定板和弹性块,能够将该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内,提高了对患者口腔矫治的效果,也便于拆卸,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功能矫正器,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内高外低,弧形板(1)前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咬合板(2),咬合板(2)前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辅助板(3),咬合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弧形板(1)和辅助板(3)之间的硅胶垫(4),辅助板(3)前侧设有倒L且开口朝后的压舌板(5),压舌板(5)下侧设有弧形且可前后滑动的弹性块(6),弧形板(1)和辅助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销轴(7)铰接有一个U形且开口朝后的固定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功能矫正器,包括左右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内高外低,弧形板(1)前侧设有前后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咬合板(2),咬合板(2)前侧设有上下方向且与其形状一致的辅助板(3),咬合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弧形板(1)和辅助板(3)之间的硅胶垫(4),辅助板(3)前侧设有倒L且开口朝后的压舌板(5),压舌板(5)下侧设有弧形且可前后滑动的弹性块(6),弧形板(1)和辅助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销轴(7)铰接有一个U形且开口朝后的固定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功能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板(2)和硅胶垫(4)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其弧度方向均布且上下贯通的漏液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功能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舌板(5)后侧开设有T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向宁杨丽靖王磊朱久育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