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思睿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及过敏源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66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所述基底板上设有若干刺针安装孔,每个刺针安装孔内设有一个刺针,所述刺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上方的针帽,所述针体的尖端略凸出基底板的下表面;所述针帽搭设在刺针安装孔上;所述针帽上设有用于流通药液的通孔;所述刺针安装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或者,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过敏源测试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基底板和多道移液器。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工作效率高,人为误差小。

A base plate and allergen testing device for allergen tes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及过敏源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过敏源测试装置
,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及过敏源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皮肤刺皮过敏源测试是皮肤科常用的检测食物和吸入过敏原的方法,其试验结果直观可靠,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该过敏源测试主要采用刺针刺破皮肤和移液器滴加药液。使用过程为:先在患者的前臂上依次滴加药液,然后用刺针依次刺破皮肤,有的医院是先刺破皮肤再滴加药液。刺破皮肤的刺针为每个患者一个刺针,在刺破一处皮肤后,用酒精棉球简单擦拭后再继续刺破另一处皮肤。药液数量有十几种到几十种不等。采用现有的测试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药液数量较大,操作繁琐;2、手工滴加药液,每种药液滴加的量相差非常大,这就导致经常出现一组药液盒中,某种药液已经用尽,而其它的药液还有大量的剩余,这时不得不启用新的药液盒,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滴加药液时,原则上,滴管不可接触到患者的皮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皮肤接触情况,从而引起潜在的污染原药液和交叉感染的危险。4、因为操作繁琐,在滴加药液的过程中,有潜在的弄混药液的危险,从而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5、操作过程所用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地保持前臂静止的状态过程中,会出现疲惫的情况,尤其是儿童患者。当其不经意移动前臂时,会使前臂上的保留的药液移动,从而引起药液交叉污染,导致结果无效。6、有多少种药液,患者就要至少忍受多少次刺皮的痛苦。7、因一个刺针用于刺破所有的保留有药液的皮肤位置,所以存在药液相互污染的情况,由此导致潜在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现有的多道微量移液器,包括手柄管、活塞推动杆、吸管和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推动杆,所述吸管通常为方体形状,吸管的底端设有若干吸头,所述吸管与所述吸头相连通。吸液时,吸头浸在待吸取液体的液面下,活塞推动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以下的活塞筒里形成负压,液体进入吸头。放液时,活塞推动杆控制活塞在活塞筒内向下运动,挤出吸头内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以解决现有的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敏源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皮肤刺皮过敏源测试采用刺针操作其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现人为误差以及容易出现药液交叉感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所述基底板上设有若干刺针安装孔,每个刺针安装孔内设有一个刺针,所述刺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上方的针帽,所述针体的尖端略凸出基底板的下表面,以用于刺入皮肤;所述针帽搭设在刺针安装孔上,使得刺针安装孔被完全封闭;所述针帽上设有通孔,用于流通药液;所述刺针安装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或者,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根据本技术,所述刺针安装孔呈直通形,所述针帽搭设在刺针安装孔的上方;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根据本技术,所述刺针安装孔的内部通道呈“T”形,所述刺针与所述刺针安装孔相匹配,所述刺针搭设在刺针安装孔的上方;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根据本技术,所述刺针安装孔的内部通道呈“T”形,所述刺针与所述刺针安装孔相匹配,所述刺针搭设在刺针安装孔的内部的环状凸缘上;所述刺针安装孔的上端口径与所述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或者,所述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为圆形、“十”形或“一”形等其它可以流通液体的形状,以方便添加药液。进一步的,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与基底板上的刺针安装孔相通,便于药液滴落在皮肤刺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针体上设有针体通道,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与针体42上的针体通道相通。使用时,药液通过针体通道从针体的针尖滴落在皮肤刺破位置。作为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一种过敏源测试装置,包括多道移液器和上述所述的基底板,所述基底板与多道移液器配套设置,所述多道移液器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吸头连接头,若干吸头连接头成排设置或者矩形阵列设置;所述吸头连接头用于套接吸头。本技术的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其有益效果是:可以与多道移液器配合使用,从而提高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该基底板上设有与刺针相匹配的刺针安装孔,因此,与多道移液器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刺破皮肤和排液可以同时进行,工作效率高,一步到位,药液交叉感染几率小,人为误差低。本技术的过敏源测试装置,其有益效果是:1、采用多道移液器,一次完成多种药液的添加,简化了操作的繁复程度,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2、一次完成刺破皮肤的操作,极大地缩短操作所用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以及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可精确控制每种药液的滴加量,从而避免出现某种药液用尽而其它药液有大量剩余的情况;4、可精确控制药液的滴加量,使皮肤上的保留药液量达到理想的状态,可避免出现保留药液相互污染的情况发生;5、吸头和刺针均为一次性的,不存在污染原药液和交叉感染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基底板的俯视图示意图。图2为基底板的侧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基底板的另一俯视图示意图。图4为基底板的另一侧视图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的多道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放置有刺针的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放置有刺针的基底板的俯视图示意图。图9为放置有刺针的基底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放置有刺针的基底板的另一俯视图示意图。图11为放置有刺针的基底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2为放置有刺针的基底板的另一俯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过敏源测试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过敏源测试装置,包括多道移液器1(如图5所示)和基底板2(如图1-4所示),所述基底板2上设有若干刺针安装孔3,每个刺针安装孔3内设有一个刺针4(如图7-12所示),所述多道移液器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吸头连接头,若干吸头连接头成排设置或者矩形阵列设置;所述吸头连接头用于套接吸头11,所述基底板2与多道移液器1配套使用。如图6所示,所述刺针4包括针体41和设于针体41上方的针帽42,所述针体41和针帽42一体成型,所述针体41的尖端略凸出基底板2的下表面,以用于刺入皮肤。所述针帽42搭设在刺针安装孔上,使得刺针安装孔被完全封闭。应当说明,针帽42和刺针安装孔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优选为圆形。如图1-4所示,所述刺针安装孔3呈直通形或“T”形。如图7-8所示,当所述刺针安装孔3的内部通道为直通形,所述针帽42搭设在刺针安装孔3的上方。所述针帽42上设有通孔4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板上设有若干刺针安装孔,每个刺针安装孔内设有一个刺针,所述刺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上方的针帽,所述针体的尖端略凸出基底板的下表面;所述针帽搭设在刺针安装孔上;所述针帽上设有用于流通药液的通孔;/n所述刺针安装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或者,/n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板上设有若干刺针安装孔,每个刺针安装孔内设有一个刺针,所述刺针包括针体和设于针体上方的针帽,所述针体的尖端略凸出基底板的下表面;所述针帽搭设在刺针安装孔上;所述针帽上设有用于流通药液的通孔;
所述刺针安装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或者,
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安装孔呈直通形,所述针帽搭设在刺针安装孔的上方;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安装孔的内部通道呈“T”形,所述刺针与所述刺针安装孔相匹配,所述刺针搭设在刺针安装孔的上方;所述针帽上的通孔为圆形,所述通孔与多道移液器的吸头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基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安装孔的内部通道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思睿岳凌菊
申请(专利权)人:韩思睿岳凌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