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63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汁机,其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及壳盖;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开设有驱动电机安装腔,该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电机安装腔且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伸出的第一轴孔;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供驱动轴通过的第二轴孔,该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贯通第二轴孔的蔬果加工槽;所述壳盖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蔬果通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的顶部,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同轴垂直分布;所述壳盖可拆卸安装于上壳体的顶部,且蔬果通道匹配插入蔬果加工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下壳体及壳盖可以拆卸组装,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汁机
本技术属于蔬果榨汁的
,尤其涉及一种榨汁机。
技术介绍
榨汁机是一种可以将果蔬快速榨成果蔬汁的机器,小型可家用。它早在1930年由诺蔓·沃克博士(Dr.NormanWalker)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上,后来由设计师们改进出不同款式及不同原理的榨汁机。普遍的榨汁机都只能拆卸刀片及壳盖来清洗,而机子主体因机构原因都普遍较高,既不方便存放,又无法对机子主体的内部进行清洁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层、果蔬加工层及壳盖都可拆装清洁的榨汁机。(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榨汁机,其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及壳盖;下壳体的内部开设有驱动电机安装腔,该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电机安装腔且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伸出的轴孔;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联轴器安装孔,该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贯通第二轴孔的蔬果加工槽;所述壳盖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蔬果通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的顶部,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同轴垂直分布;所述壳盖可拆卸安装于上壳体的顶部,且蔬果通道匹配插入蔬果加工槽内。其中,下壳体、上壳体及壳盖三者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或螺纹连接的结构来实现可拆卸组装。其中,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散热槽。其中,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齿轮减速装置安装槽。其中,上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蔬果加工槽的出汁通道。本实施例中,上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环绕蔬果加工槽的废渣存储槽。其中,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块,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相匹配卡接的限位凹槽;当上壳体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的顶部时,限位凸块匹配卡接于限位凹槽内。其中,榨汁机还包括提手。其中,提手包括两根连杆及弧形把手,两根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弧形把手的两个开口端匹配一体连接,且连杆与弧形把手垂直分布;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对称铰接于下壳体的外侧;弧形把手的弧形开口与壳盖的顶面外圈相匹配;弧形把手通过连杆相对于下壳体的铰接旋转来实现与壳盖的顶部外圈之间的卡扣固定。其中,壳盖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卡接件,卡接件侧边开设有卡槽;连杆与环形把手一体连接处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当弧形把手被旋转至壳盖的顶部外圈时,通过卡扣与卡槽匹配卡扣来实现卡扣固定。(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驱动装置层、蔬果加工层及壳盖都可单独拆装,从而方便清洗清洁;而拆卸后有效减少了各部件的体积,方便存放;另外,提手可与顶盖卡扣固定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榨汁过程中壳盖脱离导致果汁乱溅及刀片外露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榨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体现榨汁机顶部的结构示意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体现榨汁机底部的结构示意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壳体;2、上壳体;3、壳盖;4、提手;11、驱动电机安装腔;12、轴孔;13、电机散热槽;14、齿轮减速装置安装槽;15、限位凸块;21、联轴器安装孔;22、蔬果加工槽;23、出汁通道;24、废渣存储槽;25、限位凹槽;31、蔬果通道;32、卡接件;41、连杆;42、弧形把手;43、卡扣;32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榨汁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榨汁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及壳盖3;下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电机安装腔11,该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电机安装腔11且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伸出的轴孔12;所述上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联轴器安装孔21,该上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贯通第二轴孔21的蔬果加工槽22;所述壳盖3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蔬果通道31;所述上壳体2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1的顶部,且第一轴孔12与第二轴孔21同轴垂直分布;所述壳盖3可拆卸安装于上壳体2的顶部,且蔬果通道31匹配插入蔬果加工槽22内。其中,所述壳盖3上的蔬果通道31的底端伸入蔬果加工槽22内。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驱动装置层、蔬果加工层及壳盖都可单独拆装,从而方便清洗清洁;而拆卸后又有效减少了各部件的体积,方便存放。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上壳体2及壳盖3三者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或螺纹连接的结构来实现可拆卸组装。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散热槽13,便于驱动电机的散热。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齿轮减速装置安装槽14,可以用于安装与驱动轴匹配传动联接的齿轮减速装置,如行星齿轮等。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蔬果加工槽22的出汁通道23。其中,在出汁通道23处可以设置过滤网,用于过滤果渣等杂质;而过滤网也可以采用可拆装的结构,如直接套接于出汁通道23的出汁口处,方便拆卸清理。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环绕蔬果加工槽22的废渣存储槽24,用于存储蔬果的残渣,方便统一清理。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凸块15,上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15相匹配卡接的限位凹槽25;当上壳体2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1的顶部时,限位凸块15匹配卡接于限位凹槽25内;避免上壳体2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本实施例中,榨汁机还包括提手4,方便挪移与携带。本实施例中,提手4包括两根连杆41及弧形把手42,两根所述连杆41的一端分别与弧形把手42的两个开口端匹配一体连接,且连杆41与弧形把手42垂直分布;两根所述连杆41的另一端对称铰接于下壳体1的外侧;弧形把手42的弧形开口与壳盖3的顶面外圈相匹配;弧形把手42通过连杆41相对于下壳体1的铰接旋转来实现与壳盖3的顶部外圈之间的卡扣固定。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榨汁机在工作时壳盖脱离,既避免了果汁飞溅的问题发生,又消除了刀具外露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壳盖3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卡接件32,卡接件32侧边开设有卡槽321;连杆41与环形把手42一体连接处设置有与卡槽321相匹配的卡扣43;当弧形把手42被旋转至壳盖3的顶部外圈时,通过卡扣43与卡槽321匹配卡扣来实现卡扣固定。本产品的提手可与顶盖之间卡扣固定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榨汁过程中壳盖脱离导致果汁乱溅及刀片外露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及壳盖(3);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电机安装腔(11),该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电机安装腔(11)且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伸出的第一轴孔(12);所述上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联轴器安装孔(21),该上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贯通第二轴孔的蔬果加工槽(22);所述壳盖(3)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蔬果通道(31);/n所述上壳体(2)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1)的顶部,且第一轴孔(12)与第二轴孔同轴垂直分布;所述壳盖(3)可拆卸安装于上壳体(2)的顶部,且蔬果通道(31)匹配插入蔬果加工槽(2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机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及壳盖(3);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电机安装腔(11),该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贯通电机安装腔(11)且供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垂直伸出的第一轴孔(12);所述上壳体(2)的底部开设有联轴器安装孔(21),该上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贯通第二轴孔的蔬果加工槽(22);所述壳盖(3)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蔬果通道(31);
所述上壳体(2)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1)的顶部,且第一轴孔(12)与第二轴孔同轴垂直分布;所述壳盖(3)可拆卸安装于上壳体(2)的顶部,且蔬果通道(31)匹配插入蔬果加工槽(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壳体(2)及壳盖(3)三者之间通过卡扣固定或螺纹连接的结构来实现可拆卸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散热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齿轮减速装置安装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蔬果加工槽(22)的出汁通道(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环绕蔬果加工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县立鑫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