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集成加热器的天线的车辆后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48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43
一种车辆后窗(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玻璃板(2),玻璃板(2)的外侧适于朝向车辆的外部,玻璃板(2)的内侧适于朝向车辆的内部;在玻璃板(2)的内侧上施加加热器(H);所述加热器(H)包括两个分别与车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母线排(3)和连接这些母线(3)的水平加热线(4);和在玻璃板(2)的内侧上施加天线迹线(A),其中,所述天线迹线(A)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透明纳米线的条。天线迹线(A)的施加是通过在玻璃板(2)的内侧进行喷涂来实现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集成加热器的天线的车辆后窗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集成加热器的天线(heater-integratedantenna)的后窗玻璃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领域中用加热器给车辆的后窗除霜和除雾。车辆天线的制造技术与后窗制造商使用的制造加热器的技术相同。这种技术在于根据掩模在玻璃板上实现铜或银基导电丝网印刷线的网格。将丝网印刷的玻璃板在烘箱中退火和回火,以确保所述丝网印刷板的硬化和强度。为了对设置有加热器的后窗进行除雾和除霜,在设置在后窗的右端和左端的母线排(busbar)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池电压。母线排连接到导线,导线从右到左水平横穿后窗。由于施加了电压,电流在加热器中从连接到电池正极的母线排流向连接到负极的另一母线排,电流在加热器的水平线中的每条平行均分,水平线连接到母线。通过在加热器的每个水平分支中流动,电流加热玻璃的内侧并使玻璃除雾。除雾的均匀性和快速性取决于在连接到电池正极的母线排和连接到电池负极的母线排之间沿着加热器的每个水平线的电压降的均匀性。一般而言,后窗制造商设计加热器的布局,从而优化加热器所有水平线上的电流分布,并使每一行中的电流分布尽可能均匀,同时尝试减少除雾所需的丝网印刷加热线,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玻璃制造商在用于加热器的同一丝网印刷掩膜中提供用于玻璃除霜的元件和用于天线的元件。天线的操作元件包括:-与加热器水平线完全或部分相交的竖直丝网印刷或略微倾斜的丝网印刷。丝网印刷用于通过改善带宽或阻抗适应来优化天线性能。玻璃制造商应规定和施加最大倾角,为了避免加热电流的分布偏离其路径从而损害除霜作用的均匀性。就设计集成在车辆的后窗中的天线系统而言,这种约束是性能的限制。较高的线路倾斜度将为天线提供更宽频带的阻抗适应,从而使目标频带中的频率覆盖范围更加均匀。-天线供电的丝网印刷:该丝网印刷的一端设有焊盘(pad),用于通过焊接与铜单极端子互连,该铜单极端子带有连接器,用于与放大器连接。在操作方面,天线供电的丝网印刷可以采用不同的类型:-与加热器耦合的丝网印刷。它用作场探头,以传导或辐射的方式捕获由加热器捕获的有用接收信号。与加热器直接耦合的丝网印刷是已知的,在相对于焊盘的相对端处物理地连接到加热器,与加热器电容性耦合的丝网印刷也是已知的。电容性耦合的丝网印刷没有直接连接到加热器,而是在相对于焊盘的另一端设有面对最近加热线(通常距离为3到15mm)的丝网印刷部分,在平行方向上展开以获得电容性耦合。-通过回声操作而无需使用与加热器耦合的独立丝网印刷。同样,独立丝网印刷具有焊盘和带有端子的铜线,以便连接到放大器。-短线丝网印刷: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加热器,也可以放置在加热器附近,但是从来没有设置与放大器互连的焊盘。通过改善带宽或阻抗适应性来优化天线性能。目前,在车辆的后窗玻璃中集成天线丝网印刷必须符合两种类型的约束条件:功能性除霜的约束直接连接到加热器的天线丝网印刷仅在与加热器直接对应的情况下通过与加热器对应的点接触才能实现。对于延长线,例如与除霜线相交的延长线,其倾斜度必须具有有限的值。它们可以完全竖直或相对于竖直线略微倾斜。原因是它们必须仅在等电位点与水平线相交,否则电流将根据相交点进行额外分配,并且通过沿相交点流动,使沿水平线流动的电流强度降低。这导致缺乏均匀性并且使玻璃在纵向方向上的除霜功效降低。与加热线相交的管线的自由倾斜将导致目标频带的性能更加均匀。此外,为了使玻璃除霜,需要保持均匀的电流分布,这限制了通过直接或电容性耦合来实现天线供电丝网印刷的可能性,该丝网印刷可以在加热器周围区域以外的区域捕获有用的信号。换句话说,如果由加热器捕获的有用信号集中在加热器的更内部,则目前无法通过追踪可在场强较高的那一点附近耦合的丝网印刷天线来到达该部分。这降低了集成在后窗中的天线的效率,并损害了布局优化以提高性能的自由度。与离子迁移有关的约束当加热器加电时,如果电势差具有很大的值,或者如果丝网印刷之间的距离太短,则天线供电丝网印刷与加热器丝网印刷之间的电容性耦合会发生这种现象。当玻璃表面上存在湿气、冷凝水或杂质(粉尘、金属粉尘等)时,会发生离子迁移的实际影响,并且会产生通过电容性耦合从被通电且位于非零电位的加热器的水平线流向天线供电丝网印刷的电流。该电流密度非常高,并且会因焦耳效应而导致天线迹线过热,从而导致其蒸发,进而破坏玻璃的丝网印刷布局。为了解决这种缺陷,当前针对电容性耦合施加的最小安全距离根据具体情况和汽车制造商的不同,从8mm到18mm不等,远远超出了玻璃制造商的加工极限,玻璃制造商能够生产小于5mm的距离的丝网印刷,从而提高了电容性耦合的效率和捕获信号的强度。功能性视觉的约束加热丝网印刷的布局是根据对车辆驾驶员的视觉冲击来评估的。这样的布局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即,线条不会妨碍机动时遇到的障碍物的后视。通常,汽车制造商倾向于使后窗的中央部分保持自由,避免在玻璃的中央或中央区域周围设置线条。审美的约束从外部可见,汽车制造商将车辆的后窗视为必须经过设计部门批准的车辆美学部件。特别地,尽管天线系统在信号接收方面表现良好,但后窗的线条设计必须符合美学规则,并且汽车制造商有时会修改天线迹线的布局。通常,出于美学原因,天线的设计在竖直线的数量和天线供电迹线的形状上受到限制。特别地,后者必须根据加热器的几何形状在美学上匹配后窗。此刻,为了减少由天线迹线的存在引起的美学影响,天线迹线被隐藏在黑带区域(即玻璃的外围区域)中,黑带区域由玻璃的中央透明部分内部定义,并且在外部由后车窗与车门主体之间的粘合区域所限定。迹线以这样的方式沉积在黑带上,该黑带具有覆盖特性:从外部看不到它们。然而,这并非总是可能的,因为根据车辆的类型,后车窗并不是特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后车窗的黑带区域(如果有的话)非常小。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于天线迹线的空间非常小,并且不可能将天线供电丝网印刷与加热器的内部中心线耦合,设计复杂并且性能降低。US5952977公开了一种改善通过后窗的后方可见性的解决方案,这通过使用布置在玻璃的中央区域中的竖直线而具有缺点。这样的竖直线在接收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性能,但是降低了后方的视野,因为它正好位于驾驶员的视线中。为了解决此问题并保持较高的性能水平,US5952977提出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在后窗中央区域的侧面具有两条竖直线,该两条竖直线与所有水平加热线相交,并在加热器的顶部延伸至形成“T”形,该“T”形耦合至与天线供电丝网印刷的电容性耦合。每条竖直线通过焊盘和单极线连接到接收器或放置在中间位置的放大器。提出了在加热器的竖直线与天线供电丝网印刷之间的所述电容性耦合的几种变型。然而,尽管后车窗的中央区域有利地被清空从而改善了后视野,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因为动力线路和电容性耦合的复杂性而具有缺点,从而对美观产生负面影响。这对汽车制造商尤其有害,并暗示了对可能应用的某些限制。当在后窗中应用这种解决方案时,会遇到另一个缺点,其中,在没有加热器的区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窗(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玻璃板(2),该玻璃板(2)的外侧具有适于朝向车辆的外部,该玻璃板(2)的内侧适于朝向车辆的内部,/n-在该玻璃板(2)的内侧施加加热器(H);所述加热器(H)包括两个分别与车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母线排(3)和连接这些母线(3)的水平加热线(4),和/n-在该玻璃板(2)的内侧上施加天线迹线(A),其中所述天线迹线(A)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透明纳米线带,/n其特征是/n所述天线迹线(A)的施加是通过在该玻璃板(2)的内侧上喷涂来实现的;所述喷涂层提供以下步骤/n-制备具有透明纳米线的印刷油墨/n-通过清洁和/或等离子体活化来制造该玻璃板(2)的内侧;/n-在该玻璃板的内侧上定位和对准印刷掩模;/n-喷涂该印刷油墨;/n-对该玻璃板进行热后处理和/或光学后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318 IT IT1020190000038811.一种车辆后窗(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玻璃板(2),该玻璃板(2)的外侧具有适于朝向车辆的外部,该玻璃板(2)的内侧适于朝向车辆的内部,
-在该玻璃板(2)的内侧施加加热器(H);所述加热器(H)包括两个分别与车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母线排(3)和连接这些母线(3)的水平加热线(4),和
-在该玻璃板(2)的内侧上施加天线迹线(A),其中所述天线迹线(A)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透明纳米线带,
其特征是
所述天线迹线(A)的施加是通过在该玻璃板(2)的内侧上喷涂来实现的;所述喷涂层提供以下步骤
-制备具有透明纳米线的印刷油墨
-通过清洁和/或等离子体活化来制造该玻璃板(2)的内侧;
-在该玻璃板的内侧上定位和对准印刷掩模;
-喷涂该印刷油墨;
-对该玻璃板进行热后处理和/或光学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喷涂在所述玻璃板(2)的内侧上施加透明氧化物层(10),以及通过喷涂在所述透明氧化物层(10)上施加包括电容性耦合迹线(9)的天线迹线(A);
其中,将所述透明氧化物层(10)施加在水平加热线(4)上,并且将所述电容性耦合迹线(9)设置在所述水平加热线(4)的近端平行位置,透明氧化物层(10)施加在该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容性耦合迹线(9)与所述水平加热线(4)重叠,在所述水平加热线(4)上施加透明氧化物层(10),从而在所述水平加热线(4)与所述电容性耦合迹线(9)之间限定出竖直间隙(s),该竖直间隙(s)等于所述透明氧化物层(10)的厚度;其中所述透明氧化物层(10)的厚度小于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拉克诺A·诺塔里T·尼利L·拉尔切尔P·拉格利
申请(专利权)人:ASK工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