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342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包括将主板放置到工作环境中;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加装电磁屏蔽罩;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通过采用不同的外部干扰源进行干扰,从而最终将主板放置于最弱电磁区域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产生的影响;在主板上加设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以尽量减少外部的电磁干扰;在主板上的各个主要的干扰源进行针对性的干扰频点计算,并串联二极管和施加偏压以消除这种电磁干扰,从而可以极大地加强主板的抗干扰能力,使得主板能够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地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干扰
,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EMI通常由电磁辐射发生源如马达和机器产生。现有的计算机主板,通常只具备一般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仅仅通过了国际规定的EMI要求,在外部电磁干扰强烈的情况下则很难满足使用要求,使得计算机难以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容易影响在恶劣电磁环境下计算机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包括将主板放置到工作环境中;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加装电磁屏蔽罩;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其中,所述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的具体步骤是:采用不同的干扰频率对主板进行干扰;分别获取各个干扰频率的磁场强度分布图;选择各个干扰频率最弱磁场强度的中间位置作为最弱磁场区域。其中,所述加装电磁屏蔽罩的具体步骤是:在主板表面加装第一屏蔽层;在第一屏蔽层表面加装第二屏蔽层;在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填充导电膏。其中,所述在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填充导电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屏蔽层外侧涂装防锈层。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包括:滤波模块、接地模块和磁场强度检测模块,所述滤波模块、接地模块和磁场强度检测模块依次电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所述接地模块,用于将各个地线接头和各个接地面连接以消除感应干扰;所述磁场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其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频点获取单元、偏压计算单元和二极管,所述频点获取单元、所述偏压计算单元和所述二极管依次电连接;所述频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干扰源的目标频点;所述偏压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抑制目标频点的电磁干扰需要的偏压;所述二极管,用于和干扰源串联并加上偏压以消除干扰。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系统,包括: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电磁屏蔽罩、主板和机箱,所述主板与所述机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箱内,所述偏压计算单元搭载于所述主板上,并位于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电磁屏蔽罩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主板。其中,所述电磁屏蔽罩包括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导电膏和防锈层,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主板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主板,所述第二屏蔽层与所述第一屏蔽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外侧,所述导电膏与所述第一屏蔽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防锈层与所述第二屏蔽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屏蔽层外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包括将主板放置到工作环境中;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加装电磁屏蔽罩;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电路及其系统,通过将主板放置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并采用不同的外部干扰源进行干扰,以综合确定电磁干扰最弱的区域,从而最终将主板放置于该区域以尽量减少外部电磁干扰产生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在主板上加设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以尽量减少外部的电磁干扰,并通过多点接地以消除接地产生的相互干扰影响,最后在主板上的各个主要的干扰源,比如电感电容进行针对性的干扰频点计算,并串联二极管和施加偏压以消除这种电磁干扰,从而可以极大地加强主板的抗干扰能力,使得主板能够更加正常地工作,从而解决现有的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容易影响在恶劣电磁环境下计算机正常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加装电磁屏蔽罩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系统的结构图。1-滤波模块、2-接地模块、3-磁场强度检测模块、4-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5-电磁屏蔽罩、6-主板、7-机箱、11-频点获取单元、12-偏压计算单元、13-二极管、51-第一屏蔽层、52-第二屏蔽层、53-导电膏、54-防锈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包括:S101将主板放置到工作环境中;不同的工作环境会产生不同形式的电磁干扰,使得需要将主板放置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进行更加准确真实的测试。S102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请参阅图2,具体步骤是:S201采用不同的干扰频率对主板进行干扰;在主板附近会存在各种不同的干扰源,这些不同频率的电磁波都会对计算机的主板进行干扰,从而使得主板会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采用多个干扰频率对主板进行测试。S202分别获取各个干扰频率的磁场强度分布图;采用磁场强度测试仪对各个干扰源产生的磁场强度进行测试,从而可以测得各个干扰源的磁场强度分布图,使得可以根据磁场强度分布图确定磁场强度最弱的区域。S203选择各个干扰频率最弱磁场强度的中间位置作为最弱磁场区域。在得到各个干扰频率下最弱区域的位置之后,选择这些干扰频率的中间位置作为最弱区域,使得受到各个频率的外部干扰影响适中,从而从接收的方面对电磁干扰进行减弱。S103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请参阅图3,具体步骤是:S301将主板移动到最弱磁场区;将主板重新设置到最弱磁场区域,从而从接收的方面对电磁干扰进行减弱。S302将多个地线接头引出;将主板上的分布的所有地线的接头引出,使得可以和外部进行连接。S303将各个地线接头和各个最近的接地面连接。工作频率高的采用多点接地式(即在该电路系统中,用一块接地平板代替电路中每部分各自的地回路)。因为接地引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主板放置到工作环境中;/n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n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n加装电磁屏蔽罩;/n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主板放置到工作环境中;
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
调整主板位置到最弱磁场区域并接地;
加装电磁屏蔽罩;
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磁场强度进行检测,获取最弱磁场区域的具体步骤是:
采用不同的干扰频率对主板进行干扰;
分别获取各个干扰频率的磁场强度分布图;
选择各个干扰频率最弱磁场强度的中间位置作为最弱磁场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电磁屏蔽罩的具体步骤是:
在主板表面加装第一屏蔽层;
在第一屏蔽层表面加装第二屏蔽层;
在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填充导电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填充导电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屏蔽层外侧涂装防锈层。


5.一种计算机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滤波模块、接地模块和磁场强度检测模块,所述滤波模块、接地模块和磁场强度检测模块依次电连接;
所述滤波模块,用于消除干扰源的电磁噪声;
所述接地模块,用于将各个地线接头和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茜徐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