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卫星信息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遥测数据是卫星基础健康数据,而遥测链路是卫星遥测数据下传的通道,一般遥测链路速率只有不到10Kbps。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卫星的功能和密度越来越高,单个卫星上能够搭载的载荷越来越多,遥测数据的速率也越来越高。采用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对遥测数据进行压缩,从而在有限的遥测链路上传输更多的有效遥测数据,变得日益重要。传统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使用固定压缩的方式,无法适应不同设计阶段载荷遥测定义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使用固定压缩的方式,无法适应不同设计阶段载荷遥测定义的变化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其中,应用于载荷控制器,包括:接收至少一个子载荷发送的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待压缩的遥测数据;接收地面运控系统上传的压缩参考表;基于所述压缩参考表对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压缩合并后的遥测数据;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地面运控系统,以使所述地面运控系统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解压为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更新所述压缩参考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包括:同步头、子载荷标识、遥测数据类型和遥测数据净荷。进一步的,所述子载荷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的数量相同;当子载荷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基于所述压缩参考表对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包括:对每个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分别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遥测数据;将所有压缩后的遥测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包括:所述同步头、载荷控制器标识、所述遥测数据类型和压缩后的遥测数据。进一步的,所述对每个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分别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遥测数据,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内的遥测数据净荷,以及所述遥测数据净荷的类别;其中,所述类别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航量类、计算量类和状态量类;基于所述遥测数据净荷的类别,确定超帧内每个时隙的时隙信息;其中,所述时隙包括一个默认数据包时隙和多个非默认数据包时隙;基于所述默认数据包时隙的时隙信息,确定每个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预报信息;基于每个所述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预报信息和每个所述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时隙信息,得到压缩后的遥测数据。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预报信息和每个所述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时隙信息,得到压缩后的遥测数据,包括:将每个所述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预报信息和每个所述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时隙信息进行做差,得到差值结果;基于所述差值结果,确定压缩后的遥测数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装置,其中,应用于载荷控制器,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子载荷发送的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待压缩的遥测数据;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地面运控系统上传的压缩参考表;压缩合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压缩参考表对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压缩合并后的遥测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地面运控系统,以使所述地面运控系统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解压为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更新所述压缩参考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应用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载荷控制器、与所述载荷控制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子载荷、所述载荷控制器所在的卫星、与所述载荷控制器连接的地面运控系统,以及与所述地面运控系统连接的子载荷遥控遥测软件平台。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所述的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应用于载荷控制器,包括:先接收至少一个子载荷发送的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待压缩的遥测数据;然后接收地面运控系统上传的压缩参考表;再基于压缩参考表对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压缩合并后的遥测数据;最后将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发送至地面运控系统,以使地面运控系统将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解压为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并基于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更新压缩参考表。本专利技术中的压缩参考表在地面运控系统基于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实时更新,再上传至载荷控制器,可以适应不同设计阶段载荷遥测定义的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步骤S103的流程图;图5为图4中步骤S201的流程图;图6为超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步骤S304的流程图;图8为子载荷1的压缩参考表;图9为子载荷1的第一种遥测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图10为子载荷1的第二种遥测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图11为子载荷2的压缩参考表;图12为子载荷2的第一种遥测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图13为子载荷2的第二种遥测数据处理过程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1-第一接收单元;12-第二接收单元;13-压缩合并单元;14-发送单元。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载荷控制器,包括:/n接收至少一个子载荷发送的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待压缩的遥测数据;/n接收地面运控系统上传的压缩参考表;/n基于所述压缩参考表对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压缩合并后的遥测数据;/n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地面运控系统,以使所述地面运控系统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解压为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更新所述压缩参考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面向复杂卫星载荷的遥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载荷控制器,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子载荷发送的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待压缩的遥测数据;
接收地面运控系统上传的压缩参考表;
基于所述压缩参考表对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用于表示压缩合并后的遥测数据;
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地面运控系统,以使所述地面运控系统将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解压为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并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更新所述压缩参考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包括:同步头、子载荷标识、遥测数据类型和遥测数据净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荷与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的数量相同;当子载荷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基于所述压缩参考表对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进行压缩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包括:
对每个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分别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遥测数据;
将所有压缩后的遥测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定长数据包包括:所述同步头、载荷控制器标识、所述遥测数据类型和压缩后的遥测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分别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遥测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类型定长数据包内的遥测数据净荷,以及所述遥测数据净荷的类别;其中,所述类别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导航量类、计算量类和状态量类;
基于所述遥测数据净荷的类别,确定超帧内每个时隙的时隙信息;其中,所述时隙包括一个默认数据包时隙和多个非默认数据包时隙;
基于所述默认数据包时隙的时隙信息,确定每个非默认数据包时隙的预报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强,陈曦,阳凯,王浩儒,陈茂良,曹春燕,唐海,李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