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7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定位机构、控制器本体、限位柱、安装板、连接槽、转槽、限位套、定位斜槽、导向槽、转柱、滑杆、滑套和限位环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红外控制器使用螺钉与壳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螺钉的安装需要精准对孔,稍有偏差会导致安装孔的错误,影响智能红外控制器的安装定位,且螺钉的安装需要使用到特定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不便于智能红外控制器进行随时随地的进行安装定位,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
本技术属于智能红外控制器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
技术介绍
红外遥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通信和控制手段,由于其结构简单、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及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控制和智能仪器系统中,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码,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智能红外控制器就是利用红外进行遥控进行控制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在使用前需要与壳体进行安装固定,现有的智能红外控制器使用螺钉与壳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螺钉的安装需要精准对孔,稍有偏差会导致安装孔的错误,影响智能红外控制器的安装定位,且螺钉的安装需要使用到特定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不便于智能红外控制器进行随时随地的进行安装定位,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具备方便使用者对智能红外控制器进行便捷安装定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红外控制器使用螺钉与壳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螺钉的安装需要精准对孔,稍有偏差会导致安装孔的错误,影响智能红外控制器的安装定位,且螺钉的安装需要使用到特定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不便于智能红外控制器进行随时随地的进行安装定位,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安装板配合使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限位柱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限位柱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斜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斜块,所述定位斜块与定位斜槽配合使用,两个定位斜块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斜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限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斜块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表面与限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部开设有与转柱配合使用的转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柱配合使用的连接槽,所述导向槽与定位斜槽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定位机构、控制器本体、限位柱、安装板、连接槽、转槽、限位套、定位斜槽、导向槽、转柱、滑杆、滑套和限位环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红外控制器使用螺钉与壳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螺钉的安装需要精准对孔,稍有偏差会导致安装孔的错误,影响智能红外控制器的安装定位,且螺钉的安装需要使用到特定的安装工具进行安装,不便于智能红外控制器进行随时随地的进行安装定位,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当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斜块运动至定位斜槽的内腔时,有效的实现了对限位套进行定位的作用,防止了限位套向上移动,进而防止了安装板向上移动,方便了使用者对控制器本体的便捷安装定位,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的配合使用,滑套在滑杆的表面进行滑动,从而有效的增加了定位斜块移动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4、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环,定位斜块在限位环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定位斜块进行限位的作用,防止了定位斜块移动时发生偏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5、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柱和转槽的配合使用,方便了限位套与限位柱之间的连接,且方便了限位套在限位柱上进行转动,实现了对限位套的限位作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6、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槽,限位柱穿过连接槽并运动至安装板的顶部,方便了使用者对控制器本体的安装定位,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安装板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安装板和限位套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限位套的右视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定位斜块的立体图。图中:1、壳体;2、定位机构;201、定位斜块;202、限位槽;203、弹簧;3、控制器本体;4、限位柱;5、安装板;6、连接槽;7、转槽;8、限位套;9、定位斜槽;10、导向槽;11、转柱;12、滑杆;13、滑套;14、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器本体3,控制器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安装板5配合使用的限位柱4,限位柱4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8,限位套8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限位柱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0,限位柱4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斜槽9。参考图6,定位机构2包括定位斜块201,定位斜块201与定位斜槽9配合使用,两个定位斜块201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2,限位槽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03,弹簧203远离限位槽202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套8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2,当定位机构2中的定位斜块201运动至定位斜槽9的内腔时,有效的实现了对限位套8进行定位的作用,防止了限位套8向上移动,进而防止了安装板5向上移动,方便了使用者对控制器本体3的便捷安装定位,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参考图6,定位斜块2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套13,滑套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2,滑杆12的前侧和后侧均与限位套8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杆12和滑套13的配合使用,滑套13在滑杆12的表面进行滑动,从而有效的增加了定位斜块201移动的稳定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参考图6,定位斜块201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14,限位环14的表面与限位套8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环14,定位斜块201在限位环14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定位斜块201进行限位的作用,防止了定位斜块201移动时发生偏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参考图2和图5,限位套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柱11,限位柱4的顶部开设有与转柱11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器本体(3),所述控制器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安装板(5)配合使用的限位柱(4),所述限位柱(4)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8),所述限位套(8)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所述限位柱(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0),所述限位柱(4)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斜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器本体(3),所述控制器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与安装板(5)配合使用的限位柱(4),所述限位柱(4)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8),所述限位套(8)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2),所述限位柱(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0),所述限位柱(4)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机构(2)配合使用的定位斜槽(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定位的智能红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定位斜块(201),所述定位斜块(201)与定位斜槽(9)配合使用,两个定位斜块(201)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2),所述限位槽(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03),所述弹簧(203)远离限位槽(202)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套(8)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孚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