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88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架,所述实验架包括平置板、升降模块、实验箱、注水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平置板上,所述实验箱设置在所述升降模块上,所述实验箱内设置有压板模块,并且所述实验箱的左端设置有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用于向所述实验箱内注水,所述升降模块、所述压板模块、所述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该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不仅可以方便地进行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还可以在实验完成后方便实验人员对实验箱的清理打扫以便于后续该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岩土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尾矿库是矿业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构筑物,其尾矿坝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经济运营情况,还关系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是由散体材料组成,所以仅仅靠室内的常规土工实验和现场实验无法深入研究其坝体的破坏模式及其滑坡和泥石流的启动触发机制。对于尾矿坝坝体稳定性分析,现阶段矿山岩土工程领域主要还是集中在现场勘探、数值模拟、室内堆坝实验等方面,但是由于现场勘探需要消耗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是一种不经济的做法,数值模拟可以对模拟体进行理想化的分析,但需要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和数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架,所述实验架包括平置板、升降模块、实验箱、注水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平置板上,所述实验箱设置在所述升降模块上,所述实验箱内设置有压板模块,并且所述实验箱的左端设置有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用于向所述实验箱内注水,所述升降模块、所述压板模块、所述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注水模块包括导向架、可动座模块、喷水管以及供水模块,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所述实验箱的长外侧壁上,所述可动座模块设置在所述导向架上并沿所述导向架移动,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所述可动座模块上并与所述供水模块连通,所述可动座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导向架包括两个支杆和两个平行的导向齿条杆,两个所述支杆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实验箱的长外侧壁上,并分别靠近所述实验箱的端部,两个所述导向齿条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杆之间,所述可动座模块包括倒置的U型座体、双轴电机,所述U型座体与两个所述导向齿条杆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所述U型座体内与所述导向齿条杆转动连接,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所述U型座体上。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喷水管包括竖直杆体、平置水管以及多个喷淋头,所述竖直杆体设置在所述U型座体上,所述平置水管设置在所述竖直杆体的上端,所述平置水管靠近所述竖直杆体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模块连通,多个喷淋头沿所述平置水管上的长度方向分布并朝向所述实验箱喷水。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挡板模块包括挡板本体、两个左电动推杆,所述挡板本体的上端与所述实验箱的左端铰接,两个所述左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实验箱的长外侧壁上,并且所述左电动推杆的工作杆与所述挡板本体连接,所述左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实验箱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压板模块包括压板本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压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实验箱的长外侧壁上,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压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实验箱的长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对应的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气缸、多个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平置板上并连接所述实验箱,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包括摆动推块、平置架,所述摆动推块设置在所述实验箱内并位于其右端,所述摆动推块上设置有两个摆动翅板,所述摆动推块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设置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包括两个摆动竖板和设置在两个所述摆动竖板之间的半圆座板,所述半圆座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位于所述半圆座板中间并与所述实验箱的长外侧壁平行,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轴杆、内横板、内半圆导板,所述轴杆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平行,所述内半圆导板通过所述内横板与所述轴杆转动连接;所述平置架设置在所述实验箱上,其工作杆位于所述实验箱内,所述工作杆的左端为半圆形的,所述内半圆导板通过摆动杆与所述工作杆连接;所述摆动推块的右侧壁设置有多个偏置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顶夹板和外夹板,所述外夹板与所述盲孔的内壁滑动连接并靠近所述盲孔的外端,所述顶夹板、所述外夹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杆与所述工作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左端穿过所述外夹板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右端与所述工作杆铰接;所述工作杆的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平凸槽,所述内横板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倒置的V型杆,所述V型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横板铰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摆动竖板,并且所述摆动竖板设置有与所述V型杆对应的摆条孔,所述V型杆的另一端通过往复杆与辅助摆杆的左端连接,所述辅助摆杆的右端与所述平凸槽内的直线电机连接,所述往复杆通过固定环与所述摆动推块连接,所述直线电机、所述平置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平置架包括左倒V型杆、右倒V型杆、丝杠、螺母以及左电机,所述左倒V型杆设置在所述实验箱的左端上,所述右倒V型杆设置在所述实验箱的右端上,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左倒V型杆、所述右倒V型杆之间,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上,所述左电机设置在所述右倒V型杆上并与所述丝杠转动连接,所述左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工作杆通过辅助杆与所述螺母连接。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上内夹板、下内夹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内夹板、所述下内夹板之间的弹簧,所述伸缩杆左端穿过所述外夹板与所述下内夹板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导向架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可动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压板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摆动推块的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摆动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摆动推块的结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半圆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中平置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实验架(1),所述实验架(1)包括平置板(2)、升降模块、实验箱(3)、注水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平置板(2)上,所述实验箱(3)设置在所述升降模块上,所述实验箱(2)内设置有压板模块,并且所述实验箱(3)的左端设置有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用于向所述实验箱(3)内注水,所述升降模块、所述压板模块、所述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验架(1),所述实验架(1)包括平置板(2)、升降模块、实验箱(3)、注水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平置板(2)上,所述实验箱(3)设置在所述升降模块上,所述实验箱(2)内设置有压板模块,并且所述实验箱(3)的左端设置有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用于向所述实验箱(3)内注水,所述升降模块、所述压板模块、所述挡板模块、所述注水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模块包括导向架(4)、可动座模块(5)、喷水管(6)以及供水模块,所述导向架(4)设置在所述实验箱(3)的长外侧壁上,所述可动座模块(5)设置在所述导向架(4)上并沿所述导向架(4)移动,所述喷水管(6)设置在所述可动座模块(5)上并与所述供水模块连通,所述可动座模块(5)、所述供水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4)包括两个支杆(41)和两个平行的导向齿条杆(42),两个所述支杆(41)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实验箱(3)的长外侧壁上,并分别靠近所述实验箱(3)的端部,两个所述导向齿条杆(42)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杆(41)之间,所述可动座模块(5)包括倒置的U型座体(51)、双轴电机(52),所述U型座体(51)与两个所述导向齿条杆(42)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双轴电机(52)设置在所述U型座体(51)内与所述导向齿条杆(42)转动连接,所述喷水管(6)设置在所述U型座体(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6)包括竖直杆体(61)、平置水管(62)以及多个喷淋头(63),所述竖直杆体(61)设置在所述U型座体(51)上,所述平置水管(62)设置在所述竖直杆体(61)的上端,所述平置水管(62)靠近所述竖直杆体(61)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模块连通,多个喷淋头(63)沿所述平置水管(62)上的长度方向分布并朝向所述实验箱(3)喷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模块包括挡板本体(7)、两个左电动推杆(8),所述挡板本体(7)的上端与所述实验箱(3)的左端铰接,两个所述左电动推杆(8)分别设置在所述实验箱(3)的长外侧壁上,并且所述左电动推杆(8)的工作杆(18)与所述挡板本体(7)连接,所述左电动推杆(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箱(3)内设置有第一凹槽(31),所述压板模块包括压板本体(9)和驱动机构,所述压板本体(9)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31)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10)、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设置在所述实验箱(3)的长外侧壁上,并通过所述转轴(10)与所述压板本体(9)转动连接,所述实验箱(3)的长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10)对应的轴孔(12),所述轴孔(12)内设置有密封圈(13),所述驱动电机(1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坝漫顶破坏模拟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气缸(13)、多个第二气缸(14),所述第一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4)设置在所述平置板(2)上并连接所述实验箱(3),所述第一气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明张红隋建政付士根李振涛李钢刘岩苏宏杰陈友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