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传感装置及其制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87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一种超声波传感装置包括外壳罩、压电组件、板体以及多个固定件。外壳罩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于底壁与顶壁之间的环绕侧壁,顶壁在连接环绕侧壁处具有相对底壁的开口。压电组件包括封装体与至少一部分被封装体所包覆的压电片,封装体配置于底壁上且被环绕侧壁所环绕,压电片具有外露于封装体且朝向底壁的感应面。板体配置在外壳罩的顶壁上且具有压制面其朝向封装体与顶壁。多个固定件用于将板体固定于外壳罩的顶壁,使板体施压于压电组件的封装体,进而使压电片的感应面下压于底壁。本发明专利技术也公开一种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制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传感装置及其制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压电组件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柴油发动机需搭配还原催化系统(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才能降低有毒的氮氢化合物(NOx)的排放量。还原催化系统是以尿素加入柴油中与有毒的氮氢化合物中和,使得有毒的氮氢化合物转化为水与氮气。当柴油中的尿素浓度不够时,柴油发动机就有可能排放过多的氮氢化合物。应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尿素会与水混合并储存在邻近于柴油发动机的储存槽中,通常会在储存槽旁设置多个超声波传感装置,以感测储存槽中的流体的尿素浓度或液位。习知技术中的超声波传感装置主要包括外壳罩与置入于外壳罩中的压电片,为了使压电片贴合于外壳罩中的感应面,必须在压电片置入外壳罩后,往外壳罩内灌注封装胶体。然而,封装胶体的胶合力有时无法使压电片紧密的贴合于感应面,使得习知技术中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存在着可靠度的问题。此外,往外壳罩内灌注封装胶体的制程往往无法精准地控制胶体材料的用量,而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也很难对于在外壳罩内的压电片与胶体进行品管或施行重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装置,具有高度的可靠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制法,便于进行压电组件的品管与重工,并可减少制程中的材料成本。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包括外壳罩、压电组件、板体以及多个固定件。外壳罩包括顶壁、底壁以及连接于底壁与顶壁之间的环绕侧壁,顶壁于连接环绕侧壁处具有相对底壁的开口。压电组件包括封装体与至少一部分被封装体所包覆的压电片,封装体配置于底壁上且被环绕侧壁所环绕,压电片具有外露于封装体且朝向底壁的感应面。板体配置在外壳罩的顶壁上且具有压制面其朝向封装体与顶壁。多个固定件用于将板体固定于外壳罩的顶壁,使板体施压于压电组件的封装体,进而使压电片的感应面下压于底壁。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前述外壳罩。b.提供压电片,并从顶壁的开口将压电片置于底壁上。c.向开口内灌注液态的胶体。d.将板体覆盖在前述外壳罩的顶壁上。e.通过多个固定件将板体固定于顶壁,使板体施压于胶体,进而使压电片下压于底壁。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前述外壳罩。b.提供前述压电组件。c.从开口将压电组件以感应面朝向底壁的方向置于底壁上。d.将板体覆盖在前述外壳罩的顶壁上。e.通过多个固定件将板体固定于顶壁,使板体施压于压电组件的封装体,进而使压电片的感应面下压于底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板体呈弯折状或平板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板体为电路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板体包括具有单一材料的板体或具有复合材料的板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压电组件更包括一端连接于压电片的正极导针与一端连接于压电片的负极导针,正极导针与负极导针并穿过封装体,且板体具有供正极导针与负极导针穿过的两个开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封装体黏着于环绕侧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封装体具有共形于环绕侧壁的环绕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压电组件更包括设置于压电片的感应面上且对应压电片的振动能量的匹配层或传导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固定件为螺丝,板体具有多个穿孔,顶壁具有多个螺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外框与盖体,外框环绕且连接外壳罩的顶壁及环绕侧壁,并向远离底壁的方向延伸,且远离底壁的一端具有开口,盖体则封闭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反射板与多个连接杆,反射板相对设置于外壳罩与外框,而每一连接杆连接于反射板与外框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封装体包括对应压电片的振动能量的匹配层及/或吸收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以板体施压于封装体,进而可使压电片下压于外壳罩的底壁,相较习知技术中的压电片仅以胶体连接于外壳罩,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压电片可更紧密地设置于外壳罩的底壁,进而具有更高的可靠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制法,封装体与压电片在置入外壳罩前已整合为一个模组,封装体的原料可于专用的模具中灌注,以便于品管、重工、并可精准地控制所需灌注的材料的量,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板体的示意图。图2A至图2D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制法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与图1B,本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100包括外壳罩110、压电组件120、板体130以及多个固定件140。外壳罩110包括顶壁111、底壁112以及连接于底壁112与顶壁111之间的环绕侧壁113,顶壁111并于连接环绕侧壁113处具有相对底壁112的开口1110。压电组件120包括封装体121与至少一部分被封装体121所包覆的压电片122。封装体121配置于底壁112上且被环绕侧壁113所环绕,压电片122具有外露于封装体121且朝向底壁112的感应面1221。板体130配置在外壳罩110的顶壁111上且具有压制面131其朝向封装体121与顶壁111。多个固定件140用于将板体130固定于外壳罩110的顶壁111,并使板体130施压于压电组件120的封装体121,进而使压电片122的感应面1221下压于底壁112。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30可包括单一材料的板体或复合材料的板体。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30可为电路板,例如,板体130可更具有相对压制面131的设置面132,板体130于设置面132上可设有连接器133,以电性连接于于外部装置(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30呈平板状,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图1C绘示一个呈弯折状的板体130a。板体130a的一侧具有凹部134,另一侧则具有对应的凸部135。当封装体121凸出于顶壁111的开口1110时,可抵接于凹部134,然而若当封装体121凹陷于顶壁111的开口1110时,可抵接于凸部135。在本实施例中,压电组件120的封装体121与压电片122可预先于一个模具中结合,因此本实施例的超声波传感装置100的制法可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外壳罩110。b.提供压电组件120。c.将压电组件120置放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外壳罩,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以及连接于该底壁与该顶壁之间的一环绕侧壁,该顶壁于连接环绕侧壁处具有相对该底壁的一开口;/n一压电组件,包括一封装体与至少一部分被该封装体所包覆的一压电片,该封装体配置于该底壁上且被该环绕侧壁所环绕,该压电片具有外露于该封装体且朝向该底壁的一感应面;/n一板体,配置在该外壳罩的该顶壁上且具有一压制面其朝向该封装体与该顶壁;/n多个固定件,用于将该板体固定于该外壳罩的该顶壁,使该板体施压于该压电组件的该封装体,进而使该压电片的该感应面下压于该底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罩,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以及连接于该底壁与该顶壁之间的一环绕侧壁,该顶壁于连接环绕侧壁处具有相对该底壁的一开口;
一压电组件,包括一封装体与至少一部分被该封装体所包覆的一压电片,该封装体配置于该底壁上且被该环绕侧壁所环绕,该压电片具有外露于该封装体且朝向该底壁的一感应面;
一板体,配置在该外壳罩的该顶壁上且具有一压制面其朝向该封装体与该顶壁;
多个固定件,用于将该板体固定于该外壳罩的该顶壁,使该板体施压于该压电组件的该封装体,进而使该压电片的该感应面下压于该底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呈弯折状或平板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体为一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包括具有单一材料的板体或具有复合材料的板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组件更包括一端连接于该压电片的一正极导针与一端连接于该压电片的一负极导针,该正极导针的与该负极导针并穿过该封装体,且该板体具有供该正极导针与该负极导针穿过的两个开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体黏着于该环绕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体的具有共形于该环绕侧壁的一环绕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组件更包括设置于该压电片的该感应面上且对应该压电片的振动能量的一匹配层或一传导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固定件为螺丝,该板体具有多个穿孔,该顶壁具有多个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圣傅玉燕叶柏村陈东孚郑智文黄棋麟严育屏
申请(专利权)人:千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